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工作室创始人指南:创立成功游戏公司的基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5 09:02 2

摘要:本文来自 GDC 官方 Youtube 频道的《GDC 2023》合集,原内容形式为视频演讲。目前,indienova 已取得 GDC Youtube 频道的视频转文稿译制授权,未来将持续进行 GDC 历年精华演讲的编译整理工作,以图文形式分享。

本文来自 GDC 官方 Youtube 频道的《GDC 2023》合集,原内容形式为视频演讲。目前,indienova 已取得 GDC Youtube 频道的视频转文稿译制授权,未来将持续进行 GDC 历年精华演讲的编译整理工作,以图文形式分享。

应版权方要求,我们将在每篇文章的文首嵌入原 Youtube 视频。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播放问题,我们将继续与 GDC 官方沟通,力图为国内读者带来更便利的呈现形式和更舒适的阅读/观看体验。

我是迪诺·帕蒂,在科技行业工作 23 年了,专门从事游戏行业有 20 年。我最知名的事迹是共同创立并运营 Playdead[1]工作室,持续大约十年。在那之后,我创办了一家叫 Jumpship 的公司,并开发了科幻冒险游戏《萨默维尔》(Somerville),另外,我还经营着一家叫 coherence 的公司。

今天我演讲的目标是,如果你想创立一家公司,我希望能激励你迈出这一步;如果你已经走出这一步,我希望自己的一些想法可以帮到你们。当然我需要指出,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很多都只是从我的价值观和个人经验中得来,所以请持保留态度。当然,这些都是我希望在自己创业初期就知道的内容。

这场演讲只有半个小时,难以深入讨论。但我总结了五个基本要素,我认为它们在创立公司时至关重要,它们是愿景、风险、价值(这可能有点抽象)和团队,最后是你自己。

首先是愿景,它非常容易理解,也是你时不时需要回顾的内容。愿景有助于描绘一幅清晰且扣人心弦的未来图景,是你和整支团队的驱动力。人们总是很容易因短期目标停滞不前,而愿景可以帮助你锁定长远目标。愿景还能帮助你吸引投资人、合作伙伴和雇员,也能帮助你筛选他们。当你在考虑构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时,愿景也可以提供参考。最后,愿景能在早期让你的公司脱颖而出。

我想先讲讲自己的故事。最开始我在科技公司工作,大概在 2003 年我转向了游戏行业。2005 年,我辞去了游戏行业的工作,因为我觉得这个行业很糟糕,那段时间也很艰难。然后我开始做咨询工作,但在此期间,我萌生了创造一种产品的冲动。如果只是用自己的时间换钱,价值就是有限的,会被你的时间所限制,所以我想找到一种产品,一种我可以制作,而它也可以被复制的产品。

这就是一切的开端。2005 年底,我认识了阿恩特·延森(Arnt Jensen)[2],我们共同创立了 Playdead 工作室。我的主要动机是我觉得自己找到了想要的产品,感觉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值得投身的愿景。我也体会到了拥有愿景意味着什么,因为在接下来十年里,我一直贯彻着艺术独立与自由创作的愿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愿景的力量有多强大,我学到了如何向他人、合作伙伴传达自己的愿景,以及如何为了愿景而奋斗。

我们一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愿景,也因此认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力量。我们连续十年不停奋斗,一遍又一遍体会着失败与成功,并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有时,需要长达一年时间才能获得正向反馈,比如“现在,我们有了五名员工,这符合我们的愿景,因此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有时,你还需要对一些事情说不,因为从长远来看,拒绝才是正确的选择。有一次,一些投资者想把 Playdead 卖给育碧(Ubisoft),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拒绝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如果选择接受,这最终会完全毁掉我们的愿景。

