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的时候我就写过,我觉得不够劲,机器人不应该只上自娱自乐的非对抗运动,要玩儿,就应该玩儿厮杀。
咱们国家搞机器人产业,终于走上正道了。
宇树科技弄了个机甲格斗擂台赛,正道,就是互相捶。
之前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的时候我就写过,我觉得不够劲,机器人不应该只上自娱自乐的非对抗运动,要玩儿,就应该玩儿厮杀。
为啥?
三层。
从动物世界打到华山论剑,再捶到比武招亲。
我们一层一层看。
第一层,打架,才打得出关注。
我比较俗,我就喜欢看互相锤。
别说人打架了,刷视频看到狗打架我都要看半天,这就是来自动物世界的本能。
动物世界是一以贯之的,我的爽点和古罗马人有点像,你让我高台教化的聊点文学音乐,可以,我能装,但扪心自问,还是斗兽场里面的东西更吸引我。
小时候看美国的机器人大擂台,那时候技术还不智能,经常还有点剧本感,但真的,就是好看啊。
当一个机器把另一个机器撞飞、点燃、敲开外壳、撕掉轮胎的时候,那种难以压制的非常原始的畅快感就出来了。
原始的,才是现代的,打架的,才是关注的。
而有了关注之后,才能有宣传。
以前机器人宣传片,经常是一个工作人员拿着棍子去打机器人,然后机器人摇晃两下以后稳如泰山,是很厉害,但打多了也审美疲劳。
换成机器人互殴就不一样了,那可不会选易碎的木棒,更不会控制力度,一拳头砸下来能躲开,一个回旋踢能踹准,挨了对方的攻击自己站得住,那是厉害中的厉害,比汽车对撞实验都直白。
所以宇树科技把机甲擂台格斗赛放在CCTV10科教频道,我知道原因,就是不想火药味那么重,毕竟很多人还是儒雅的,但哪天能上个CCTV5体育频道,来个机甲武林风,我保证,关注度更高。
更进一步说,宇树都打了,其他家的机器人敢不跟进么?
打不过,你参数列的再厉害也没用,单独机器人跑的再快,跳的再高,出拳再猛,道理讲的再漂亮,那和马老师的闪电五连鞭一样,还是不行;而只要在擂台上把对方打趴下了,你宣传片一个不拍也是牛。
现在国内人形机器人已经逼近量产时刻,从软件算法工程化到制造规模化,再到各路资金的涌入,都需要看点,都需要宣传。
打啊,赶快打起来。
现在只是宇树科技自己打自己,等商战真正拉开帷幕,必然会看到各种形式的竞品互殴,机甲时代的动物世界肯定会来。
【在上面这段下面,做个字幕循环播放:视频组郑重申明:本人对机器人保持尊重,不喜欢看机器人相互厮杀,曹小灵仅代表他个人观点发表的言论与全人类无关(狗头)】
第二,打架,才打得出技术。
什么叫华山论剑?说白了就是大造声势的、有规则有意义的约架嘛。
意义在哪里?
排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切磋武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今后怎么继续提高,等第二次第三次华山论剑的时候有更好的名次。
机器人打架也是一个道理,有些技术真的是要挨拳头之后才能打出来。
举个例子,第一届机甲格斗擂台赛用的是遥控器,但,宇树科技已经做了语音操控的模块,真的是越来越像《铁甲钢拳》,那这可能就是第二届的看点,扔掉遥控器直接上头戴语音设备,这就是打出来的升级。
更进一步说,机器人一旦打架打得好,练出来的技能都是有普世效应的。
先说硬件。
机器人上擂台,考验的就是姿态控制和运动控制,那关节上核心就是减速器,减速器能把伺服电机的高转速小力矩的输出,变成低转速、大扭矩,以及更精准的动作。
减速器这玩意儿又损耗能量又容易有磨损,对材料、工艺、结构都有很大的要求,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RV减速器、直驱电机,大家都在卷。
那减速器的评判指标里面,重要的一项,就是耐用性和抗冲击。
什么样的场景最能展现和继续优化耐用性和抗冲击呢?
