摘要:我们深知“透析质量”是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如何通过科学管理让每一次透析更高效、更安全?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最新研究,为患者总结六大提升透析质量的实用策略。
我们深知“透析质量”是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如何通过科学管理让每一次透析更高效、更安全?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最新研究,为患者总结六大提升透析质量的实用策略。
透析充分性是疗效的基础,直接影响毒素清除效果和并发症风险。
规律透析:无残肾功能者建议每周3次透析,每次4-4.5小时,总时长至少10小时/周;尿量较多者可适当减少频率,但需严格监测体重增长。具体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个性化参数调整:根据体重、体表面积调整超滤系数和透析液钠浓度,高通量透析器或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可高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干体重管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每日≤1kg),定期评估干体重,避免容量超负荷引发心衰。
导管护理:保持穿刺点清洁,发现红肿或渗液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导致通路失效。
根据血管条件调整血流量(通常200-400ml/min),避免过高引发低血压;透析器预冲速度建议300ml/min,减少残留颗粒。
创新技术应用
在线HDF(血液透析滤过)通过高通透膜和置换液量优化(28-30L/4h),可提升毒素清除率。
优质蛋白摄入:每日1.0-1.2g/kg(如60kg患者需60-72g),优选鸡蛋、鱼肉、瘦肉等动物蛋白,避免植物蛋白加重负担。
限盐控磷:钠盐<5g/天,避免加工腌制类食品;低磷饮食(如鸡蛋白替代蛋黄)预防肾性骨病。
规律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疲劳并提升透析效果:
有氧运动:步行、慢跑、太极拳,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
抗阻训练:弹力带或轻量器械锻炼上肢,增强肌肉力量。
注意事项:运动前后监测血压,避免透析侧肢体负重。
心理支持:焦虑、抑郁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或病友互助小组缓解,提升治疗依从性。
睡眠改善:调整透析时间至白天,减少夜间电解质波动影响;睡前2小时限水,选择低磷酸奶补充色氨酸助眠。
中医辅助治疗可缓解并发症:
中药汤剂:增液汤缓解口渴,大黄煎剂灌肠延缓肾衰进展;
针灸推拿:改善失眠、肌肉酸痛,提升生活质量。
耳穴埋豆:治疗慢性失眠、调节内分泌等。
注意:中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高钾风险。
提高透析质量需要医护精准治疗与患者自我管理的结合:
医护角色:定期评估参数,优化透析方案;
患者责任:严格控水饮食,坚持运动与复查;
家属支持:监督用药,提供情感陪伴。
科学透析,不仅延长生命长度,更赋予生活尊严与希望。
本文来源|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