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钻地弹一锅端!50米地下指挥所被炸穿,20名北约军官瞬间汽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7 17:23 2

摘要:一个3吨重的FAB-3000炸弹在乌克兰50米深的指挥中心爆炸,直接将20名正在指挥中心的北约顾问和乌军高级军官炸死。

一个3吨重的FAB-3000炸弹在乌克兰50米深的指挥中心爆炸,直接将20名正在指挥中心的北约顾问和乌军高级军官炸死。

这让人不禁疑问:俄军是如何精准锁定这个号称固若金汤的地下指挥中心的,而且还是在人最齐全的时刻发起的进攻?

这场代号为“大鱼必须都杀死”的突袭,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轰炸了,它直接将新战争形态摆到了台面上。

俄军苏-34战机在乌克兰东部的指挥中心投下了重型炸弹FAB-3000,这个炸弹直接钻透多层钢筋混凝土,在地下50米的指挥中心里炸开,1.6吨TNT当量的冲击波瞬间炸毁地下整个空间。

那会屋里正开着作战会议,北约和乌军的高级指挥官基本都在这,本来是在拟定反攻计划草案,结果这些人将性命都交代在这了。

死的里头不光有乌军的人,还有美英波的现役军官,他们藏在这当“顾问”,以为能悄悄指挥,没想到俄军这一下直接把他们老窝端了。

这炸弹有个巧妙之处,就是头部带了个防跳环,砸地上不会弹起来,会直接往土里钻,尾部稳定翼一摆,1.6万米高空扔下来,也能扎进目标5米范围内。

去年哈尔科夫州那仗,乌军一个部署点就是被它炸过,今年3月又扔了两枚,当场起了千米高的蘑菇云,俄媒都喊它“小战术核弹”。

普通航弹炸不透的地下工事,它不一样,钢筋混凝土在它面前跟纸糊的没两样。这次能带来这么大威力,可不光靠炸弹威力,还有俄军的新战争形态。

俄军成功定位并摧毁深埋地下的北约-乌军联合指挥中心,主要原因是它高效的情报侦察网络。

俄军截获并监听了北约的加密通讯,获取了军官通话与指令内容,同时在乌军内部策反人员,他们持续报告了军官行踪,包括会议地点、时间和停留时长。

而且根据民用卫星拍摄的图像分析,结合通讯监听和内线情报,很容易就确认目标活动轨迹和聚集规律。

俄军在会议前约两周就严密监控目标,他们掌握目标日常活动地点及住宿信息,因此才能精准的选择在会议进行中、人员最集中的时刻发动攻击。

此次打击造成20名军官死亡,其中包括美英波现役军人,从现场搜获设备信息显示,这些军官当时正在协调“海马斯”火箭炮作战调度和西方武器运输路线。

这也证实北约“顾问团”深度参与前线作战指挥,其“隐蔽介入”策略失效,指挥中心坐标暴露。

当然对地下指挥中心的精确定位,离不开朝鲜提供的第三代红外热成像仪,该设备据称可在8公里外探测热源,穿透30厘米混凝土,识别内部人员活动与设备热量。

而且这项技术在红军城战役已得到了验证,乌军地下指挥部因通风口散热被热成像发现后遭到了摧毁。

与本次事件情况相同,北约指挥中心运行空调设备,通风口散热被俄军热成像捕获,显示内部人员聚集,所以为其提供了精确的轰炸坐标。

再加上俄军“盘尼西林”炮兵侦察系统融合声波、热成像和光学传感器,可在数秒内标定敌方开炮或人员聚集坐标。

而“猎户座”无人机提供广域监视,“柳叶刀”巡飞弹战场待命,必要时,渗透部队抵近侦察传回实时画面,所有侦察信息实时传输至后方火力单元,俄方宣称此体系可在30秒内完成从发现目标到火力覆盖。

且俄军弹药储备充足,北约秘书长曾说俄军三个月弹药产量相当于北约全年产量的三倍,如今俄军炸弹生产线又扩大了,炮弹产量远超战前水平。

新战争形态

北约从2024年就开始往乌克兰派“顾问团”,这些顾问团由经验丰富的军事专家组成,他们躲在地下指挥中心里,通过精密的电子设备协调武器运输、制定反攻计划。

本以为穿上便服、使用最先进的加密通讯技术就能隐藏自己的行踪,但结果俄军早就已经掌握了他们的行动规律。

俄军通过截获北约的通讯频率,监听到军官们在电话中讨论“明天开会部署海马斯”的事,于是通过持续两周的跟踪监视,掌握了这些顾问团成员的活动轨迹,包括他们每天去在房间都知道。

因为有那些被策反的乌军人员每天提供实时情报,甚至民用卫星拍摄的照片也能帮助俄军比对出他们聚集的规律。

所以才有了此次俄军的精准打击,不仅摧毁了这个地下指挥中心,还将新的战争形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这种新形态以情报主导和火力碾压为核心,彻底改写了传统的代理人战争逻辑

俄军依靠截获北约的加密通讯、利用热成像仪监控通风口以及“盘尼西林”系统快速标记坐标,才使得战场变得透明化。再加上超出北约3倍的弹药产能乌军很难赢。

如果北约继续沉溺于“暗中指导”的幻想,忽视自身情报漏洞百出、火力和产能远落后于人的事实,那么他永远都赢不了。

启示

这场深夜轰炸的意义已近远远超过炸死20名军官本身了,它用最直接的方式宣告告诉北约,试图在乌克兰战场躲着指挥的做法已经彻底失败。

北约军官以为躲在地下深处、使用加密通讯、伪装成“顾问”,就能安全地指挥作战。

殊不知俄军早就通过窃听通讯、收买内应、利用朝鲜热成像仪探测通风口散发的热量,以及快速定位系统,完全掌握了他们的行踪。

而且北约的弹药生产能力远落后于俄军,当藏身地点、会议时间乃至地下堡垒散发的热量都被敌人精准掌握时,这还拿什么赢?

这次打击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在现代战场强大的情报侦察和火力打击能力下,试图躲在后方暗中操控局势的人,如果一旦位置暴露,就意味等待他的只剩死亡。

如今的战场上,早已没有绝对安全的藏身之所。

参考资料:

1.“大鱼”必须都杀死,俄军3吨炸弹深夜爆炸:20名北约军官遭一锅端——凤凰网

2.俄军锁定乌军指挥所,3吨炸弹深夜爆炸,20名北约军官遭一锅端——新浪财经

来源:浩舞默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