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硼:Boron,B,源自阿拉伯文,原意是“焊剂”的意思。说明古代阿拉伯人就已经知道了硼砂具有熔融金属氧化物的能力,在焊接中用做助熔剂。
118个化学元素
一、按顺序背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
镓锗砷硒溴,氪铷锶钇锆。
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
锑碲碘氙铯,钡铪钽钨铼。
锇铱铂金汞,铊铅铋钋砹,
氡钫镭。
镧铈镨钕钷钐铀,钆铽镝钬铒铥镱镥。
锕钍镤铀镎钚镅,锔锫锎锿镄钔锘铹。
,鿏鿔鿭。
镆鿬鿫。
二、按族背
(一)主族:
1:氢锂钠钾铷铯钫(碱金属)
2:铍镁钙锶钡镭(碱土金属)
3.硼铝镓铟铊鿭
4.碳硅锗锡铅
5.氮磷砷锑铋镆
6.氧硫硒碲钋
7.氟氯溴碘砹鿬(卤素)
(二)零族:
氦氖氩氪氙氡鿫
(三)副族:
1.铜银金
2.锌镉汞鿔
3.钪钇镧锕
4.钛锆铪
5.钒铌钽
6.铬钼钨
7.锰锝铼
(四)八族
铁钴镍,钌铑钯,锇铱铂,鿏
三、元素名称由来
1.氢:Hydrogen,H,水的生成者。
2.氦:Helium,He,源自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
3.锂:Lithium,Li,来源于希腊文lithos,意为“石头”。 把锂长石扔到火里时会产生浓烈的深红色火焰。
4.铍:Beryllium,Be,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
5.硼:Boron,B,源自阿拉伯文,原意是“焊剂”的意思。说明古代阿拉伯人就已经知道了硼砂具有熔融金属氧化物的能力,在焊接中用做助熔剂。
6.碳:Carbon,C,碳的英文名称carbon来源于拉丁文中煤和木炭的名称carbo。
7.氮:Nitrogen,N,因为当时的实验表明它是硝酸钾KNO3(Nitre)的一种成分。
8.氧:Oxygen,O,源自希腊文oxys和gene,当时化学家认为这种物质是酸性物质的制造者。
9.氟:Fluorine,F,词源(fluor)来自拉丁文及法文,原意为“流动(flow,fluere)”之意,因为氟最早是从矿物萤石(Fluorite,CaF₂)中发现的。萤石在冶炼金属时常用作助熔剂(降低矿石熔点,使其“流动”),因此得名。
10.氖:Neon,Ne,来自希腊文Neos(新的)。
11.钠:Natrium,Na,来源natron,原指天然碱。
12.镁:Magnesium,Mg,源自古希腊语"Magnesia"(Μαγνησία),指希腊Magnesia 地区(今属希腊塞萨利大区)。该地区盛产一种白色矿物"Magnesia alba"(白镁矿,主要成分为碳酸镁,MgCO₃),与另一种黑色矿物"Magnesia nigra"(黑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锰,MnO₂) 相区别。
13.铝:Aluminium,Al,出自古罗马语alumen(明矾),即硫酸复盐KAl(SO4)2·12H2O。史前时代,人类已经使用含铝化合物的黏土(Al2O3·2SiO2·2H2O)制成陶器。
14.硅:Silicon,Si,化学家加热钾和四氟化硅制得了不纯的无定形硅,并根据拉丁文silex(燧石)将硅命名为Silicon,其含义为“坚硬之石”。
15.磷:Phosphorus,P,意为“光之使者”或 “带来光明的”,由两个词根组成:"phōs"(φῶς) = 光 ,"phoros"(φέρω) = 携带者。
16.硫:Sulfur,S,来自拉丁语 "Sulfur"这个词可能源于梵语 "śulbāri"(意为“敌人的铜”,因硫会腐蚀铜)或阿拉伯语 "sufra"(黄色)。
17.氯:Chlorine,Cl,根据氯气可以与碱金属反应成盐的特点将其命名为“卤素”(Chlorine,希腊文原意是“淡绿色”。中文译名为氯)。
18.氩:Argon,Ar,希腊文意思就是“不工作”、“懒惰”。
19.钾:Kalium,K,源于阿拉伯语 “al-qal”(القلي,意为“植物灰”),指代从草木灰中提取的碱性物质。
20.钙:Calcium,Ca,来自拉丁文中表示生石灰的词calx。
21.钪:Scandium,Sc,尼尔森用他的故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给钪命名为Scandium。
22.钛:Titanium,Ti,源自希腊神话中的泰坦神族(Titans),象征力量与不朽,借用神话寓意体现该金属的强韧特性。
