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保尔得知自己丧失了战斗能力的真实病情之后,来到古老的郊区公园,经过动摇、绝望等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战胜了自我。
三层必刷:巩固提升+能力培优+创新题型
一、下列有关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克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B.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C.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这部书时,已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保尔得知自己丧失了战斗能力的真实病情之后,来到古老的郊区公园,经过动摇、绝望等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战胜了自我。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A.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关键影响者是朱赫来,而非“克托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章中,朱赫来作为地下党员,向保尔传播革命思想,教他拳击、讲述布尔什维克的斗争故事。例如,朱赫来曾对保尔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当痛苦和汗水锻造出不屈的意志时,人就成为了真正的钢铁。”这直接促使保尔萌发革命意识;
故选A。
二、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保尔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但他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生命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B.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者的指引下由一个顽劣少年,逐渐成长为杰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的故事。
C.本书是一部反映战争情景下的历史小说,主要聚焦于战争的惨烈场面,探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性的力量。
D.书中强调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态度的必要性,本书被视为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强的励志作品。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本书是以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小说中的战争只是时代背景的一部分,核心在于革命者的精神成长与社会主义建设,而非“主要聚焦战争惨烈场面”;
故选C。
三、结合相关名著的阅读,按要求完成题目。
小博想写《骆驼祥子》读后感,下面他拟的标题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旧事重提,韵味醇厚——读《骆驼祥子》有感
B.想象奇幻,预见未来——读《骆驼祥子》有感
C.活如牲口,堕落成鬼——读《骆驼祥子》有感
D.径回东土,五圣成真——读《骆驼祥子》有感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A.“旧事重提,韵味醇厚”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特点,《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主要收录鲁迅回忆过往生活经历的散文,充满生活韵味。而《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重点刻画人物在社会背景下的命运变迁,并非回忆旧事,所以该选项不合适;
B.《骆驼祥子》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描写人力车夫祥子的人生经历,反映社会现实,并非想象奇幻类作品,没有对未来的预见情节。“想象奇幻,预见未来”更适合评价科幻、奇幻类作品,该选项不符合《骆驼祥子》的特点;
C.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来自农村,来到城市想通过拉车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但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如被大兵抢走新车、被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去世等一系列打击后,他从一个勤劳、善良、有梦想的青年,逐渐变得自私、懒惰、狡猾,如同行尸走肉,最终堕落。“活如牲口,堕落成鬼”准确地概括了祥子在黑暗社会压迫下悲惨的命运变化,该选项恰当;
D.“径回东土,五圣成真”是《西游记》结尾师徒四人及白龙马取经成功后回到东土大唐,被封圣的情节,与《骆驼祥子》毫无关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四、下图是祥子的重要经历及其思想变化,请补全图表。
【答案】①充满希望②出卖人命赚钱(出卖阮明)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和理解。
祥子是《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初到北平,一心想拥有自己的车,经过三年努力,他买到第一辆车,此时的他充满希望,对未来满怀憧憬。然而,连人带车被大兵抓走,好不容易逃出来并卖骆驼换钱,准备东山再起时,辛苦攒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后来,他被迫娶了虎妞,虎妞给他买了车,可虎妞因难产去世,为办丧事又把车卖掉。在这些打击后,看到有车的老马生活凄惨,祥子内心的信念开始动摇,逐渐开始堕落。祥子一直喜欢小福子,可小福子为了养家被迫卖身,最终不堪重负上吊自杀。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绝望,对生活不再有任何期待。最后,为了钱,祥子出卖阮明,彻底堕落,变得自私懒惰、偷奸耍滑,成为了社会的“末路鬼” 。
①空,依据《骆驼祥子》(第1—2章)内容可知,祥子为了实现自己买车的梦想,整整攒了三年钱,平时还省吃俭用,从茶饭里省,好不容易凑够了钱买车。祥子终于实现了自己买车的愿望,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他的坚持不懈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也反映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据此,本空可以填写“充满希望”“积极上进”或“吃苦耐劳”等。
