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简称中肿)头颈外科宋明教授团队与甘肃省肿瘤医院(简称甘肿)头颈外科王军教授团队领衔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创新性地评估了“信迪利单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序贯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在人乳头瘤病毒(HP
中国方案引领变革: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助力HPV阳性口咽癌精准“减毒增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中肿甘肃医院合作研究登顶《柳叶刀》子刊,确立口咽癌治疗新标杆
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简称中肿)头颈外科宋明教授团队与甘肃省肿瘤医院(简称甘肿)头颈外科王军教授团队领衔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创新性地评估了“信迪利单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序贯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在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可切除口咽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其结果展现出卓越的病理缓解深度、优异的生存预后及显著改善的功能保留,为HPV相关口咽癌的“去强化治疗”(De-escalation)策略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旗下著名子刊《eClinicalMedicine》。
核心科研成果亮点:
1、病理缓解率创标杆:研究纳入27例患者,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高达68%,主要病理缓解率(MPR)更达惊人的96%,远高于传统治疗模式,为新辅助治疗在此类肿瘤中的强大效力提供了直接证据。
2.生存与生活质量双优: 2年无病生存率(DFS)与总生存率(OS)均达到96%,数据惊艳。尤为重要的是,术后患者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充分体现了“功能保留性治疗”的核心优势。
3.治疗模式革新:“新辅助免疫化疗缩小肿瘤 + TORS微创精准切除”的创新路径成功实现了治疗目标。该模式有效规避了传统同步放化疗带来的长期毒副作用(如吞咽困难、口干、颈部纤维化等),且绝大多数患者(基于良好病理缓解)得以免除辅助放疗,显著提升了治疗耐受性和患者长期福祉。
4.跨区域协作典范价值: 本研究深度融合了中肿顶尖的科研设计、转化能力与甘肃医院扎实的临床实践、患者管理经验。两中心在手术技术标准化、围术期管理及长期随访体系建设方面的紧密协作,不仅保障了研究的高质量完成,更强有力地验证了该治疗策略在不同地域医疗中心的可推广性与普适性。
5.研究的深远意义与价值:
为“去强化治疗”提供金标准证据: HPV阳性口咽癌预后相对较好,传统高强度的放化疗常伴随显著长期毒性。本研究以前瞻性数据证实,基于高效新辅助治疗的“手术主导”策略,能在确保卓越生存率的同时,显著降低治疗毒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全球范围内该领域“去强化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关键性、高质量的科学依据。
多学科协作(MDT)的价值彰显: 成果的取得是头颈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深度协作的结晶,充分体现了MDT模式在攻克复杂肿瘤难题中的核心作用。7、探索精准医疗新前沿:研究前瞻性地探索了循环肿瘤HPV-DNA (ctHPV-DNA) 作为潜在疗效预测与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标志物的应用价值,为未来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决策和动态疗效评估奠定了重要基础,代表了肿瘤诊疗向精准化、动态化迈进的方向。
8.确立临床实践新路径: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功能保留更佳的治疗新选择,更可能改写相关临床指南,推动HPV阳性口咽癌治疗范式的革新。
未来展望:
基于本项II期研究的突破性成果,研究团队已着手规划大规模、多中心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旨在进一步确证该方案的优越性,并持续优化治疗细节(如筛选最佳获益人群、探索更精准的免放疗指征等),最终造福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致谢:
本研究获得了Innovent Biologics的支持。研究团队向所有参与本项研究的患者及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正是他们的信任、勇气与配合,才使得这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研究得以成功完成。
来源:无线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