23.钒:Vanadium,V,源于北欧日耳曼部落的美丽女神Vanadis的名字。
24.铬:Chromium,Cr,来自希腊文chroma(颜色)。因为铬的化合物都有颜色。
25.锰:Manganese,Mn,源自拉丁语 "Magnesia"(小亚细亚地名),该地生产一种“黑色镁矿”,化学家将“黑色镁矿”中的新金属命名为 "Manganese",以区别于镁(Magnesium)。
26.铁:Ferrum,Fe,来自拉丁语 "Ferrum"(意为“铁”),罗马帝国时期广泛使用该词。
27.钴:Cobalt,Co,源出希腊语cobalos,意为矿山。矿工把这个术语应用于称谓某些能伤害矿工手足的矿石,这类矿物后来被发现是砷钴矿。
28.镍:Nickel,Ni,化学家从红砷镍矿(NiAs),中提取出的是一种新的金属,命名为Nickel(镍)。
29.铜:Cuprum,Cu,古罗马时期铜的主要开采地是塞浦路斯,因此最初得名cyprium(意为塞浦路斯的金属),后来变为cuprum。
30.锌:Zinc,Zn,源自德语"Zinke"(意为“尖刺”或“锯齿”),因为锌在冶炼时形成针状结晶。
31.镓,Gallium,Ga,法国化学家 Lecoq 命名,因为拉丁语中"Gallia"意为"高卢"(法国古称),以此纪念他的祖国法国。同时"Lecoq"在法语中意为"公鸡",与拉丁语"gallus"(公鸡)暗合,巧妙隐含了发现者的姓氏。
32.锗:Germanium,Ge,源自拉丁语"Germania",意为"日耳曼"(德国的古称),以此纪念发现者的祖国德国,以彰显德国在化学领域的贡献。
33.砷:Arsenic,As,借自波斯语语"zarnikh"(زرنيخ),意为"金黄色"(指雄黄矿物As₂S₃的颜色)。
34.硒:Selenium,Se,源自希腊语
"σελήνη"(selēnē),意为"月亮",为与1789年发现的碲(Tellurium)对应(Tellurium源自拉丁语"tellus"意为"地球"),形成"地球-月亮"的浪漫对应关系。
35.溴:Bromine,Br,源自希腊语 "βρῶμος"(brômos),意为 "恶臭",这是因为溴单质(Br₂)具有强烈且刺激性的气味。
36.氪:Krypton,Kr,源自希腊语 “κρυπτός”(kryptos),意为 “隐藏的”,因为它是一种稀有且难以被发现的惰性气体。
37.铷:Rubidium,Rb,源自拉丁语 “rubidus”,意为 “深红色”,这是因为铷元素在火焰试验中会呈现鲜艳的深红色光谱线。
38.锶:Strontium,Sr,源自发现地——苏格兰的 Strontian(斯特朗申)矿区,该地出产的矿物 菱锶矿(Strontianite,SrCO₃)是锶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39.钇:Yttrium,Y,源自瑞典的 Ytterby(伊特比)矿区,该地是多种稀土元素的发现地。
40.锆:Zirconium,Zr,来自波斯语“zargun”(زرگون),意为“金色的”或“像金子一样的”,因锆石常呈现金黄色。
41.铌:Niobium,Nb,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尼俄伯(Niobe),她是坦塔洛斯(Tantalus)的女儿。因铌与钽(Tantalum)性质相似,故用其女儿的名字命名以示关联。
42.钼:Molybdenum,Mo,源自希腊语“μόλυβδος” (molybdos),意为“铅”(lead)。 古代人常将辉钼矿(MoS₂)误认为是铅矿(如方铅矿,PbS),因为两者外观相似(均呈灰黑色金属光泽)。
43.锝:Technetium,Tc,锝是第一个通过人工合成发现的元素(1937年),其命名反映了它的“人造”特性,源自希腊语中的“τεχνητός(technētós)”,意为“人造的”或“技艺制造的”。
44.钌:Ruthenium,Ru,源自拉丁语"Ruthenia",意为"罗斯"(指俄罗斯地区),以此纪念其发现地。
45.铑:Rhodium,Rh,来自希腊语 "ῥόδον" (rhodon),意为"玫瑰",指其化合物(如[RhCl(H₂O)₅]²⁺)呈现的玫瑰红色。
46.钯:Palladium,Pd,其发现时间恰逢天文学家发现小行星“Pallas”(智神星,1802年),遂以该小行星命名新元素。而小行星的名字又来自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Pallas Athena)。
47.银:Argentum,Ag,与古希腊语"ἄργυρος" (árgyros)同源,都源自原始印欧语"h₂erǵ-"(意为"白色、闪亮")。