②空,依据《骆驼祥子》(第24章)内容可知,阮明想利用祥子,不料却被祥子以六十元出卖而丢了性命。祥子的彻底堕落表现在他为了六十块钱出卖阮明这一行为上。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生活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的转变。他的希望破灭,特别是在小福子去世后,祥子感到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他四处骗钱,出卖革命党,卖掉棉衣换好吃的……,而出卖阮明成为了他堕落的象征性行为,使他从极度的绝望驱使他走向了彻底堕落。据此,本空可以填写“出卖阮明”或“四处骗钱”或“出卖革命党”。
五、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完成题目。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以上文段节选自(填著作名)。该节讲述祥子用了整整(请填数量词)的时间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祥子因为(请填形容词)所以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几乎要哭出来,此时的祥子是一个的人(请填并列短语)。
【答案】 《骆驼祥子》 三年 激动(兴奋) 勤劳、朴实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及情节理解。
根据“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可知,语段选自《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祥子凭着勤劳和坚韧,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根据该文段中“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和“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等文字可以看出祥子是因为买到新车太高兴,所以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几乎要哭出来。此时的祥子勤劳能干、吃苦耐劳。据此作答即可。
六、初一某班正在阅读《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1)请将《骆驼祥子》的情节梳理图补充完整。
①②③④
(2)经典作品的人物常常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具有复杂性。比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既勤劳淳朴,又愚昧落后。前期坚韧上进,后期却又自私麻木。请结合《海底两万里》的具体内容,分析尼摩船长形象的复杂性。
【答案】(1) 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 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2)示例:尼摩船长仇恨人类,无情地击沉“复仇”号战舰;他不近人情,想要永久扣留阿龙纳斯一行人;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使他有着冷漠、残酷的一面。同时,他又善良、博爱,为遇难的船员而深情落泪,热情款待阿龙纳斯一行人,奋力营救被压迫国家的采珠人等。他富有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①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祥子来到北平,一心想拥有自己的车,通过三年努力终于实现愿望,这是他“一起”的情节。
②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当壮丁,车被抢走。祥子的车在拉客去清华时,被大兵征用,他也被抓,这使他的希望破灭,是“一落”的情节。
③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
祥子逃离军营后,在曹先生家拉包月,孙侦探以曹先生是乱党的罪名,敲诈走了祥子准备买车的钱,这是“二落”的情节。
④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卖掉了从二强子那买的车。虎妞难产死后,祥子为办丧事,无奈卖掉车,这是“三落”的情节,也让祥子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尼摩船长的形象极为复杂。从正面来看,他展现出诸多令人钦佩的品质。首先,他知识渊博得令人惊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对海洋有着深入骨髓的了解,熟知海洋里各种生物的习性、特点,也精通工程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正是凭借这些知识,他亲自设计并建造出了那艘神秘而又先进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其科技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时代。潜艇上配备了各种精密的仪器和强大的动力系统,能在深海中自由穿梭,应对各种复杂的状况。同时,尼摩船长还极为善良勇敢。在航行过程中,他多次展现出对弱者的同情和保护欲。在锡兰岛的采珠场,当看到印度采珠人正遭受鲨鱼的凶猛攻击,生命危在旦夕时,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手持匕首,与庞大的鲨鱼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他毫不畏惧,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最终成功击退鲨鱼,拯救了采珠人的性命。不仅如此,他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帮助他改善生活。在面对同伴的生死时,他更是无比重情重义,当船员受伤生命垂危时,他心急如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救治,甚至为船员的离世而悲痛万分。
然而,尼摩船长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人类社会的失望与仇恨,这使他变得冷酷且具有强烈的复仇心。他曾经遭受过人类社会的迫害,亲人离散,家园被毁,这些痛苦的经历让他对人类社会彻底绝望,选择了远离陆地,躲进深海。当“诺第留斯号”遭遇那些他认为是压迫者、侵略者的船只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而且手段极为残忍。他利用潜艇强大的威力,将敌舰撞沉,看着船上的人在痛苦中挣扎,他却无动于衷。这种冷酷无情的行为,与他平时善良的一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不寒而栗。
