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4日,从西北江吹来的舒爽江风扫去连日黏腻湿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足球(七人制男子组)决赛(下称“十五运会七人足球决赛”)继续在广东佛山三水激情鏖战。
5月24日,从西北江吹来的舒爽江风扫去连日黏腻湿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足球(七人制男子组)决赛(下称“十五运会七人足球决赛”)继续在广东佛山三水激情鏖战。
赛事期间,来自中央、省、市的媒体采风团走进三江汇流处“几”字湾,领略三水开埠历史,了解这片土地如何在江河地貌与历史浪潮中孕育出百年足球史,并在全国运动会的聚光灯下散发出“全民参与、全龄共享”足球运动的熠熠光辉。
千年“几”字湾。三宣供图
百年足球基因深植三水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佛山三水负责承办十五运会群体项目七人制足球赛(男子甲组、乙组、老将组)及聋人足球五人制男子组、女子组赛事。
为什么是三水?除了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的参赛经验与服务保障,当地底蕴深厚的百年足球文化也是重要原因。
三江汇流处,千年“几”字湾。站在昆都山俯瞰,西、北江在三水江根村汇流后仍奔腾不息。这里,是三水连接世界的起点,也是三水拥抱现代文明的起点。
拨开历史烟云,百年海关、广三铁路、百年邮局等百年印记,共同书写着三水百年开埠史。1897年,三水开埠,清政府在三水设立海关。此后,广三铁路、百年邮局、半江桥等相继建成,历经百年岁月洗礼仍岿然如初。
从百年海关远眺昆都山的“古今同框”。吴碧霞 摄
三水文史专家麦国培介绍,三水开埠后,吸引外国友人前来三水旅游观光。开风气之先的三水,中西文化在此交融。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人也把足球带到三水。
麦国培手中至今珍藏着1925年英籍足球队到访三水的历史图片。这两幅图片,一幅为英籍足球队到访三水时拍下的昆都山五显庙,一幅为外籍足球运动员的合照,由此印证三水开埠与足球运动传入三水密不可分的关系。
1925年,英籍足球队到访三水合影。麦国培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三水足球普及加速,留下不少高光时刻:
1984年,三水云秀山体育场升级改造,时任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霍英东主礼剪彩仪式并为“肄江杯”足球赛开球;
1992年,健力宝出资组建青少年队远赴巴西留学,培养出多名国脚名将,成为三水足球史上的高光篇章。
2002年,佛山“西甲”赛事开始举办。连办18届,2024年,佛山“西甲”足球联赛累计超146万人次入场观赛,全媒体流量达43亿,创下史上参赛队伍最多、上座率最高、传播度最广三个之“最”,并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成为佛山乃至广东体育事业的亮丽名片。
从百年前英国传教士在河口码头竖起第一根球门柱,足球的种子便在三水生根发芽。足球基因深植于这片土壤,见证了中国群众体育与民间足球的蓬勃生长。
本次十五运会赛事期间,八方游客不仅可以在佛山三水为全国足球运动员加油鼓劲,还能在这里感受百年足球文化魅力,共享百年足球发展成果。
“百年足球文创带”走向全国
以三江汇流的“几”字湾为起点,三水拟串联北江沿岸资源布局百年足球文创带,开启“足球+”文旅体融合的全新叙事。而本次十五运会,则是百年足球文创带面向全国的大型展示。
百年足球文创带沿北江岸线布局,总长度约8公里。自西向东,从三水百年足球历史的起源到融合文旅的现代足球文化街区,它既是三水足球文化发展的时光轴,也是彰显三水足球迈向专业化的活力轴。
在十五运会比赛场地云秀山体育场隔壁,是三水北江大堤与西甲啤酒广场、江边仓,江面货船穿梭,足球元素与夜市经济深度融合,每当大型足球赛事在这里举行,现场观众的呐喊声与商户的吆喝声相互交织,绘就出一幅独属于佛山的岭南烟火盛景。
在另一个赛事场地健力宝青训中心,今年1月,这里刚迎来了英超顶级豪门俱乐部阿森纳强势进驻。三水本土知名企业广东健力宝股份有限公司将携手IFCC、阿森纳(中国)足球发展中心组建青训中心,构建涵盖校园普及、精英选材、先进训练、规划赛事等综合性青训摇篮。
十五运会七人足球决赛在佛山三水开球。三宣供图
全民参与、全龄共享是全国运动会办赛的核心目标。三水区依托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通过社区化办赛、文旅体融合等创新实践,让全运精神真正扎根市井,焕发城市新活力。
目前,三水有足球场地159块,人均足球场地达1.8个/万人,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三水正大力推进“一中心三片区”足球场地布局,同时争取实现三年内全区行政村足球场地全覆盖,为全运会群众项目下沉社区奠定硬件基础。
赛事方面,2025年以来,三水几乎月月都有重磅足球赛事,尤其是佛山“西甲”形成了“白天上班、晚上踢球”的浓厚群众足球氛围,展现了全民参与的体育生态。
在十五运会七人足球决赛首日赛事,广东省足球协会主席谢昌晶点赞佛山三水有序的办赛组织与热烈的群众氛围:“无论是群众赛事,还是专业赛事,当地的群众都给予了非常热情的支持,这将更加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吴碧霞 许仪
通讯员 三宣
【作者】 吴碧霞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