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5年参加共产党的 地下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一方面军 总部特务连一连,1937年在延 安中央军委警卫营二连任机枪 班长。1942年在中央警备团手 枪连任排长,连长。1948年为 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北平中央 决定成立便衣队,高富有任
高富有,1917年生于山西 石楼县。
1935年参加共产党的 地下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一方面军 总部特务连一连,1937年在延 安中央军委警卫营二连任机枪 班长。1942年在中央警备团手 枪连任排长,连长。1948年为 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北平中央 决定成立便衣队,高富有任队 长,率队进城。
在毛主席身边工 作十三年。建国后历任外国专 家局副局长,国务院机关事务 管理局副局长、常务副局长,国 务院办公厅党组成员,国务院 参事室第一副主任(副部级)等 职。
1917年冬,我出生在山西省石楼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 听祖辈们讲,我祖籍山西晋南河津县(现已改市)。由于兵荒马 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逃荒迁居山西西部,吕梁山西麓的黄河东岸。
坦荡宽阔的黄土高原, 一座连一座的黄土高坡,沟壑纵横交 错,绵延不断,地形复杂、险峻,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几十里 不见人烟的山沟沟,就是生养我的家乡。
我爷爷和父亲靠勤劳的 双手,在亩产粗粮仅几十斤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耕 作,和帮地主家放羊,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出生后,不知 是受祖辈叛逆思想的影响,还是不满足贫穷落后的现状,从小养 成一股倔强好胜的性格。
六七岁父亲叫我担柴、割草、放羊、种地,十几岁扶犁耕 地、点种、除草、施肥、收割,样样农活都在行,被村里人公认 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
每天清晨,我把主人家的羊群赶出,打扫干净羊圈,粪送到 地里积肥,然后把羊群赶到草肥有水的地方喂饱。晚上回家还背 回一捆重重的柴火。不仅供家里烧火做饭冬天取暖用,剩余的拿 到集市上变卖,换回零钱,买油盐补贴家用。
我一天天长大,家 里日子比一般农家好过些,村里人非常羡慕,常夸我能干,是块好料,但毕竟年岁小也有办错事的时候。
记得六七岁刚学种地, 一天,在姑夫家帮工,姑夫扶犁我点 种,从早晨一直忙到晌午,吃过送到地头的午饭,不让休息,继续干到下午,眼看太阳就快下山,姑夫还不发话,我几次偷看他 的眼色,他不仅不答理我,甚至连眼皮都不抬,我累得实在忍不住了,壮大胆子问:“姑夫,咱们什么时候回家呀?”声音难免有些稚嫩和颤抖。
“种子点完就回!”姑夫只管低头干活,不经意地回答。
我偷偷瞥一眼种子,啊!还有那么多,何时点完啊?
想想和 我年岁差不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是背书包上学念书,就是在家 玩,这时, 一家老小早围坐一起吃晚饭,可我还在地里干活。
小 小脑瓜里忽然闪现一个坏主意,改变点种的数量,把两三个一 撮,变成十几个,几十个一撮往地里扔,看看姑夫没理会,干脆小手抓一把,往地里撒,终于,种子撒完了,我暗暗松了口气。
“姑夫,种子点完了,咱们该回家了!”我眨着眼睛兴高采烈 天真地说。
“那么快就点完了?那大片地还没点种呢,你真是人小鬼 大!”