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级举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我的整理。
历练与考验,坎坷与起伏,锻造了保尔的信念与意志,根据保尔的经历填写下表。
成长阶段退学②筑路著书主要情节勇敢反抗:①战斗受伤:大腿中弹,头部重伤筑路死里逃生: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焕发新生:写成③《》(2)我的发现。
他本来想跟保尔说几句话,但他克制住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稍微挥了挥手,做了个暗暗打招呼的姿势。
斜坡上的人还在坚持不懈的挖土,他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人群,低声对阿吉姆说,群众大会用不着开了,这儿谁也不需要进一步动员。……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说明文段中的“他”是谁,并简要概括“他”在保尔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或作用。
(3)我的见解。
在文学作品里,我们总是能看见英雄人物的身影,他们大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苦难磨砺,承受人生风雨,请围绕“挫折与成长”的关系,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答案】(1) 与神父作对 参军 暴风雨所诞生的
(2)朱赫来。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朱赫来便会及时地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3)示例:是成长的催化剂,保尔屡历磨难,终成钢铁战士,可见风雨洗礼,方筑成长根基。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
①根据“退学阶段”的情节是“勇敢反抗”可知对应的是瓦西里神父愚昧无知不肯接受新思想,迂腐,带偏见不公正。保尔发现新知识与《圣经》中的知识不符合的时候,神父不分是非的惩罚了保尔。保尔把烟灰洒进了神父的面包里,神父不问来龙去脉,不讲证据,直接认为是保尔干的坏事,将保尔开除,这激起了保尔的反抗之心。故此处填写“与神父作对”。
②根据主要情节“战斗受伤:大腿中弹,头部重伤筑路”可知保尔经历退学后,投身革命参军(或说参加红军),在战斗中受伤(大腿中弹、头部重伤),这一阶段是他从普通少年向革命战士转变的关键,对应参加红军阶段。故此处填写“参军”。
③根据“著书阶段”可知保尔晚年在身体瘫痪、双目失明的困境下,凭借顽强意志写成《暴风雨所诞生的》,实现精神“焕发新生”,故此处填写“暴风雨所诞生的”。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
文段中“他”是朱赫来。朱赫来是保尔革命道路的启蒙者与领路人。根据原著可知,朱赫来教保尔拳击、向他灌输革命思想,当保尔面临选择或困境时,朱赫来的言行(如克制交流的细节),体现他对保尔成长的“隐形引导”——既传递革命精神,又尊重保尔自主成长。朱赫来的存在推动保尔从“反抗不公的少年”,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他克制交流的举动,侧面反映革命环境的复杂,也凸显保尔在潜移默化中,已具备独立坚守信念的意志,呼应全书“钢铁般意志如何炼成”的主题。
(3)本题考查提取观点。
这是围绕“挫折与成长”关系,结合文学作品(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为例)的议论写作题。需明确观点(挫折助力成长等),用保尔经历(伤病、困境等挫折锤炼意志)作论据,在80字内简洁议论,体现对文学作品中英雄成长逻辑的理解。
示例:挫折是成长的阶梯,保尔历经伤病等磨难,铸就钢铁意志,可见挫折促人破茧,淬炼成长。
二、班级开展以“经典名著中的人生智慧”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1)下列表述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C.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D.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2)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读书卡,和同学交流。
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国籍①主人公②主人公品质③(3)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博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答案】(1)B
(2)苏联;保尔·柯察金(答保尔也对);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3)示例: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B.有误,保尔是乌克兰舍佩托夫卡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早逝,母亲替人帮佣以养家糊口,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铁路工人,B选项中“母亲死得早,父亲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表述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名著作者及内容识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所以解答本题先按照提示填写作者的国籍①:奥斯特洛夫斯基是苏联作家(现乌克兰地区),作品创作于苏联时期。主人公②:小说主人公全名为保尔·柯察金。主人公品质③:核心品质围绕“钢铁意志”,具体表现为:面对身体残疾仍坚持写作;在战争、建设等艰苦环境中永不退缩;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体现其精神内核。若题目要求简答,“国籍”可填“苏联”或“前苏联”;“品质”答案需结合小说主题,突出“意志力”与“革命精神”。
(3)本题考查对联。
