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攻坚工作方案》《企业便利迁移改革攻坚工作方案》《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攻坚工作方案》《招标投标领域改革攻坚工作方案》《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攻坚工作方案》《物流降本增效攻坚工作方案》《融资信用服务一体化建设攻坚工作方案》《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
日前,开封市人民政府网发布了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攻坚等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攻坚工作方案》《企业便利迁移改革攻坚工作方案》《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攻坚工作方案》《招标投标领域改革攻坚工作方案》《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攻坚工作方案》《物流降本增效攻坚工作方案》《融资信用服务一体化建设攻坚工作方案》《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改革试算攻坚工作方案》《“一业一查”部门联合监管攻坚工作方案》《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攻坚工作方案》《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攻坚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攻坚事项牵头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快推动任务落实。各县区要细化工作举措,协同推进工作方案实施。重大事项及时向市政府请示、报告。
二、强化任务落实要健全日常联络、情况汇总、信息通报、会商沟通等工作机制,市有关单位要按照工作方案明确的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跟踪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任务安全完成、取得实效。
三、营造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和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对重点攻坚任务推进情况和阶段性成效进行广泛宣传,帮助经营主体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推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良好氛围。
2025年7月25日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攻坚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关于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重要决策部署,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通报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违规案例,建立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落实“非禁即入”要求,营造公平市场准入环境,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具体举措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主要包括:
1.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2.审批依据法律效力不足;3.行业壁垒造成准入规则不平等;4.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不敢进行审批;5.违规扩大审批范围、变更或增设审批条件;6.审批权下放形成区域间市场壁垒;7.对外地企业设置准入限制;8.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要求,违规设置外资企业准入限制;9.因新业态新领域监管空白导致政府在土地、规划、消防等要素保障环节不作为、不予审批或者推诿审批职责;10.准入要求设置矛盾,互为前置条件;11.告知承诺制审批要求不清晰不透明加大经营风险;12.准入标准过高、审批流程过长;13.无故拖延审批或已经获得审批但政府拒绝办理其他相关手续;14.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通报的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类似的违规情况;15.其他违背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情形。
(一)做好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对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谁起草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市级涉市场准入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牵头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性文件进行梳理,对违规增设准入事项或条件、违规扩大准入范围等情况予以纠正;对既无依据又未经法定程序设立的市场准入规定予以废止。按照下管一级、分级负责原则,梳理汇总形成全市拟清理文件台账。对拟修改或废止的文件,按照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进行分类,按照规定权限、程序开展修改、废止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县区同步开展上述工作。
(二)开展市场准入壁垒线索征集。清理整治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征集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要求、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损害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等问题线索。征集问题线索渠道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发布征集公告。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在门户网站发布《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问题线索征集公告》,并在各级地方政府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布,进行广泛宣传,提升社会知晓度。二是畅通信访渠道。市发展改革委畅通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信访渠道,发布网络线索征集通道,明确信访件邮寄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访方式,并向社会公开。三是线索征集渠道下沉。鼓励县(区)发展改革、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主动组织辖区内问题线索公开征集,确保清理整治全面覆盖。
(三)扎实推动核实整改。一是建立整改台账。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对市、县两级通过公开征集、自查自纠和上级转办等渠道收集的问题线索进行汇总,归口建立全市市场准入壁垒问题线索核实整改情况表。二是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分级开展线索核实整改,涉市级部门的问题线索,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核实,情况属实的限时整改。涉县级的,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指导,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县区组织核实整改。每月25日调度更新整改情况。三是督办重点难点问题。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整改难度较大或久拖不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督办,加快推进问题整改,不定期通报典型案例。
(四)强化媒体监督。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工作全程向社会公开,邀请开封日报社、开封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全程参与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建立线索共享、案例同查、典型共报、经验同推工作机制。对征集的问题线索和核实整改情况,及时向媒体通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舆论监督,对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二、保障措施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攻坚任务落实。集中清理整治工作为期半年,集中清理整治结束后,相关工作转为常态化机制。要强化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及典型案例报送工作。
企业便利迁移改革攻坚工作方案
为打造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聚焦解决市场主体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痛点难点问题,着力维护公平竞争,优化政务服务、规范行政执法、扩大对外开放,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具体举措(一)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推广应用公平竞争审查“三三三”工作法,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优化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推动经营主体开办、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高效办理,实现“即来即办”。提升项目建设便利化水平,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件事”,深化区域综合评估,建立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强化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
(二)建设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深化政府诚信建设,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将合法性审查作为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作出招商引资承诺的前置程序。规范涉企执法行为,集中整治涉企“四乱”。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行“扫码入企”,加强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赋码应用,2025年底前,新增赋码企业5000家以上。加强企业权益保护,做好案件审理过程中对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开通企业申请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对于涉企行政复议申请实行“存疑受理、容缺受理”。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常态化开展“送法入企”等活动,提供伴随式法律服务。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对接行动,拓展知识产权服务范围。
(三)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推动33个重点事项改革任务落地实施。围绕政务服务高频事项,2025年新增“一件事一次办”相关事项10件。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动态更新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依法依规对符合条件的惠企政策探索推行免申即享。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豫可办”。深化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互通互认。2025年,新增远程办理事项10项。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梳理“政务服务事项证照证明清单”和“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实现依单办理、照单办证。2025年,力争实现“无证明”事项全覆盖。
(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提升跨境贸易服务便利度。深入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综合运用提前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模式,优化通关作业流程。丰富完善“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应用,推进“单一窗口功能”向“通关+物流”方面拓展。积极培育AEO企业,推行“海关核查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降低合规成本。提升城市国际化发展能级。高标准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2.0版和联动创新区,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深化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全流程在线企业开办,设置专区为外商投资者提供在线咨询、在线查询等服务。
二、保障措施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等责任单位,共同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攻坚任务落实,对于实施条件成熟的改革举措抓紧全面推开。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政策、新举措和新成效,以经营主体满意度检验改革成效。
来源:开封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