我还认识到,哪怕只是制作一款游戏,你仍然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们有所触动。所以当我创立 Jumpship 时,我的目标仍然是专注于独立性与创作自由。这次我们完全围绕着创始人克里斯·奥尔森(Chris Olsen)[3]的愿景。因此,我们只选择有助于保持创造性愿景的合作伙伴,我们最终选择了网易,因为他们支持我们的愿景,不会加以干涉。最近,我们把公司卖给了 Thunderful,同样是因为这家公司与我们的理念相吻合。在我创立 coherence 之后,需要考虑的就更多了。coherence 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但在初创阶段,我们也做了许多关于游戏未来走向的讨论。我也想了很多关于多人游戏的事情,以及自己是否应该做一款多人游戏,我对如何在多人环境中创造一个故事的想法很着迷。而且,创造一种技术并允许人们在其中发挥创造力并不断迭代的想法太棒了。于是,这个脑洞大开的想法就成了我们的新愿景。

我从个人经历中认识到愿景是需要培养的,想必谁都不可能生来就带着使命。对我来说,愿景是通过良性循环,也就是不断的正向强化学到的。

学会传达自己的愿景非常重要。我并不擅长将自己的愿景用文字表达出来,但在我人生的任何阶段,涉及公司的业务时,我总是很擅长传达愿景。如果你来问我,我可以侃侃而谈一整天。并且,越是擅长传达自己的愿景,实现它就会越容易。人们理解你的愿景,理解你在做什么,就能为你扫清障碍。而且,在描述愿景时,如果其中有漏洞,你就能及早发现。我认为,愿景诞生的时刻就是能以最低成本确定它是否前途光明的时刻。

我还认识到,宏伟的愿景比平庸的愿景更好,这似乎是理所当然。想一想,你如何用一个渺小的愿景激励自己呢?你如何用平淡无奇的未来激励员工呢?对我来说,这完全违背了畅想愿景的目的,所以树立宏大的愿景才是更好的选择。

我学到的另一件事情是,你需要不断使用自己的愿景,你需要不断思考它。而一旦你开始工作,愿景可能会变质。因为在愿景诞生时,它是一个非常纯粹且清晰的目标,没有任何问题,一切都是完美的。但逐渐深入后,日常执行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预期之外的失败也会到来。如果你不去回顾自己的初心,就难免陷入日复一日的无意义工作中。

我自己的做法是,把思考愿景当作一项锻炼活动。我在休闲时间(比如跑步或其他非工作时刻)会回想自己的初心,然后将其具象化,找到自己最初期望的感觉。我会思考,公司偏离初心了吗?有时是,有时则不然。所以需要回顾初心,回顾自己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经常使用自己的愿景。而且,在决定各项事务的优先级和自己当下的焦点时,你也需要使用愿景,思考事务的优先级是否与愿景匹配;在雇佣员工、寻找合作伙伴时,你也要思考,坐在你对面的人是否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景。

情感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愿景没法唤起情感,它就称不上合格。如果一个愿景不能让你兴奋,不能让你幸福,也不能带来任何情感波动,这样的愿景很难成功。只要是与他人共事,如果缺少情感这个关键因素,如果你的愿景不能让自己或者其他人兴奋,那它就是无用的。

最后一点是,绝对不要把赚钱当作愿景或目的。老实说,这个动机太平淡,缺乏激情,而且倘若赚到了足够的钱后会发生什么呢?你会停止奋斗吗?身无分文的开局和腰缠万贯的开局我都试过。但在最后,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在想取得极大的成就时。

为了锻炼自己使用愿景,我常常会做下面这些事情。第一是生动地想象愿景,比如,闲坐时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创立一家公司,或是已经创立了一家公司,想象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实现愿景能给你带来什么,而如果实现,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畅想未来,体验这种感觉,你就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就像是一种作弊码。还有,可以想象从现在出发到实现最终目标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它会是一个好故事吗,以及这段旅程将会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第二是向其他人传达愿景。向其他人传达时,你常常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做非常有力量,愿景将会从一个小小的出发点逐渐壮大。如果需要其他人助你一臂之力,就需要向别人描述它。你还需要观察,自己讨论愿景时,其他人是什么反应。在美国,人们都很和善,当你谈论你正在做的事情时,人们都会说“听起来不错”。对你畅谈的任何事,人们都会表示赞同。但你需要观察他们的表现:是真的听进去了,还是装作礼貌。另外,你的愿景会考虑他人的未来吗,它是一种自我主义的愿景,还是能让更多人幸福的愿景。