结合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这一特点,又结合例句中人物形象可以看出,贝多芬是音乐家,而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作家。内容呼应:上联写贝多芬用音乐抗争命运,下联对应保尔用文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现顽强意志。形式对仗:“博命运风浪”(动宾结构)对“炼钢铁意志”(动宾结构);“奏出”对“谱成”(动词+补语);“一支支悲壮的乐曲”(数量词+形容词+名词)对“一首首生命的赞歌”。主题契合:突出保尔在身体残疾后仍以写作延续革命精神,与原著中“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经典段落相呼应。
三、请你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小弟弟,我告诉你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我知道你会有出息,我讨厌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现在全世界都燃起了熊熊烈火,奴隶们起来造反,他们要推翻旧世界。但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的阶级弟兄,而不是jiāo生惯养的公子哥;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往墙缝里钻的软骨头。”
【乙】无线电广播把失明所夺走的东西又还给了他,他又可以学习了。于是他凭着一股永无止境的强烈欲望如饥似渴地学习,忘却了不断侵袭全身的发热和剧痛,忘却了双目火烧火燎的肿痛,忘却了生活对他的残酷无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āo生惯养 侵袭
(2)【甲】文中的“我”指的是(填人名)。
(3)结合上面两个语段,简要概括促使保尔成长的因素。
(4)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或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由前苏联作家尼古拉·阿里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是一部以作家自己为原型的长篇自传体小说。
B.作品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环境描写也很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C.小说中的日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如冬妮娅的日记,记录了保尔与伤病做斗争的过程,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
D.手风琴在小说中多次的出现,它不仅是抒发情感的乐器,也是启迪思想的利器,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答案】(1) 娇 qīn
(2)朱赫来
(3)①朱赫来引导保尔走向革命道路;②重重磨难和强大的信念促使保尔不断成长。
(4)C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娇生惯养:jiāo shēng guàn yǎng,从小被宠爱纵容着长大,语段中的意思是指那些经不起考验、不能担当革命重任的人。
(2)侵袭:qīn xí,侵入并袭击,语段中的意思是指身体上的发热和剧痛不断地侵扰他。
(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甲】文中,他以充满激情和坚定信念的话语,向保尔传递革命思想,鼓励保尔投身革命事业,引导保尔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从他话语中展现出的革命觉悟和对保尔的教导方式,能明确判断出“我”就是朱赫来。
朱赫来是一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他勇敢、机智,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他教会保尔拳击,传授革命道理,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形象代表了革命年代那些为理想和信仰不懈奋斗、积极引导青年投身革命的革命者。他的出现,让保尔的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也使保尔逐渐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甲】文“小弟弟,我告诉你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我知道你会有出息,我讨厌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现在全世界都燃起了熊熊烈火,奴隶们起来造反,他们要推翻旧世界。但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的阶级弟兄,而不是jiāo生惯养的公子哥;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往墙缝里钻的软骨头”的内容分析,朱赫来用充满激情且富有哲理的话语,向保尔传递革命思想,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让保尔明白革命需要勇敢坚决的战士,为保尔指明了奋斗方向。据此可得出:朱赫来引导保尔走向革命道路。
根据【乙】文“于是他凭着一股永无止境的强烈欲望如饥似渴地学习,忘却了不断侵袭全身的发热和剧痛,忘却了双目火烧火燎的肿痛,忘却了生活对他的残酷无情”的内容分析,保尔尽管遭受着身体上发热、剧痛、双目肿痛等重重磨难,但他凭借着内心强大的信念,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可见重重磨难和强大的信念促使保尔不断成长。
(4)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辨析。
C.“如冬妮娅的日记,记录了保尔与伤病做斗争的过程”表述错误。原著中,记录保尔与伤病做斗争过程的并非冬妮娅的日记,而是保尔自己的日记。例如,在保尔因伤病卧床期间,他通过日记反思人生、坚定信念,日记是展现保尔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的重要载体,而冬妮娅在后期与保尔因思想差距逐渐疏远,其形象与保尔的革命历程关联不大,原著中并无冬妮娅日记记录保尔与伤病斗争的情节;
故选C。
四、班级开展以“经典名著中的人生智慧”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1)下列表述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C.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D.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2)请你根据提示填写表格空白,梳理保尔故事。