姑夫回头看地里点的种,心疼地气不打一处出,伸手撵着 要打我。吓得我丢掉手里攥的种子袋, 一蹿老高跳上田埂,沿地 垄踏川道抄小路边哭边跑回家。
我渐渐长大,总愿意到外婆家玩,因为外婆家住的转角镇附 近有一所私立学校。每天从学堂里发出朗朗的读书声,常常吸引我驻足静听。因家贫交不起学费进不了学堂。
但我也有学习的办 法,每天躲在学校教室的窗户下,偷听私塾先生讲课,先生每教 一个字,我记一个,讲两个,我记一双,先生念课文,我跟学生 一起念,时间一长我认识不少字,但不会写。
有时先生在课堂上 让学生背诗,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习不刻苦,背不下来,急得抓耳 挠腮,我躲在窗户下一点点提示,如此这般,我识字,又学到知 识。后来教书先生发现了,说我聪明伶俐很喜欢,劝我好好读书求上进。
我多么想念书啊!这样断断续续坚持一两年后,渐渐有些跟不上,但是贫富不等的萌芽,在我心中慢慢滋生。
十五六岁时,父亲开始让我独立耕地。
一天,太阳刚露出地 平面,我已扶犁耕了大片地,牛拉犁,我一手扶犁, 一手挥鞭, 只想快点犁完好到外婆家听私塾先生讲课。
心急顾不得日头晒, 也顾不得犁一上午地,累得“呼哧呼哧”喘粗气的牛,还不停地 抽打它,牛累得停下原地不动,见状我更急更气,挥起鞭子狠狠 抽去。
突然,牛拉起犁挣脱我,拼命朝村边河沟奔去,没命地饮 水,大口大口地喘粗气,气得我忘记了一切,拿起犁头直向牛屁 股甩去,顿时皮开肉绽,大滴大滴的鲜血向外涌出,我吓坏了, 知道闯了大祸,撒腿拼命朝外婆家奔。
当路过学堂,听到学校里 不断飘出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时,我一颗焦躁的心才慢慢平静下 来。我要读书,我要学习文化知识, 一定要走出这个偏僻贫困的 山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一些事理, 一个人没有条件学 文化知识时,也应学一样本事。
偏巧,附近村子有人教习武术, 习武强身,不少青年人报名参加。家里怕我出去闯祸,严加看 管,我就偷着学偷着练,同时开始接触到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活 动,为日后参加陕北红军,从事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警卫生涯 奠定了基础。
小 侦 察 员
1934年初,刘志丹同志带领陕北红军,将陕北的革命搞得 红红火火。当时经常有二三十商人打扮的人从黄河西岸,渡河到 山西来,住在陕北籍山西老乡家。
我常到这些人家玩,时间一长 听说陕北过来的人,都是“土客”即卖大烟土的。他们中几个伙计打扮的人还扛着长枪,我感到新奇,爱不释手地抚摸长枪与他 们闲聊。
原来他们做买卖,怕路上遇土匪抢劫,带枪自卫。这些 买卖人不仅谈吐不俗、知识丰富,为人也非常好,在老百姓家吃 住从不讨价还价,决不让老百姓吃亏,他们不像坏人,也不像一 般买卖人,我常愿意靠近他们。
时间一长,比较熟悉后,每逢他们来山西,我总叫上村里和 邻村几个年轻伙伴,悄悄到他们的住处。听他们讲故事宣传革命 的新思想。
记得他们讲:天下贫富不等,穷人穷,富人富,穷人 要想过好日子,必须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推翻富人的统治, 建立穷人的政权!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为穷苦人民办事的,是在完 成一件拯救亿万劳苦人民的大事!
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 近。
一天他们打听去石楼县城及附近几个县的路,以及沿途国民 党阎锡山部队布防情况。我主动画图标路,自告奋勇带路。
一个 “老板”模样的人,和善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后生可畏,咱们后会有期!”不久他们离开我的家乡。
1935年间,中共吕梁地区地下党书记黄石山,经常与清涧 县一带过来的陕西地下党联系,黄河晋陕两岸的革命活动因此比 较活跃。那时我常住转角镇外婆家,与地下党来往次数多,就比 较熟悉,他们时常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穷人当家做主人”等革 命道理。并组织我们贴传单、送情报等革命活动。
一次,黄书记以信任的目光望着我说:“小伙子,你敢不敢 在义牒镇散发传单、贴标语?”
“这有什么不敢!”说着我拿过标语就要走,真有股子初生牛 犊不怕虎的精神。
“先别着忙,叫上两三个好朋友, 一起商量个办法,再动手干较稳妥!”黄书记一把拉住我关爱地说。
我拿起一摞标语,顺手翻看,见上面一条条写着:
“捣碎阎钵子,能过好日子!”
“穷人要翻身,打倒阎锡山!”
等等,赫然 纸上,我的心怦怦直跳,期盼天快些黑,好完成一件神圣的任 务。
好不容易盼到天刚擦黑,我找来祖籍陕北,现住本村的两个 伙伴,把情况向他们详述后,他俩也异常兴奋。三人一合计,互 相一分工,提上糨糊桶,抱上标语,勇敢地向村边走去。
街上漆 黑一片,没有一个人走动,我们三人,摸黑走街串沟, 一人刷糨 糊,一人贴标语,剩下一人前后照应,注意警惕观察周围的动 静,忙了大半夜,终于把大标语刷完。大家一点儿不感到累,似 乎浑身上下还有使不完的劲。
第二天有人发现街面上的大标语,报告国民党驻军,这下惊 动国民党刘锦华的部队,扬言:石楼县出了共产党,非抓一个毙 一个,妄想杀一儆百。
当天把村里的百姓,集中在义牒镇大戏台 前,狐假虎威声嘶力竭地叫嚣: 一定要抓住刷标语的人!特别是 陕北过来的青壮年, 一个不能放过!