48.镉:Cadmium,Cd,来自拉丁语“cadmia”,意为“菱锌矿”(一种含锌的矿物)。这是因为镉最初是在菱锌矿中被发现的。
49.铟:Indium,In,源自拉丁语 "indicum"(意为 “靛蓝”或 “靛色”),因为这种元素在光谱分析中会显现出鲜艳的靛蓝色谱线。
50.锡:Stannum,Sn,古罗马人用 "stannum"*指代锡或铅锡合金(如焊锡),中世纪炼金术士沿用该词,最终被现代化学采纳。
51.锑:Stibium,Sb,源自拉丁语"stibium",该词借自古希腊语"στίβι" (stíbi),指一种天然存在的锑矿石(辉锑矿,Sb₂S₃)。
52.碲:Tellurium,Te,源于拉丁语"tellus"(意为“地球”或“大地”),因为碲是一种稀有的半金属,与先前以天体命名的铀(Uranus,天王星)形成对比,强调其“陆地”属性。
53.碘:Iodine,I,选用希腊语"ἰώδης"(iōdēs),意为“紫色的”或“紫罗兰色的”,因其蒸气呈鲜明紫色。
54.氙:Xenon,元素符号Xe,因其极低的含量(大气中仅占约0.087 ppm)和化学惰性,拉姆齐选用希腊语"ξένος"(xénos),意为“陌生的”“外来的”,强调其“稀有且难以反应”的特性。
55.铯:Caesium,Cs,选用拉丁语"caesius"(意为“天蓝色”或“蔚蓝色”),直接反映其光谱特征。这一名称延续了通过光谱颜色命名元素的传统(如铷 Rubidium 因红色谱线得名)。
56.钡:Barium,Ba,希腊语词源 "barys"(重的),钡最初是从一种称为重晶石(Barite,BaSO₄)的矿物中发现的。这种矿物的显著特点是密度极高(4.5 g/cm³),比普通石头重许多。
57.镧:Lanthanum,La,源自希腊语“λανθάνειν”(lanthanein),意为“隐藏”或“隐匿”。因为镧是从铈土(ceria)中“隐藏”的一种新元素,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分离。
58.铈:Cerium,Ce,源自谷神星(Ceres)——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1801年),而谷神星的名字则来自罗马神话中的农业女神刻瑞斯(Ceres)。这一命名反映了发现时的天文学热潮和科学浪漫主义。
59.镨:Praseodymium,Pr,源自希腊语 “πράσινος διδύμος”(prasinos didymos),意为“绿色的双胞胎”,反映了其独特的绿色化合物以及它与相邻元素“钕”(Neodymium,意为“新的双胞胎”)的紧密关联。
60.钕:Neodymium,Nd,源自希腊语,由 “νέος”(neos,意为“新的”)和 “διδύμος”(didymos,意为“双胞胎”)组合而成,即 “新的双胞胎”。这一名称反映了它与“镨”的紧密关联,以及它作为“镨钕分离”后的新发现元素。
61.钷:Promethium,Pm,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象征着人类从自然中“窃取”知识与火种的力量。这一名称不仅体现了钷的人工合成特性,也暗含了核时代科学家的野心与警示。
62.钐:Samarium,Sm,源自一种稀土矿物——铌钇矿(Samarskite),因为钐最早在铌钇矿中被发现,而该矿物是以俄罗斯矿务官员瓦西里·萨马尔斯基-别霍韦茨(Vasili Samarsky-Bykhovets)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曾提供矿物样本供科学家研究。这使得萨马尔斯基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化学元素的人(尽管是间接的)。
63.铕:Europium,Eu,源自欧洲(Europe),是唯一一个直接以洲名命名的化学元素。这一名称既反映了发现者的地理归属感,也暗含了19世纪末欧洲科学竞争的背景。
64.钆:Gadolinium,Gd,的命名源自芬兰化学家兼地质学家约翰·加多林(Johan Gadolin),以纪念他在稀土元素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加多林是首位发现稀土矿物的科学家,被誉为"稀土化学之父"。
65.铽:Terbium,Tb,的命名源自其发现地——瑞典伊特比(Ytterby)村,这个传奇的小村庄堪称“稀土元素的摇篮”,共有4种元素(钇Y、铒Er、镱Yb、铽Tb)的命名与之相关。
66.镝:Dysprosium,Dy,源自希腊语 "δυσπρόσιτος"(dysprositos),意为"难以取得",生动反映了早期科学家分离该元素时所遭遇的巨大困难。
