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布鲁氏菌病累及肝脏 | 病例分享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7 19:39 2

摘要:患者女性,58岁。既往体健。主因发热、下腹疼痛和不适持续一周就诊。患者初次入院时伴轻度发热和心动过速,白细胞增多。体格检查发现下腹部压痛,进一步检查发现尿液中存在白细胞。肝功能检查显示肝酶轻度升高,天冬氨酸转移酶(AST) 83 U/L,丙氨酸转氨酶(ALT)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8岁。既往体健。主因发热、下腹疼痛和不适持续一周就诊。患者初次入院时伴轻度发热和心动过速,白细胞增多。体格检查发现下腹部压痛,进一步检查发现尿液中存在白细胞。肝功能检查显示肝酶轻度升高,天冬氨酸转移酶(AST) 83 U/L,丙氨酸转氨酶(ALT) 57 U/L,碱性磷酸酶(ALP) 196 U/L。腹部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急性异常,提示轻度肝脂肪变性。仅根据尿液分析结果诊断为尿路感染,并开具头孢氨苄处方后出院。患者初次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肝酶升高可归因于肝脂肪变性。

5日后,血培养结果发现布鲁氏菌生长,为马耳他布鲁氏菌。通知患者并指示其返回接受进一步评估和治疗。第二次就诊时,患者症状加重,出现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重新进行血培养,再次培养出布鲁氏菌。入院期间,患者肝酶显著升高,AST为308 U/L, ALT为174 U/L, ALP为322 U/L。进一步的肝脏检查证实肝脂肪变性,但没有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原因。肝酶的急性升高被认为继发于布鲁氏菌病。遂开始使用多西环素和庆大霉素治疗,患者的肝酶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鉴于患者肝酶水平呈下降趋势,肝活检推迟,并计划在患者继续抗生素治疗时进行常规监测。

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广泛讨论后,发现其最近从墨西哥来访的一名亲友也出现类似症状。该名亲友还从墨西哥带来乳制品,由于可能受到污染,确定这些乳制品可能为感染源。

讨论分析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进食未煮熟肉制品或未经高温消毒奶制品感染布鲁氏菌而造成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该病是流行地区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但可高度治疗且死亡率低。本例患者病情突出了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挑战,在早期阶段,布鲁氏菌病的症状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可能包括波动性发热、盗汗、疼痛性淋巴结病、肝脾肿大等。早期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贫血、血小板减少、肌酸激酶升高和轻度转氨酶升高。本例患者的症状最初归因于尿路感染,仅使用了短期的不适当抗生素治疗。如果没有进行血培养,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感染。

由于布鲁氏菌生长缓慢,血培养可能需要7-14天才能得出结果,且假阴性相对常见。为增加培养阳性结果的可能性,临床医生经常需要重复取样,但这可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布鲁氏菌病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必要时延长疗程。根据有无并发症及并发症类型来选择药物及疗程。

布鲁氏菌感染的其他严重并发症包括神经布鲁氏菌病——表现为脑膜炎、脑炎或视神经炎,心内膜炎,睾丸炎(可能导致不育)和骨髓炎。一旦感染发展到这些阶段,需要延长疗程的联合抗生素治疗才能完全根除。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联合使用头孢菌素、四环素或利福霉素。

布鲁氏菌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牲畜布病疫苗预防接种、病畜管理及职业人群个人防护,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此外,高危人群教育对于减少传播至关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经巴氏消毒的动物产品。

参考资料:

1.Drab D A, Javed M,et al. (May 22, 2025) A Rare Case of Brucellosis With Hepatic Involvement. Cureus 17(5): e84631. doi:10.7759/cureus.84631.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 布鲁氏菌病诊疗方案(2023年版)[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4,23(5):661-664.

来源:医脉通抗感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