敌人只能吓倒胆小鬼,当时我不觉得害怕,深信认准的方 向,就走下去,走到底!
1935年,陕北红军与山西地下党在黄河两岸活动频繁。
较长的接触中,初步了解到:他们的组织叫共产党,是一支 带领广大劳苦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谋利益求解放的组织。 我打心眼里喜欢并愿意参加这个组织。
前几日贴传单,经受党组 织的考验,也震怒了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放出话来:石楼县的 老百姓通红军, 一定要揪出幕后的共产党,斩尽杀绝!
这从反面 告诉我,共产党的确是一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队伍。
前面讲到国民党驻军,把老百姓赶到义牒镇大戏台前,让青 壮年人往前站, 一个国民党军官模样的人狐假虎威道:“最近几 天,村子里、镇子上贴了不少反动标语,究竟谁贴的,我们已经 很清楚,只等本人自己坦白,否则小心狗命!”说话间一双阴险 狠毒的眼睛,直往前排青壮年堆里扫,妄图发现蛛丝马迹。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害怕,心里十分明白,敌人是抓从陕北过 来的人,我地地道道一个当地人,决不会被抓。但是也注意到, 不远处和我一起贴标语的兄弟俩脸色不好,似很紧张,因为他俩都是陕北人,正是被抓对象之一。想到这儿急得我手心攥把汗, 就怕他俩暴露,牵出一串人。
于是开动脑筋想办法,在乱哄哄的 人群里,神不知鬼不觉中慢慢向他们移动,靠近后用身体挡住, 再一个一个往其他人身后拽,趁敌人不备之机,再往人群后边错,随群众队伍的移动,悄悄错到队尾,再借机偷偷溜跑。
国民 党兵貌似强大,结果连一个贴标语的人都没抓着。只抓了几个胆 小怕事、与此事无关的人,带回去审了几天, 一无所获,只得作 罢。
此事处理过程中,又经受党组织的考验。年龄不大,处事胆 大心细,还能组织、团结、保护好自己的同志。经过这一段革命 工作的锻炼和考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条件开始成熟,党组织 终于满足我入党的要求。
1936年3月初的一天,在田家岔有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子, 由韩凤生、韩明生两位陕北过来的红军,介绍我秘密加入中国共 产 党 。
“坚决跟着中国共产党,跟定毛主席!”这是我心底的秘密。 由于当时共产党是地下党,入党完全在秘密情况下进行,外人甚 至自己的亲人也无从知晓。
此后我对从事的革命活动有了新的更深刻的理解,还自愿报 名参加田家岔区苏维埃工作,开始出生入死,有组织的地下革命生涯。
时间不长当选田家岔乡政府苏维埃副主席,乡政府苏维埃主席是刘满库同志,乡政府指导员、副指导员分别由韩凤生、韩明生两位同志担任。
我非常支持乡政府的工作,曾与乡政府一起 带领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分财产,使穷苦的农民终于有粮吃 有地种。同时我们还建立赤卫队,臂戴红袖章,站岗放哨,盘查 过往可疑行人,对地痞流氓坏分子进行管制,贫苦人民终于扬眉 吐气,当家做主。
这段时间,我们地方工作队常配合东征北上抗日的红军正规 部队、游击队,在山西中阳、离石、孝义一带频繁活动,部队打 下一个地方,我们地方工作队就进驻,配合宣传共产党的政策, 号召当地人民群众参加红军。
记得在中阳关上一带红军打了个大 胜仗,歼灭敌一个炮兵连,缴获三门山炮,为红军东征后西征等 战斗,立下功劳(解放后三门山炮存军事博物馆展览)。当时胡耀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义牒镇人民政府地方工作组组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大加赞赏。
第一次看见毛主席
1936年1月17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 反复强调东征北上抗日是红军唯一的出路,向山西发展,稳扎稳 打,背靠陕北苏区建立根据地,争得渡黄河来往自由,才有利于 扩大红军的力量,担当保卫陕北的任务。
经过毛主席耐心的疏 导,党内统一了对红军东征的认识。毛主席亲自调动东征的各路 部队,迅速、隐蔽地到达预定地区,集中整训,待机出征,并正 式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