67.钬:Holmium,Ho,源自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的拉丁语古称"Holmia",是元素命名史上少见的以城市别称命名的案例。这一命名体现了19世纪北欧科学家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68.铒:Erbium,Er,的命名同样源自瑞典伊特比(Ytterby)村,这个传奇的采矿小镇成为稀土元素命名的核心地标。铒的发现与命名体现了19世纪化学家对矿物成分的精细剖析。
69.铥:Thulium,Tm,源自北欧传说中的神秘之地——“图勒(Thule)”,象征着遥远与未知。这一充满诗意的命名反映了19世纪科学家对斯堪的纳维亚(北欧核心地区——瑞典、挪威、丹麦)文化的浪漫想象。
70.镱:Ytterbium,Yb,的命名同样源自瑞典的伊特比(Ytterby)村,延续了稀土元素以发现地命名的传统。作为"伊特比元素家族"的第四位成员,它的命名逻辑堪称化学史上的字母游戏杰作。
71.镥:Lutetium,Lu,源自巴黎(Lutetia——沼泽之地)的拉丁语古称,是元素命名史上少见的以城市古名命名的案例。这一命名反映了19世纪末欧洲科学界的文化认同与竞争。
72.铪:Hafnia,Hf,因铪的发展地在哥本哈根,为纪念哥本哈根(Hafnia)作为量子物理学的摇篮(尼尔斯·玻尔在此创立原子模型)而命名。
73.钽:Tantalum,Ta,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人物坦塔洛斯(Tantalos),坦塔洛斯因触怒众神(如杀死亲子宴请神明)被罚永世站在水中,却喝不到水;头顶果实,却吃不到食物(“ tantalize ”一词即由此而来,意为“可望不可即的折磨”)。化学家以此隐喻钽的氧化物难以溶解于酸的特性——它“浸泡”在酸液中却无法被“吸收”(溶解)。
74.钨:Wolfram,W,源自其主要的矿石黑钨矿((Fe,Mn)WO₄)的旧称 "Wolframite",说因矿石冶炼时消耗锡(像“狼吞食羊”),拉丁语中 "lupi spuma"(狼的泡沫)指锡的损失。
75.铼:Rhenium,Re,源自欧洲的莱茵河(Rhenus,拉丁语名称),以此纪念诺达克团队的故乡——德国莱茵兰地区。
76.锇:Osmium,Os,源自希腊语 "ὀσμή"(osmé),意为"气味",因其氧化物(OsO₄,四氧化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氯味(类似臭氧或腐烂的萝卜)。
77.铱:Iridium,Ir,源自希腊语"ἶρις"(Iris),彩虹女神的名字,因其化合物常呈现鲜艳多变的颜色(如氯化铱呈深绿色、硫酸铱呈蓝色等)。
78.铂:Platinum,Pt,源于西班牙语"platina del Pinto"(意为“平托河的银”),因其外观似银(西班牙语plata),但当时认为它是一种未成熟的“劣等银”。
79.金:Aurum,Au,取自拉丁语,意为"闪耀的黎明",古罗马人用该词指代金,因其永恒不锈的光泽被视为"太阳金属"。
80.汞:Hydrargyrum,Hg,来自希腊语"ὕδωρ"(水)+ "ἄργυρος"(银),直译即"液态银"。罗马神名 "Mercury"(墨丘利)因其流动性被借用:墨丘利是众神信使,象征快速流动;汞的易挥发特性与神的"不可捉摸"相契合。
81.铊:Thallium,Tl,源自希腊语 "θαλλός"(thallós),意为"嫩绿的树枝",因其光谱中有一条鲜明的翠绿色谱线(波长535 nm)。
82.铅:Plumbum,Pb,原指铅锤/水管,罗马帝国用铅做水管,还曾因铅水管导致慢性中毒,现代"lead poisoning"(铅中毒)成为公共卫生术语。
83.铋:Bismuthum,Bi,本义为“白色物质”,因铋金属表面常呈现银白色带虹彩氧化层。
84.钋:Polonium,Po,源自玛丽·居里的祖国波兰(Poland)的拉丁语名"Polonia",以此抗议当时波兰被俄、普、奥三国瓜分(1795-1918亡国状态)的政治现实。
85.砹:Astatine,At,源自希腊语 "ἄστατος"(astatos),意为 "不稳定",直指其所有同位素的极端放射性(半衰期最长仅8.1小时)。
86.氡:Radon,Rn,词源来自 "Radium" + "-on"(惰性气体后缀,如氦Helium、氖Neon),表明其作为镭衰变产物的身份及惰性气体属性。
87.钫:Francium,元素符号 Fr,源自 "France"(法国),以纪念发现者玛格丽特·佩雷的祖国,佩雷的发现使她成为20世纪少数命名元素的女性科学家之一(与居里夫人并列)。