就是互相捶嘛。
捶多了,赛场技术倒逼量产技术了,就类似于车企都喜欢上赛道一样。
在软件上,具身智能是最近很热的概念,说白了就是AI驱动机器人的脑子,听得懂话,知道该干什么,知道怎么干更好。
现在多模态感知和语言大模型等等技术的发展让机器人有了通识的可能性,虽然现阶段都还不能做到泛化的自主任务,但涌现讲究的就是出其不意,physical AGI的泛化,具身机器人的AI突破,可能在100年后,可能就在三五年内,都说不准。
宇树科技这次办的擂台赛,我觉得最聪明的一点,就是请来的操作员都是素人,我甚至看到了一个国风内容创作者。
为什么说这就聪明呢?
你看小时候我看的那个美国机器人大擂台,参赛者都还要有专业知识,要自己手搓,要自己写程序调参数,要自己搞电焊,而宇树这个打架,我啥技术都不懂,但我上我也行。
我之所以行,当然不是我厉害,靠的就是宇树都把至少「小脑」部分都搞定了,挨了一拳怎么稳住,怎么切对方中路砸对方电池的时候自己不会用力过猛摔跤,都是调教好的,人类操作员的键盘都很简单,说不定办到第十届机甲格斗擂台赛,增加个感知模块,比如视觉传感器、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那真就变成自动互殴了。
这就是打出来的具身智能。
我再推一步。
现在宇树已经打擂台了,这生态位已经占了,其他机器人企业怎么弯道超车?
很简单,机器人彩蛋枪比赛,一个树林里面扔十个,分两队,一个机器人一把彩蛋枪,而且不要操作员。
各位大佬品,这是不是更兼具娱乐性和实用性,噱头是不是更足,对AI的要求是不是更高,以及,是不是更适合从CCTV10直接往CCTV7转进?
第三,打架,才打得出钱。
打擂台还有个形式,是比武招亲。
比武招亲说白了就是先技能展示,再待价而沽。
吃瓜群众以为是打给大家看的,其实都打给金主岳父看的。
光今年一月和二月,中国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投融资有27起,规模是44.5亿元,而去年一整年也就50亿,也就是说沉睡的资本岳父们都躁动了,2个月做了去年12个月的事情。
一说到资本,很多人天然反感,想到泡沫之类的,想到概念股炒热然后散户接盘什么的,但民间企业没办法,兵马未动要粮草先行,要砸科技都要先当赘婿。
宇树科技已经完成九轮融资了,预计是下轮融资估值就要破200亿,而且在私募股权市场已经是有价无市了,你想投都没机会。
靠的是什么?硬实力肯定有,但,春晚舞台上的秧歌舞,才是真正身价暴涨的机遇。
钱就是这样,都是秀出来的。
而机器人不断的作秀,吸引来的钱太多了,甚至都渗透到了上下游。
有家上市公司叫长盛轴承,和宇树科技有合作,算是半个亲家,春晚秧歌舞之后一个月,股价累积涨了80%。
那长盛轴承到底做了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提供了机器人关节处的自润滑轴承,这在长盛轴承的主营业务里面占比甚至还不到1%。
没办法,岳父们喜欢看啊。
等到机器人格斗赛更加热起来,参与的企业更多起来,甚至彩蛋枪打起来,那长盛轴承不知道股价又会变成什么样。
你觉得是泡沫,但泡沫这东西没办法,热的时候,怎么倒,杯子里都会有,那看的就是泡沫之下,实打实的酒水到底有多少,等泡沫消失以后,能留下来的技术迭代又有多少。
我还是那个观点,硬件的抗冲击和散热性、结构的稳定性,算法的鲁棒性、具身智能的扩展性,都要钱来砸,而只要在比武招亲的逻辑下能把这些钱聚起来,真堆出点东西,那泡沫就泡沫了嘛,这些热钱留在机器人概念股主要覆盖的机械和AI领域,总比冲到其他地方好。
打架能打出来金主岳父,就好。
最后,上个价值。
虽然我做这期视频,就是自己想看机器人打架,没啥好上价值的。
但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
大概意思是,美国在0到1的理论创新方面还有点优势,但中国擅长把软件算法工程化做到极致,还有独一份的大规模制造的能力,所以在软硬件结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方面,我们和美国不在同一起跑线,而是他们先跑了10米,我们默默打开了氮气加速。
基于这个上价值的角度,我再出个馊主意。
下次宇树或者其他中国企业,打擂台赛之前可以先来一场表演赛,弄个波士顿机器人来锤,效果绝对拉满,噱头绝对足够,情绪绝对浓郁。
各位大佬觉得呢?
来源:曹小灵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