你的愿景值得为之奋斗吗?因为实现愿景绝不是一件易事。从无到有创造未来是一场斗争,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需要持续不断地奋斗。你希望其他人与你共同奋斗,希望其他人为你的梦想投资,但如果你的愿景不足以驱动他们,那就只是痴心妄想。

最后一点,你是否在为正确的愿景努力?就像我说的,愿景诞生的时刻是决定它是否为值得为之奋斗的最简单的时刻。相比在错误的愿景上做无用功,为正确的愿景奋斗更容易走向成功。

宏大的愿景是推动我们前进的燃料,激励我们超越极限,到达全新的高度,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风险与失败的可能。但没有风险,就不会有创新、进步与成长。在游戏行业,你必须要学会冒险,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选择冒险而去做一些常见的事情,反而是风险最高的做法。现在市面上的游戏数不胜数,每一种类型都有其标杆,常见的游戏类型早已被人穷尽。要制作一款从未被做过的游戏,唯一的办法就是冒险。对于冒险,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管理风险并找到平衡。有趣的是,外界通常对你承担的风险视而不见。从玩家视角看游戏制作发售过程,通常是这样:开发者有一个不错的主意,然后付诸实施,接着在 Steam 上看到了一款成品游戏,实在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但风险就像是阵痛,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人,都会有许多承担风险的时刻,他们常常需要面临苦涩的抉择,或者要为了优先级更高的事情牺牲些什么。但如果你能合理设置目标,并逐步实现它们,一切风险或是痛苦终将烟消云散。这时再去回想当初面临着何种风险,只会觉得不过如此。

从内部体验到的风险通常如上图所示:我们怀揣着愿景启程,而愿景通常不是一个精确的点。它是一片模糊的区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白手起家,向着自己的愿景努力前进。有时会遇到挫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其他方向,然后逐步向着愿景前进。当然,我们永远无法实现它,因为愿景太过宏大,无所不包。它是完美的,集合了我们的所有愿望,而游戏只是一个确定的点。因此你需要掌控好方向,谨慎做出决定,将愿景转化为确定的目标,这就是在做风险管理。顺带一提,很多新人通常只知道筹集资金,觉得这样就能成功,但最后通常以失败收场,因为他们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

接下来是价值,这一点可能有些抽象。当然,我没有办法给价值下定义。价值是指公司的价值,但当你初创公司时,它就代表你自己的价值,因为你就是公司本身。价值包括时间和金钱,包括你的团队及其历史——不只是创始人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整支团队的历史;还包括你们创造的 IP 和游戏产品;价值可以是一项技术,也可以是一些外部佐证,如果你已经有稳定的客户群体,有 EA 作品,有玩家社区,有支持者,这些都是公司的价值。此外,还有一些软性因素也会影响价值,就是名声和企业文化。我为什么要讨论这样一个有些抽象的事情?因为白手起家时,整体来看,你的职责就是在引入外部投资前尽可能创造更多价值。

公司的价值组成则通常如上图所示。饼图左边是你自己的价值,是你投入的时间。右边则是外部投资。你只有投入尽可能多的价值,才能对公司有更多掌控力。因为在初创公司时,你常常要捏着鼻子接受许多投资人的糟糕要求。所以在引入外部投资前投入的时间越多,你最终对公司的掌控力也越强。也就是这一部分所说的价值掌控策略。

从零创立 Playdead 工作室的整个过程一波三折,而我们手上没有很多资源应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发展中失去了工作室的话语权。最后我们的股权被蚕食至不足 50%。但我从中汲取教训,振作起来,创立新公司,但这一次我有之前的经验和启动资金。比如,在创立 Jumpship 时,外部投资是在我们的份额足够大之后才引入的,这让我对公司的领导更为容易。

