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维板报|水准测量原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17:14 1

摘要: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来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如果其中一点已知高程,则另一点即可根据高差推算出来。如下图所示:

水准测量是工程测量中最主要、最常用、最精密的高程测量方法。

一、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来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如果其中一点已知高程,则另一点即可根据高差推算出来。如下图所示:

欲测A、B两点间的高差,在A、B两点各竖直一根水准尺,在两点间安置水准仪。根据仪器的水平视线,在A点尺上读数为a,在B点尺上读数为b,则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a-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二、水准测量的测量方法

1、高差法

如果水准测量是自A向B 进行的,A 是已知高程点,则A 称为后视点,a 为后视读数(简称后视);B 称为前视点,b为前视读数(简称前视)。因此,上式可述为: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减去前视。 高差有正有负,当前视点高于后视点,则a>b, 根据上式,高差为正;反之,高差为负。

如果已知A点高程为HA, 则 B 点的高程为:

HB=HA+hAB

前面两个公式是利用高差计算点的高程的,称为高差法。

2、视线高法

当安置一次仪器需要测出多个前视点高程时,为了简化计算,可先计算仪器的视线高,然后再计算各点高程:

视线高 Hi=HA+a

前视点高程 HB=Hi-b

这两个公式是利用仪器的视线高程计算点的高程的,称为视线高法或仪高法。

3、水准线路测量

在水准测量中,安置一次仪器只能测量距离较近、高差较小的两点高差。如果测量的两点高差较大或距离较远,安置一次仪器不能或难以测定其高差,则可在两点之间多次安置仪器以求取其高差。

如下图所示:

欲测A 、B两点间高差hAB,将仪器安置在I 站,在AB 方向上适当位置选择一点ZD1, 然后在A 点 和ZD1上竖立水准尺,仪器视线水平后,先在A 点尺上读取后视a1, 再在ZD1尺上读取前视b1, 于是得到A 、ZD1两点间高差h₁=a₁-b₁ 。将仪器迁至Ⅱ站 ,ZD1上的尺留在原点,只把尺面转向仪器,A点上的尺移到新选择的点 ZD2上,于是可以测得ZD1、ZD2间的高差h₂=a₂-b₂。

之后以同样方法依次测出h3、h4、…、hn(hn的前视点为B)。A、B两点间高差为:

上式可用来作为高差计算的检核。

图中ZD1、ZD2…仅起传递高程的作用,故称为转点。在一个转点上均有两次读数,即前一测站的前视和下一测站的后视。转点上放置尺垫,测后即收起,故无须计算转点高程。

来源:伏未说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