成长阶段保尔故事第一阶段苦难的童年十二岁被迫离开学校,在车站食堂打工,受尽凌辱,目睹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第二阶段①在②(人物名)的影响下参加革命,成为红军骑兵。打击侵略者和反革命者,捍卫苏维埃政权,足迹踏遍全国。第三阶段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建设参加肃反工作;参加筑路队,感染伤寒,死里逃生;抢救木材受伤,被送疗养院。第四阶段实现生命意义在病情恶化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战斗队伍;战胜病魔,完成作品③《》,开始新的生活。(3)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请结合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的具体磨难,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案】(1)B
(2) 革命岁月 朱赫来 《暴风雨所诞生的》
(3)示例:保尔·柯察金曾在战场上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脊椎被炮弹炸开的石子崩了个深窝,健康严重受损;患伤寒,死里逃生;得重感冒坚持工作,高烧引发急性风湿病,几乎丧失工作能力;双腿瘫痪、双目失明。保尔的人生经历就像钢铁的铸造过程,面对多次伤痛折磨,他仍凭借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坚定的信念忘我工作,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顽强执着,永不放弃,成为一名如钢铁般坚强的战士。
【详解】(1)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B.原著中保尔的母亲并未早逝,而是健在并一直照顾家庭;父亲早逝,哥哥阿尔焦姆是铁路工人。保尔从小性格倔强、嫉恶如仇(如反抗神父的体罚)。“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与原文不符,故选B。
(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和概括。
①空: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可知,朱赫来是作品着力刻画的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革命者,作为革命前辈和保尔的引路人,朱赫来的形象高大、神圣。朱赫来不仅常常给保尔讲解发电机的构造,教保尔电工技术,还教会了保尔英国式拳击的打法,使保尔在受到资产阶级公子哥的挑衅时,得以漂亮地反击。朱赫来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了著名的布琼尼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因此第二阶段是革命岁月,这里的人物是朱赫来;
②空: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邻居家女孩加莉亚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因此这里应填:《暴风雨所诞生的》。
(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这“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艰苦的战争环境、异常恶劣的劳动条件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钢”指保尔钢铁般的意志,顽强、执着、刻苦、奋进的精神,不为命运所屈服、坚定的信念。
保尔曾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第一次,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一颗子弹打中了保尔的大腿,后来又得了伤寒,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继续战斗。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导致右眼失明,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第三次,是他参加肃反工作时,繁重的工作让他积劳成疾。第四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保尔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1.阅读经典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如精读与跳读、圈点批注、快速阅读等。班级开展“悦读名著”经验交流会,请你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部,选用上述的一种阅读方法,按要求写一段简短的话,在会上分享。
备选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要求:(1)要有阅读方法的具体运用;(2)要有作品的相关内容;(3)要有阅读方法的体会。
【答案】示例一:阅读《骆驼祥子》时,我采用跳读策略,略过祥子在车场拉车的日常琐碎描写,着重关注关键情节。细读祥子与虎妞的纠葛,如虎妞假孕逼婚的情节,既凸显了虎妞的泼辣心机,也成为祥子命运从希望走向堕落的重要转折点。跳读让我高效把握核心冲突,聚焦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轨迹,更深刻理解了社会底层人物在黑暗现实中的无奈与挣扎,也体会到作者对时代悲剧的批判。
示例二:我运用快速阅读与圈点批注法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先速读全书,掌握保尔成长历程与苏联革命背景;再对“修筑铁路”“病榻创作”等关键章节批注分析。速读时,感受到作者对革命理想主义的深刻诠释;批注中,我聚焦保尔在困境中的心理描写与革命场景刻画,对他钢铁般的意志有了更透彻理解。阅读此书,我被其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感染,学会以坚韧态度直面生活挑战。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阅读方法掌握。首先明确要从给定两部名著中选一部,并确定一种阅读方法。接着按要求分三部分阐述:先说明阅读方法具体运用,如跳读是略过日常琐碎、关注关键情节,快速阅读与圈点批注是先速读掌握整体,再对关键章节批注;再结合作品相关内容举例,如祥子与虎妞纠葛、保尔“修筑铁路”等情节;最后谈阅读体会,如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理解、对革命精神的认识等,以此体现阅读方法带来的收获,完成题目要求。