88.镭:Radium,Ra,源自拉丁语 "radius"(光线、射线),因其能自发辐射荧光(在黑暗中发出幽蓝光),且放射性极强(比铀强百万倍)。居里夫妇因镭的发现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玛丽·居里又因提纯镭获1911年化学奖。
89.锕:Actinium,Ac,来源于希腊语中的 “aktis”(ἀκτίς),意为“射线”或“光束”。这一名称反映了锕的强放射性特性。
90.钍:Thorium,Th,的命名来源于北欧神话中的雷神托尔(Thor),象征其强大的能量和放射性特性。
91.镤:Protactinium,Pa,由Proto-”(原始)+ “actinium”(锕)组成,意为“锕的前体”或“最初的锕”,反映了它在衰变链中作为锕(Ac)母体的特性。
92.铀:Uranium,U,源自天王星(Uranus),这是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这一命名延续了当时以新发现的天体命名元素的传统。
93.镎:Neptunium,Np,源自海王星(Neptune),延续了铀(Uranium,来自天王星Uranus)和钚(Plutonium,来自冥王星Pluto)的行星命名传统,象征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铀之后的地位。
94.钚:Plutonium,Pu,的命名源自冥王星(Pluto),延续了铀(Uranium,天王星Uranus)和镎(Neptunium,海王星Neptune)的行星命名传统,象征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镎之后的地位。
95.镅:Americium,Am,源自美洲(America),以纪念其发现地——美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同时也与上一个元素铕(Europium,以欧洲命名)形成对应关系。
96.锔:Curium,Cm,是为了纪念著名科学家居里夫妇(Marie Curie & Pierre Curie),以表彰他们在放射性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97.锫:Berkelium,Bk,源自其首次合成的地点——美国加州伯克利(Berkeley, California),以纪念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在超铀元素研究中的贡献。
98.锎:Californium,Cf,源自其首次合成的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以纪念该地区在超铀元素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延续了前序元素(如锫/Berkelium)的“地名命名传统”。
99.锿:Einsteinium,Es,是为了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表彰他对现代物理学(尤其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革命性贡献。
100.镄:Fermium,Fm,是为了纪念原子能时代之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以表彰他在核反应堆技术和核物理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101.钔:Mendelevium,Md,是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之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以表彰他在化学领域划时代的贡献。
102.锘:Nobelium,No,是为了纪念炸药发明者、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以表彰他对科学进步与和平事业的卓越贡献。
103.铹:Lawrencium,Lr,是为了纪念回旋加速器之父——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O. Lawrence),以表彰他在粒子加速器技术上的革命性贡献。