其前方总指挥部由毛泽东任总政委;彭德怀任总指挥;叶剑英任总参谋长;杨尚昆任总政 治部主任;黄克诚任组织部长。
下设: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
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
红二十 八军,军团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
红三十军,军团长阎红彦、 政委蔡树藩。
红二十九军和陕北地方武装由周恩来、博古指挥, 担负陕北苏区的后方留守和东渡黄河的后勤工作。
1936年1月31日,毛泽东率领红军总部机关及警卫部队从 瓦窑堡出发,经延川到达延长县,在此召开军事会议,全面检查 红军渡河的各项准备工作,命令两万余人的红军队伍,高举抗日 大旗,排除万难,东渡黄河后,奔赴抗日最前线。
2月20日傍晚,当徐徐降落的夜幕刚刚笼罩大地, 一只木 船如离弦的箭驶出河湾,向黄河对岸山西中阳县三交镇坪上村驶 去。接着隐蔽在河湾深处的7只小船也相继驶出, 一字排开,像 一队大雁,悄无声息地驶向对岸,红军飞渡黄河的战斗开始了!
渡船突击队冲破冰河,冒着敌守河部队猛烈的枪炮阻击,终于抢 渡成功,为后续部队渡河打开了一条通路。
毛主席率领的红军总 部也于第二天清晨从石楼县渡口登岸赶到河口村,23日到达距 石楼县20公里的张家塔。
24日,毛泽东在石楼县西卫村召开总 部会议,亲自部署中阳县关上和隰县蓬门的战斗。
红军每到一 处,不仅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消灭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阎匪军, 同时播撒革命火种,指导地方武装,开辟建立巩固的红色政权。 红军所到之处,宣传抗日主张,镇压破坏抗日的民族败类,团结 一切进步力量,使死气沉沉的山村,顿时变得生气勃勃,热火朝 天。
这时期,我与红军革命前辈和兄长们,在一起参加革命活 动,进一步懂得许多深刻的革命道理,认识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 红军,才是穷苦大众真正的革命队伍。
共产党、毛泽东领导的红军队伍上下平等,官兵一致,互相 尊重,共同对敌。因此红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 情绪高涨,革命声势越来越大。
红军领袖是毛泽东,自从我听到并了解这一光辉名字后,打 心眼里无限敬重,总想找机会见到他,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当时我在山西省隰县石口镇当地方工作队员, 一天,镇上来 了红军,要号房子,我正在镇政府忙里忙外,猛然听人说:
“毛主席来了!”
我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激动地一蹦老高蹿出窑洞,爬上一 座高坡,循声向四下放眼张望,在红军队伍中,我终于远远看 见,一个身穿深灰色旧布军制服,头戴红军帽,帽檐正中绣着一 颗让人羡慕的鲜红五星的人,他与普通红军一样,正疾步向我们 走来,惟一不同的是他身材高大魁梧,宽宽的额头下, 一双充满 智慧的眼睛,他是毛主席,的确是,我兴奋地呼唤, 一颗激动的 心“怦怦”跳个不停,真想挤上前与毛主席说句心里话。告诉他 我们工作队的情况……
可是,后来据群众说,毛主席从石口镇出 发向石楼县方向走,但未到县城转向永和县去了。
红军东征,声势浩大,特别是兑九峪会战使阎锡山损兵折将,急向蒋介石求援,蒋立即从洛阳、徐州、武汉等地抽调10 万大军,分三路入晋堵截红军。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保存、积蓄 抗日武装力量,红军决定西征。
红军东征山西历时75天,转战50余县,击溃阎锡山部31 个团的围追堵截,歼敌1.3万余人,俘敌4000余人,缴获各种 枪支4000余枝,火炮20余门,筹到各种款项合计50余万元, 同时扩充红军、建立党群组织、苏维埃政权、创建地方游击队, 在沿途三晋大地宣传抗日主张,播撒革命火种,为1937年八路 军再渡黄河北上抗日,打下坚实的基础,谱写了一曲红军东渡黄 河做抗日先锋的历史序曲。
来源:大肥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