示例一:阅读《骆驼祥子》,我采用圈点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祥子心理活动的精彩描写,如他攒钱买车时的兴奋与坚定,我便圈点出来,并在旁边批注“此时祥子充满希望,对未来满怀憧憬,展现出底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质朴追求”。读到祥子被大兵抓走、积蓄被抢时,我批注“命运的重击让祥子的梦想瞬间破碎,这是黑暗社会对底层人民的无情碾压”。通过圈点批注,我深入走进祥子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到旧社会对人的摧残,也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示例二:我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与病魔顽强抗争等体现他钢铁意志的情节,我进行精读,反复品味他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比如在“四次死里逃生”的情节中,我逐字逐句分析,感受他的坚韧。而对于一些与主线关联不紧密的背景描写,我选择跳读。通过精读与跳读,我清晰地看到保尔的成长历程,被他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深深打动,也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
2.电影《哪吒2》中“我是魔是妖,由我自己决定”的台词,体现“自我定义”主题。某AI文学分析系统为下列名著人物标注了“自我定义关键词”:
A.《西游记》孙悟空(反权威)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自我超越)
请仿照示例,结合人物关键词及经典情节,任选一位谈谈你对AI“自我定义关键词”的理解。
示例:虎妞以“性别突围”自我定义,骗婚祥子掌控婚姻,独当一面经营车厂,在男权社会中用强势手段打破女性依附地位,主动争取生存话语权。
【答案】示例一:孙悟空以“反权威”定义自我,大闹天宫反抗天庭轻视,取经路上主动蜕变,从“妖猴”到“斗战胜佛”,证明自我价值由自主选择决定,而非出身标签。示例二:保尔以“自我超越”定义自我,全身瘫痪后拒绝向命运低头,以口述方式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从伤病缠身的普通战士蜕变为永不言弃的革命者,证明自我价值由对理想的坚守决定,而非身体困境的束缚。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本题要求结合名著人物的关键词及经典情节,谈谈对AI“自我定义关键词”的理解。首先明确所选人物对应的“自我定义关键词”的含义,如孙悟空的“反权威”就是反抗既定的权威秩序,不遵循权威的规定和安排;保尔的“自我超越”则是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追求更高的目标。仿照示例的句式,先点明人物以什么关键词自我定义,接着描述经典情节,最后说明这些情节所体现的意义,即人物如何通过这些行为实现“自我定义”。
示例一:孙悟空以“反权威”自我定义,大闹天宫时他无视天庭规矩,挥舞金箍棒直捣凌霄殿,挑战玉皇大帝的权威;被压五行山后,面对如来佛祖的镇压,他也不曾真正屈服,取经途中遇到不公之事,依然敢于反抗天庭的安排与神佛的规矩,以无畏的姿态打破既定的权威秩序。
示例二:保尔以“自我超越”自我定义,他在战场上头部中弹,伤势严重,却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死神,康复后投身到艰苦的筑路工作中;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也没有放弃,转而拿起笔进行文学创作,在困境中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
3.“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会遭遇哪些复杂而艰难的现实?为了实现美好的梦想或远大的理想,他们是怎样奋斗的?从中你感受到哪些精神力量?请选择以下一位人物,谈谈你的阅读心得。
①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祥子(《骆驼祥子》)
【答案】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在双腿瘫痪、双目失明的状态下,却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为解放事业奋斗,通过文学创作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其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激励人心,彰显无畏困境、追求真理与进步的力量。
示例二:《骆驼祥子》中,祥子于农村破产后梦想在城市买车自立,却屡遭挫折:车被抢、钱被敲诈、婚姻不幸。尽管遭遇了重重困难,祥子仍依靠个人的辛勤劳动努力化解与抗争。虽然祥子最终沉沦了,但他曾经展现出的面对困境仍坚持梦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保尔·柯察金从一个贫苦少年,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的磨砺下,逐渐成长为钢铁般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历程。书中展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激励了无数读者,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题目要求从保尔·柯察金和祥子中选择一位,分析其遭遇的复杂艰难现实,阐述为实现梦想的奋斗过程,并总结从中感受到的精神力量。对于保尔·柯察金,需回顾他在革命战争中经历的伤痛,如头部重伤、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等身体上的打击,以及他如何在困境中坚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对于祥子,要回忆他来到城市后,买车过程中遭遇的大兵抢车、孙侦探敲诈、小福子之死等一系列磨难,以及他为实现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一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先点明人物所在作品及遭遇的现实困境,接着描述其奋斗的具体表现,最后总结体现出的精神力量,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投身革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在枪林弹雨中多次受伤。后来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身体和精神都遭受巨大打击,这是他面临的残酷现实。但他没有被打倒,为了实现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理想,他凭借顽强的毅力,以口述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作品,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伟大的事业中。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坚定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以及为理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鼓舞着人们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勇敢前行。