104.:Rutherfordium,Rf,来源于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以纪念他在核物理和原子结构研究中的重大贡献。
105.:Dubnium,Db,以俄罗斯杜布纳市(Dubna)命名,以承认杜布纳研究所在超重元素合成中的贡献。
106.:Seaborgium,Sg,以格伦·西博格(Glenn T. Seaborg)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在超铀元素研究(镅(Am)、锔(Cm)、锫(Bk)、锎(Cf)的发现者之一)中的开创性贡献。西博格也成为首位以其名字命名元素(此前元素多以已故科学家命名)的在世的科学家。
107.:Bohrium,Bh,以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在原子结构理论(玻尔模型)上的贡献。
108.:Hassium,Hs,是为了纪念该元素的首次合成地——德国黑森州(Hessen),具体由达姆施塔特的重离子研究所(GSI Helmholtz Centre)的科学家团队发现。
109.鿏:Meitnerium,Mt,为了纪念杰出的奥地利-瑞典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她在核裂变理论和放射性元素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她与奥托·哈恩(Otto Hahn)合作发现核裂变,但因性别歧视未获诺贝尔奖(哈恩独享 1944 年化学奖)。
110.:Darmstadtium,Ds,是为了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德国达姆施塔特市(Darmstadt),具体由GSI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发现。
111.:Roentgenium,Rg,其名称致敬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X射线的发现者(“Röntgen”的拉丁化拼写为“Roentgen”)。
112.鿔:Copernicium,Cn,致敬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他提出“日心说”,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113.鿭:Nihonium,Nh,源自日语“日本(にほん, Nihon)”,意为“日出之国”。这是首个由亚洲国家(日本)发现并命名的元素,体现了日本在超重元素研究领域的贡献。
114.:Flerovium,Fl,致敬苏联核物理学家 格奥尔基·弗廖罗夫(Georgy Flyorov, 1913–1990),他是重离子合成反应的先驱,并领导发现了多个超铀元素。
115.镆:Moscovium,Mc,源自莫斯科(Moscow),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JINR)所在的莫斯科州。这是首个以俄罗斯地名命名的元素。
116.:Livermorium,Lv,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命名,该实验室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合作发现了这一元素。名称来源于实验室所在地利弗莫尔市(Livermore)。
117.钿:Tennessine,Ts,以美国田纳西州(Tennessee)命名,该州是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和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所在地,这些机构对超重元素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首个以美国州名命名的元素。
118.鿫:Oganesson,Og,以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里·奥加涅相(Yuri Oganessian)命名,他是超重元素研究领域的先驱,领导合成了多个超重元素(包括第118号元素)。这是第二个以在世科学家命名的元素(第一个是Seaborgium)。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