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爷载沣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把王府换成九十万斤小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4 05:00 3

摘要: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生如之如初见》再次把我们带回了风起云涌的晚清时代,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末代王爷醇亲王载沣。这样一个皇家贵胄出身的末代王爷历经晚清、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代,可以说是饱经历史沧桑,在他的身上除了曾经是清朝最后几年的摄政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身份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生如之如初见》再次把我们带回了风起云涌的晚清时代,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末代王爷醇亲王载沣。这样一个皇家贵胄出身的末代王爷历经晚清、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代,可以说是饱经历史沧桑,在他的身上除了曾经是清朝最后几年的摄政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身份就是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这样一位清朝末期的重要人物又为什么会在1950年卖掉了自己家的醇亲王府换成了九十万斤小米呢?

载沣身上的标签有很多,看起来好像非常久远了,但是实际上也就是一百来年的事情。

载沣的辈分和同治皇帝、光绪皇帝是同辈,而他和光绪皇帝都是醇亲王奕譞的亲生儿子。只不过二人是同父不同母,但是兄弟二人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载沣一直到最后都为自己哥哥的命运而惋惜。由于自己的哥哥被选中入宫成为了同治皇帝的继承者而当了皇帝,那么作为弟弟的载沣后来也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醇亲王的爵位。

没有人是一开始就充满失望的,即使是后来郁郁不振的载沣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充满斗志的青年,他也希望自己可以跟大哥一起推动晚清复兴,但是他们的理想终究是太过理想,他们既低估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贪婪,也低估了西宫为首的顽固,更低估了奕劻和袁世凯等人投机本事。

光绪皇帝继位之后,作为皇帝亲弟弟的载沣也成为朝廷中一颗新星受到重用。载沣等奉命前往德国等地考察学习,在德国的时候德国皇帝曾经要求载沣行跪拜礼,但是作为晚清贵族的载沣坚决不同意,最终和德国协商为行鞠躬礼。这一消息传回中国,朝廷众人纷纷称赞载沣不屈不挠识大体。

载沣的人生巅峰应该是在1911年之前的三年,由于自己的哥哥光绪皇帝去世而也没有子嗣,于是也就从载沣这里挑中了其子溥仪作为光绪的继承者。溥仪继位成为了宣统皇帝,作为皇帝生父的载沣也成为了朝廷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了清政府中的最后一位摄政王。不过载沣在摄政王任上跟自己的前任恭亲王奕訢一样,前期雄心壮志后期郁郁沉沦,只是载沣的花期比奕訢还要短。

载沣在一开始还想做一些事情,但是他很快就发现即使自己成为了摄政王,自己也无力扭转残局了。

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传到了北京,朝廷一下子沸腾起来,而此时国外列强纷纷表示如今的清政府中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只有袁世凯。于是袁世凯和奕劻等人向载沣施加压力,而载沣根本指挥不动部队,最终只能辞掉摄政王的职务回了家中抱孩子。

这一年风起云涌,袁世凯偷天换日一跃成为最耀眼的人物,而载沣已经开始了作为寻常人的生活。张勋复辟重新拥立溥仪让他抬了抬眼皮,但是随之冯玉祥进入北京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而彻底死心。不过在溥仪去东北的时候载沣并没有跟着一起同行,他并不认为与日军合作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不过在溥仪去往东北之后载沣家庭的花销支出是由溥仪方面负担的。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越来越多的人盯上了载沣家的醇亲王府,而载沣为了保住宅子在1947年将其改成了一座私立学校运营。如此一来的载沣反而变得颇感兴趣,把自己之前收藏的物品拿出来充当教具。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随之新中国正式成立。此时载沣则在思考这样一座庞大的宅院该怎么处理,在自己手里只会逐渐破败。想来想去载沣还是最终决定将房子卖给新中国充当学校,而当局面对载沣的举动也相当认可,给了他九十万斤小米的价钱。

曾经门前车马喧闹的醇亲王府摇身一变成为了学校也暗示着载沣的命运从皇族贵胄最终蜕变成一个普通人的沧桑经历,历尽千帆终是苦,平淡从容才是真。

来源:杯中有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