示例二:《骆驼祥子》里,祥子来自农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过上安稳生活。然而,现实却充满艰辛与无奈,他遭遇大兵抢走新车,攒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一空,还被迫与虎妞结婚,经历了“三起三落”。即便如此,祥子始终没有放弃,他拼命拉车,省吃俭用,努力攒钱,试图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最终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祥子走向了堕落,但他在困境中努力抗争、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坚韧,这种精神力量依然令人动容。
4.有同学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认为保尔被塑造成了一个“扁平”英雄人物,永远都是坚毅、顽强的,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
小贴士扁平人物——性格刻画单一,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不会随环境等发生变化。圆形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复杂、多面,会随着故事的讲述而变化。【答案】示例:保尔并不是一个“扁平”英雄人物,而是一个形象丰满、性格复杂多面的圆形人物。保尔曾经十分冲动、顽劣,并爱与人打架,比如他十二岁那年,在去瓦西里家补考的时候,在谢廖沙的怂恿下往瓦西里准备的面团中撒烟末;后来结识了朱赫来,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带领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保尔逐渐成长为一个坚毅、勇敢、理智的战士。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
有同学认为保尔是“扁平”英雄人物。根据小贴士可知,“扁平”人物性格单一,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不会随环境等发生变化。这种观点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成长变化显然是不符的。答题时,先否定这种观点,再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一些显示了他性格的复杂、多面性的情节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保尔并不是一个“扁平”英雄人物,而是一个形象丰满、性格复杂多面的圆形人物。保尔在少年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曾因为对学校的不满而表现出叛逆,甚至往神父的面团中撒烟末而被学校开除。保尔与冬妮娅的爱情故事也展现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对冬妮娅的感情是真诚的,但由于革命理想的不同,他们最终分道扬镳。这种情感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保尔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在小说后半部分,保尔因长期劳累和伤病而瘫痪失明,这期间他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最终克服了。这说明他并非一直坚毅,有过脆弱的时候,这是性格的多面性。他通过写作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在逆境中的坚持与自我反省,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性格。
5.文学经典形象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导师,保尔被誉为青年的“精神偶像”,你认为这种偶像是脱离生活实际的,还是遵循生活实际的?请结合你对保尔的认识,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示例:观点:保尔这一文学经典形象是遵循生活实际的。理由: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来源于生活,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实状况以及人们面对困境时应有的精神品质,对青年有着积极且贴合实际的引导作用。第一,保尔的成长经历贴合普通人轨迹,他出身于贫困的工人家庭,自幼饱受苦难,并非一开始就是完美的英雄形象,而是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成长、蜕变,从一个懵懂莽撞的少年,慢慢成长为有着坚定革命信念和顽强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样循序渐进的成长轨迹符合生活中人们通过不断经历、学习、反思而走向成熟的实际情况。第二,保尔面对挫折的经历真实可感。他一生遭遇了无数挫折,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饱受打击。面对这些挫折,他也有过痛苦、迷茫、消沉的时候,甚至一度想到过自杀。但最终,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内心深处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一次次战胜了这些消极情绪,重新振作起来。这种面对挫折时真实的挣扎与克服困难的过程,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他的经历让青年们看到了即使身处黑暗、遭遇重创,依然可以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走出来,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第三,保尔的理想信念源于生活现实,他目睹了底层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生活,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与黑暗,所以他投身革命事业,渴望通过自己和同志们的努力,建立一个平等、公正、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社会,让广大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的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土壤中,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这启示着当代青年也要关注社会现实,基于现实去树立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第四,保尔身上展现出了诸多令人钦佩的精神品质,如坚韧不拔的意志、自我牺牲精神还有对学习的刻苦钻研精神。