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小血管疾病(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内小血管损伤,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该病可能导致高达45%的患者发展成痴呆,25%的患者可能发生脑卒中,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类淋巴系统在清除脑内代谢废物方面发挥重
脑小血管疾病(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内小血管损伤,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该病可能导致高达45%的患者发展成痴呆,25%的患者可能发生脑卒中,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类淋巴系统在清除脑内代谢废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障碍可能与脑小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韩燕教授团队在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杂志(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26年2期的综述中深入探讨了脑小血管疾病与脑部废物清除系统——类淋巴系统之间的联系。文章详细描述了类淋巴系统的引流途径、清除功能及驱动脑脊液流动的因素,并总结了脑小血管疾病与类淋巴系统衰竭之间的病理机制。研究发现,淋巴样系统功能障碍可能贯穿脑小血管疾病的发展全过程。这篇综述首先全面介绍了类淋巴系统的结构、功能和驱动因素,指出了它在脑废物清除中的关键作用。随后,从类淋巴系统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脑小血管病,并总结了类淋巴系统与脑小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机制。糖代谢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代谢废物在脑内堆积,从而加剧脑小血管病的病理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讨论了两种亚型脑小血管病(动脉硬化脑小血管病和淀粉样蛋白相关脑小血管病)患者或动物模型中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的直接证据。目前,沿血管周围空间扩散张量成像是评估淋巴样系统清除功能的重要非侵入性工具,但其参数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在包括脑小血管病在内的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脑功能衰竭可能是导致痴呆的常见最终途径。最后,文章总结了针对类淋巴排泄功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为未来开发新的脑小血管病疗法提供了可靠的思路。研究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先进的可视化工具来检查脑小血管疾病中类淋巴系统的清除效率。类淋巴衰竭可能是导致脑小血管疾病和痴呆的严重事件,而恢复淋巴样引流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文章来源:Ma Y, Han Y (2026) Targeting the brain’s glymphatic pathway: A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Neural Regen Res 21(2):433-442.
来源: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