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打开某款软件,就反复刷视频、新闻,或者与人互动,你完全停不下来。
这几年,“算法”这个词语,被越来越多人的知道。
通常,我们通过精准地计算某些事物,就可以精准地拿捏事物。
算法是一种策略机制,谁利用好了,谁就更可能赢。
如果是一个人被“算法”拿捏了,又会怎样呢?
答案很明显,那就是造成人生的悲剧。
01
手机算法,算计你的时间。
这几年,智能手机,人人都有了吧。
你统计过了吗?一个人一天,会用多少时间来看手机?
有人把手机说成是人的身体器官——人走到哪里,手机就跟着到哪里。
一天看手机几个小时,是不在话下的。
一打开某款软件,就反复刷视频、新闻,或者与人互动,你完全停不下来。
把时间都用在手机上,但是你没有因此变得聪明,带来多少收入,反而你耽误了学习,工作。甚至一些手机迷妈妈,把孩子都弄丢了。
那你发现了吗?手机是如何算计你的时间的?
其实很多手机软件,都会利用人性的弱点。
比方说,人都喜欢虚伪,有虚荣心。发一个朋友圈,就可以得到一些点赞,这虚荣心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于是,发朋友圈的积极性就来了。
为了发朋友圈,自己反复琢磨如何用图,如何用词语,结果就占用了时间。并且你一直停留在有朋友圈的软件上。
还比方说,人都喜欢愤愤不平。因此一些软件,会故意推送一些让人气愤的事情。你看到了,就搜索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占用了很多时间。
作家李尚龙说过:“废掉一个年轻人,一根网线就够了。”
有网络的地方,打开手机,一整天就消耗了。而自己看了很多东西,回头发现自己啥都没有记住,一点用处都没有。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智慧。谁在浪费时间,谁就难成大事。
02
言论算法,算计你的决定。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手机里,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很多人谈论国家大事。
每当有一件大事发生,都有一大批自媒体人发声。
但是自媒体人有一个共性——为了流量而奋斗。一些观点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回到现实,根本站不住脚。
说几个例子。
今年,关于社保的话题很火。按照法律法规,自愿不缴纳社保,然后去某地打工,已经行不通了。在任何地方打工,都要缴纳社保。
有人就说:“不是你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你。”认为缴纳社保,就是冤大头,给现在的一些老人托举。到了自己老的时候,根本拿不到钱。
你如果听别人说,那么你不缴纳社保,等自己六十岁之后,一定会捶胸顿足。毕竟你无法退休,老了也经济困顿。
今年,育儿补贴,幼儿园免费的政策,逐步推行。有人就说:“这是给了一张五元优惠券,让你去买豪车。”
你听别人的,不婚不育。到了五六十岁,孤身一人,难免惆怅。
看同龄人,家庭热热闹闹的,活得有盼头。你一边后悔,一边没有办法改变。
你怀疑过吗?为什么你听到的都是“契合自己的心态”的内容。
因为负能量,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而一些自媒体人,就使劲散发负能量,让你以为这就是真理。你反复点击这些负能量,那么负能量就更加频繁出现。因为手机软件的算法就是这样——你喜欢的,它连续推出来给你看。
根据一些负能量的消息去决定自己是否生育、结婚,做养老和工作安排,这真的太愚蠢了,就是人云亦云而已。
03
商业算法,算计你的钱包。
为什么很多人在直播间买东西。其实很多直播间的东西,比实体店更贵,比网店也贵。
为什么很多人买东西的时候,上当受骗了?
说白了,就是人家用一些套路,吸引了你,让你以为自己占便宜了。
一个店铺,让一大群人领鸡蛋,不要钱。大家一窝蜂地去了,顺便也会买其他东西;也有人拿到鸡蛋,就听了讲座,买下高端产品。
一个搞直播的,故意造成货物紧张的局面。你以为断货了,就马上消费。结果人家东西多去了。这就是饥饿营销。
还有更离谱的,不良商家免费带你去旅游。半路上,逼着你消费。
说白了,不良的商人,都算到了你——爱占便宜,以为低价买好东西。
04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反算法”生活。
把手机当成工具。
手机不仅仅可以看乱七八糟的视频,还可免费学习打球,做题目,跳舞等。
手机里的信息,能够对现实生活中做的事情,起到促进作用,说明你看手机的时间是有价值的。
就是你看手机,也要什么内容都看看,别只是看一种类型的东西。
对言论客观分析。
人家说了什么,你就反向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看,就知道人家说的,不过是一己之见而已。
根据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你去看言论,就无所谓了。毕竟,趋势跟上了,才可以顺势而为。
多少老人,跟上了社保的发展,现在退休了,日子很舒服。这就完全可以打破什么社保不值得的言论。事实胜于雄辩。
做人就不占便宜。
我们生活中,需要买卖。但是要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刚需,而不是被低价影响消费。
别人给你便宜的,那就是一个陷阱;一分钱一分货。总是这样提醒自己,就不怕被算计了。
所有算计你的人,都做出“关爱你”的样子,而你要学会的,就是自爱。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布衣粗食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