这些精神品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非遥不可及,青年们可以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学习保尔的坚韧,在面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抉择时学习他的自我牺牲精神,在提升自我修养时学习他的刻苦钻研,将这些精神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激励自己不断成长进步。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分析与概括。
保尔被誉为青年的“精神偶像”,这一形象并非脱离生活实际,而是对真实人生境遇与人类精神本质的深刻提炼与升华。从保尔的成长轨迹来看,他出生于社会底层的工人家庭,在沙皇统治的黑暗时期,小小年纪便饱受欺凌与压迫。他因往神父用来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里撒烟末而被学校开除,随后进入车站食堂做童工,在那里,他目睹了社会最底层的残酷与不公:不仅要忍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承受来自上级的辱骂与压榨,睡在潮湿阴暗的角落,吃着难以下咽的残羹剩饭。这样的经历,在当时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的俄国社会具有普遍性,无数底层人民都在类似的困境中挣扎求生,这是那个时代真实生活的写照。这充分说明保尔的苦难遭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在革命斗争的岁月里,保尔的经历同样充满了真实感与残酷性。他投身于十月革命的浪潮,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奋勇杀敌,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被弹片击中,昏迷了整整十三天,醒来后依然坚持重返前线。这种在战争中出生入死的场景,并非文学作品的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性和对生命的考验是真实存在的,保尔的经历正是对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无数革命者奋斗历程的生动再现。在战后的建设时期,保尔同样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参与修筑铁路的艰苦工作,在寒冷的冬天,没有足够的棉衣和鞋子,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和破旧的靴子在冰天雪地中劳作。食物供应也严重不足,常常忍饥挨饿,但他和工友们依然坚持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只为了尽快完成铁路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这种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的。
保尔的精神特质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在面对身体残疾和疾病折磨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与现实生活中无数战胜困境的人们产生了深刻共鸣。当保尔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他并没有被命运击倒,而是通过口述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试图用文字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他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困境时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榜样。保尔的精神偶像形象也体现在他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上。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这种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保尔的“精神偶像”形象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他的苦难经历、奋斗历程、精神特质,都与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生活体验紧密相连。他的故事不仅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动记录,更是对人类共同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和赞美。保尔的精神能够跨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坚守理想信念,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证明了他作为“精神偶像”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和重要意义。
示例:观点:保尔这一文学经典形象是遵循生活实际的。理由:他出身底层工人家庭,在沙皇统治下饱受欺凌,被迫做童工的经历,真实再现了当时俄国贫苦大众的生存困境;投身革命后,他在枪林弹雨中战斗,在战后参与铁路修筑,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工作,这些经历是苏联早期革命者和建设者奋斗历程的缩影。当他因病重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依然通过口述进行文学创作,试图为理想继续奋斗。保尔对理想的坚守、在困境中的自我超越,与当代青年追求人生价值、克服现实挑战的需求高度契合,其精神是从生活实践中淬炼出的宝贵财富,能为每一个在困境中前行的人提供精神指引。
来源:老谢语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