团队

团队这个话题有太多内容可说。首先,你需要一支团队协助,以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除非你自己单干,独立开发游戏,当然我并不推荐这么做。我知道有许多人独自开发了游戏,但是相比带领一支团队开发,这实在太难了。所以,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你需要一支团队并肩作战,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一个孤立的愿景什么都不是,无法执行的想法也毫无意义。

第二,招募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我不是在说新人员工或者实习生,因为我把他们当作对公司的投资,你可以在公司规模扩大后再这么做。但创立公司时,你需要招募比你更优秀的人。

第三,你需要招募有自驱力的人。他们在公司初创时期非常宝贵。招募自驱的人,这是唯一让你能够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方式。

第四,团队技能决定了你可以创造的事物。要么制作团队能力范围之内的游戏,要么招募对口人才实现你的愿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最后一点是企业文化。这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话题。但在我创办的这些公司里,企业文化一直是关键因素。你和公司的首批成员将塑造企业文化,然后它会自上而下、潜移默化地影响所有人。有很多软性因素会影响企业文化,但我认为它最终取决于公司的价值观与行为。

还有一点,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你也需要注意工作环境。试想,这里是能产生伟大构想的地方吗?这里是能让团队成员发挥创造性的地方吗?又或者,这里是能玩桌游、适合放松休闲的环境吗?工作环境虽然是企业文化的一小部分,却是影响你一天时间的一大部分。所以,把工作环境打造成你和员工们都愿意去,并且能让员工们感到愉快的地方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重视照顾每一位员工的感受,让他们如沐春风。

你自己

最后我想谈谈如何看待自己。初出茅庐总会缺乏经验。大多数人开公司之前要么是平面设计师,要么是游戏设计师,或是程序员,也有一些经商人士。

因此,你需要快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爱上学习,也要学习如何爱上学习。你需要学习领导技能,学会处理事务的优先次序,学会传达你的愿景,学会利用你的技能。你还需要学会谈判,学会招募员工。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能力,你需要学会爱上它。因为你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你无法学会应对压力,甚至是享受这个过程,压力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异常困难。

还有,你需要自我批评,并且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自欺欺人很容易,而接受批评则不然。我收到过很多批评,我也一直在自我批评。对自己诚实是一种挑战,只听中听的话则毫无负担,但倘若想要成长,想真的学有所成,接受批评是很重要的环节。

我还认为,最终没有人会关心你的目标。如果你很擅长传达愿景,或许能让别人关注它,但企业家都是孤独的,思想常常难以得到共鸣。不能期望其他人为你感到难过,毕竟,所有风险都由自己承担。所以不能想着逃跑,去找人哭诉,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更何况,你做的事情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回到愿景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需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让愿景不只包括自己,只有描绘的未来中包含了其他人,人们才会更关心你。

此外,你需要提升自己。你需要经历不同的项目和公司来提升自己,这是你唯一能带走的东西。以我自己来说,在离开 Playdead 工作室后,创立一家新公司让我有点害怕。试想,已经建立起许多东西,一切都安排妥当,公司运作井井有条,然后一切突然都要重新开始。这时,只能依赖自己的经验,然后继续学习,认识新的人。在创立 coherence 时情况更糟,这是全新的领域,是一家科技公司,没人知道我是谁。我去筹集资金的对象都没有听说过《地狱边境》(Limbo)和《深处》(Inside)。他们并不在乎这些,所以我只能依赖自己先前的经验,包括如何筹集资金,如何运营一家公司。当然,在之前的经历中,我提升了自己,我学到了很多经验,显然,还有一笔起始资金,这些都很有帮助。

这部分的最后想补充的是,每件事都有适合做的年龄。我认为应该在 25 到 35 岁之间做风险最大的事情。超过这个年龄仍然可以冒险,但需要衡量代价。就我来说,当我创立 Playdead 工作室时,我赌上了一切。幸运的是那时我并没有太多东西可以失去,所以即便失败我也不在乎。但是现在,虽然我仍然需要冒险,但我只能承担谨慎权衡之后的风险,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

