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病毒扩散!广东蚊子工厂周产500万只,蚊子灭蚊真管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0 05:44 2

摘要:近期由白纹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病毒在多地出现点状散发,防蚊灭蚊成了防控关键。有意思的是,广东不少地市正用“以蚊治蚊”的新思路应对——在广州市黄埔区的“蚊子工厂”里,数百万蚊卵在营养液中沉浮,每周能产出500万只“绝育雄蚊”,最高产能甚至能到2000万只,而这种生

据8月9日消息,近期由白纹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病毒在多地出现点状散发,防蚊灭蚊成了防控关键。有意思的是,广东不少地市正用“以蚊治蚊”的新思路应对——在广州市黄埔区的“蚊子工厂”里,数百万蚊卵在营养液中沉浮,每周能产出500万只“绝育雄蚊”,最高产能甚至能到2000万只,而这种生物防治的成本,每年每平方米仅2~3元。

这“绝育雄蚊”到底是啥来头?简单说,就是给雄蚊注射一种叫沃尔巴克氏体的细菌,让它们“不孕不育”。这些雄蚊被释放到野外后,会和野生雌蚊交配,但产出的卵根本孵化不出来。

久而久之,蚊子的种群数量就会断崖式下降,从源头切断病毒传播链。有防疫人员算过一笔账:传统消杀靠喷药,蚊子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化学药剂对环境不友好;但放绝育雄蚊,一次投放能管3个月以上,长期算下来比反复买药喷药还划算。

不过老百姓心里也打鼓:一下子放这么多蚊子,会不会更遭罪?其实不用担心,这些雄蚊天生不吸血,释放后只会忙着找雌蚊“谈恋爱”,不会叮人。

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的技术员说,他们会给雄蚊做“标记”,比如用荧光粉,监测显示投放后3公里内,雌蚊产卵量能降70%以上。在黄埔区试点的社区,居民反馈“晚上开窗也很少听到蚊子叫了”。

对比传统防控手段,这种生物防治的优势很明显。现在一线防控主要靠消杀、清积水和发灭蚊片,灭蚊片虽然需求大、消耗快,但只能管一时,积水里的蚊卵一遇水又会孵化。

而“蚊子工厂”的模式,相当于从“治标”转向“治本”。有公共卫生专家评价:“这就像给蚊子种群装了‘避孕药’,比一味打药更可持续。”

当然,也有人担心成本和规模。年产2000万只蚊子听着多,但要覆盖一个城市的老城区,还需要更多“工厂”配合。

而且不同地区的蚊子品种可能有差异,绝育雄蚊的“适配性”还得再观察。但不可否认,在基孔肯雅病毒这样的蚊媒传染病面前,这种创新尝试给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你觉得这种“用蚊子灭蚊子”的方法,该在全国更多地方推广吗?

来源:F知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