接下来我想谈谈一些常见的陷阱。首先,避免盲目追逐潮流和快速成功的想法。游戏行业总是有许多新潮流,现在是 AI,之前是 NFT,还有 VR 技术。但我认为你需要有远见,知道什么东西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正如我所说,我从事游戏行业 20 年了,见证了许许多多的潮流兴起衰落,所以深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致力于多人游戏技术,因为多人游戏不会被淘汰。也许我们可以借此做一些多元宇宙之类的东西,但总而言之,我不想依赖这些短期的潮流。有许多大型科技公司会试图说服你跟风,甚至给你投资,比如要求做 VR 游戏。但如果收了他们的钱,就是在用长期目标换短期收益。这样做并非不行,但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偶尔几次也许可以,但如果做得太多,就浪费了太多时间,最终无法实现长期目标。所以在收这些钱时务必三思。

第二,不要招募不符合企业文化的人才。我遇到过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但他们不符合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我认为你绝不能牺牲公司的企业文化来换取这些人才,这不值得。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才是更好的选择,从长远来看也更让你受益。

最后,不要失去焦点。我需要再次强调,没有人会在意你关注什么,没人会在意你的时间。你会收到许多信息:咨询、合作提议、广告等,而且你越是成功,收到的就越多。我收到过许多邮件,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他们说不。在最开始这会很难,而且有时会让你觉得自己有些无礼。但最后,拒绝会变成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你没空阅读每一封邮件,也无法深入了解每一项摆在眼前的科技。我很少能从中看到有用的信息,大多数时间我都是自己调研市场,了解当下周围发生的事情,如果找到有用的再主动去深入了解。在公司里,你很容易迷失焦点,从而忘掉职责。

结论

最后是结论。首先,没人会记得渺小的愿景,所以一定要追求远大的目标。有时远大的志向反而更容易成功。就像是,为了实现等级 10 的目标,只能招募等级 10 的人才。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把等级定得更高一些呢?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正如我谈到价值掌控策略时说的那样,你需要量力而行,以免失去掌控。

第二,首款游戏或者项目会是最大的挑战。当然,我只有一次“首作”的经历,但它给我带来的提升最多。你将会在首款作品中受到最沉重的打击,但从那一刻开始,你已经在谷底了,怎么走都是向上。另外,如果需要,缩减项目的规模,不要降低质量,这是我的惨痛教训。

第三,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并分享你的想法。这是让我收获最多的方法。我在 2010 年开始参加 GDC,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和同事,是他们教会我如何运营一家公司,给我的问题做出解答,他们都是与我志同道合的人。还有一些公司所有者会提供你需要的东西,你也能与他们分享想法。

第四,保持善良、慷慨和友好。这为我打通许多门路,真的很不可思议。试想,你只是在会场里转转,大家看到你,觉得你人不错,于是把你介绍给其他优秀的人,然后就创造了许多机遇,效果比付钱请别人介绍自己还好。你还需要学会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回顾过去,我认为这些经历对我的帮助最大。

最后,活到老,学到老。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类型的体验后,你很快就会意识到,如果没有让这个过程充满乐趣,快乐就会很短暂,因为目标都是时间线上的一个小点。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专注于过程与专注于结果同样重要。因为有时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享受短暂的快乐后,我会因为失去接下来的目标陷入迷茫,然后变得沮丧。所以,过程也同样重要。即便创立公司很难,与别人协商很难,你也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让过程充满乐趣。因为目标实现时,往往不会是你想象的那样。实现了目标、发布了游戏,开心了三个月,但这之后的生活呢?即便实现目标让你财富自由,生活也不一定会如意,你仍然需要找到前进的道路。

Q&A

Q1:我的问题是,你说自己创立了一家公司,之后又创立了另一家,而你唯一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知识。我的公司从事动漫相关工作,与游戏相近,我想把在动漫领域的成功带到游戏领域,比如说我想筹集资金,或者找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游戏。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呢?我们在动漫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在游戏领域仍然毫无建树。

A1:老实说我认为跨界很难,正如我所说的,当我转向科技领域时,我感觉就像再一次白手起家。

Q2-1:每个有抱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愿景。并且正如你所说,你需要的不只是愿景。你需要一支团队。有时找到特定岗位的人才真的很难,尤其是在自己对那个领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比如你是一位程序员,而你需要一位艺术家。我怎样才能判断对方的简历是否足够优秀呢?在你从不熟悉的领域组建一支团队的过程中,你又有哪些经验呢?

A2-1:你会有那种直观的感觉吗?你知道什么样的作品看起来不错,对吧?

Q2-2:或许知道什么样的作品看起来不错,但有些人擅长用粉饰等手段来蒙混过关。如果你在相关领域的经验很少,就有些难以分辨这些人。

A2-2:但你可能从我的演讲中看到了,我并不擅长绘画之类的工作,但我觉得我可以分辨出优秀的绘画。我能看出作品中是否饱含情感。我能分辨出其他人是否有天赋。但是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认为就是凭感觉。正如我之前说的,你需要与他们沟通,需要深入了解他们。如果你负责掌舵,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你手里,相信自己的直觉。

Q3:当你的身份第一次从员工向经营者转换时,你是如何获得资金的?是众筹、政府或其他组织资助,还是风险投资?

A3:有两方面。首先我可以这样冒险,是因为我自己存了一些启动资金,可以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工作一年。我的支出也很低,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没有住房开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开公司很冒险,但是我的风险很小。当然我们也得到了 30000 美元的资助。我们用这笔钱雇佣了第一个人。然后公司逐渐壮大,让我们可以找到投资人。但我希望你能尽可能保持低支出。我认为这是保持低风险的最好办法。

Q4:你多次提到企业文化。我很好奇对初创企业,你是否有更具体的内容可以分享?比如新成立的独立工作室的文化,或者你在几家公司里经历过的有用的东西。

A4:我认为企业文化没有标准答案。我创造的企业文化就是我想要的企业文化。我觉得和我一起工作的人生活幸福,过得开心是很重要的。在场有一些 Playdead 的老员工,我希望他们可以证明,我们总是把工作环境营造得很温馨,就像是在家一样。我们摆放了沙发,我们为每位员工准备午餐,还设置了冰箱,里面放满了员工喜欢的各种饮料和食品,我们希望员工可以自豪地带着家人来参观公司。我并不知道这是否是正确的企业文化,但这就是我想拥有的企业文化。这就是我想去、愿意去的工作环境。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十分重要,它也能吸引同样偏好的人。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吸引,他们可能喜欢别样的工作环境。

Q5:你创立 Playdead 工作室时,是被一种特定的愿景,比如要做出一款特定的游戏,还是建立一家工作室这样比较宏观的愿景驱动呢?你认为哪一种对初创公司的人来说更重要?

A5:我不太确定。就像我的合作伙伴阿恩特·延森,他的愿景是制作一款游戏,而我的愿景会更偏向于创立工作室。但考虑到我们的合作非常默契,每周都会见面几次,同步公司方方面面的事情,所以很难分辨谁的想法占据了主导,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有这样的差别。

译者注:

[1] Playdead 是一家成立于 2006 年的独立游戏工作室,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曾开发了《地狱边境》(Limbo)和《深入》(Inside)两款广受好评的冒险游戏。

[2] 《地狱边境》和《深入》的创意主管,与迪诺·帕蒂共同创办了独立游戏工作室 Playdead。

[3] 英国电影动画师,与迪诺·帕蒂共同创立了独立游戏工作室 Jumpship,合作开发《萨默维尔》。

* 本内容系编译整理,不代表 indienova 立场。未经授权允许,请勿转载。

来源:indienov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