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安全顾问谈阿拉斯加会面:普京最终将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1 23:33 3

摘要:8月15日(星期五),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前往美国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举行一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会晤,此次“特普会”的核心议题是推动乌克兰实现停火。然而,就在会谈即将举行之际,特朗普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突然发表强硬言论,称“普京最终将以失败者的姿态结束会面”。这

8月15日(星期五),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前往美国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举行一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会晤,此次“特普会”的核心议题是推动乌克兰实现停火。然而,就在会谈即将举行之际,特朗普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突然发表强硬言论,称“普京最终将以失败者的姿态结束会面”。这一表态为即将举行的峰会增添了不确定性。

这不仅是一次对俄罗斯总统的尖锐评判,更是对当前俄乌战争走向、美国外交策略和全球地缘政治版图的深度解读。

这绝非仅是对俄罗斯总统作出的一次犀利且透彻的评判,更是针对当下俄乌冲突的演进态势、美国外交战略的谋篇布局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所展开的一次全面、深入的剖析与阐释。

01.奥布莱恩之论断:战争目标已然化作一纸空谈

奥布莱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担任过国家安全顾问,特朗普对他的能力比较认可,而且私交甚好。在接受CNN记者杰西卡·迪恩(Jessica Dean)专访时,他毫不含糊地指出,倘若普京愿意与特朗普坐下来展开谈判,这恰恰就是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遭受挫败的一种直观表现。

在深入剖析普京战略意图转变的进程时,奥布莱恩提及,俄罗斯最初设定的目标乃是全面吞并乌克兰,且妄图通过强制同化的方式,把乌克兰的3000万民众强行纳入俄罗斯的体系范畴。然而,从当下的局势来审视,普京似乎正在重蹈2014年的覆辙——尽管当年奥巴马政府采取默许态度,使得俄罗斯顺利掌控了克里米亚以及乌克兰东部的部分地区,但在过去十年间,俄罗斯并未在战略层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奥布莱恩一针见血地评判道:“这场持续四年的冲突,已致使俄军遭受了百万量级的伤亡,其损失甚至远超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所有损失的总和。从战略层面进行考量,这无疑是一场重大的挫败。”

02.“挫败”与“颜面”的外交权衡之道

在奥布莱恩看来,尽管普京将以失败者身份走出会谈,但特朗普会为他“留一条台阶”。奥布莱恩说:“特朗普很慷慨,很有魅力,他会让普京挽回一点面子,但事实是,这对普京来说并不是胜利。”这种判断揭示了特朗普可能的谈判风格:既要让对手接受失败的现实,又不让对方在国际舞台上颜面尽失。这种“留余地”的策略,既是外交艺术,也是为未来的地缘政治互动保留空间。

奥布莱恩提出观点,即便普京最终会以失败者的身份结束这场会谈,特朗普也仍会为他提供一个“体面离场”的机会。奥布莱恩称:“特朗普为人豪爽且极具个人魅力,他会让普京在会谈过程中保留几分颜面。然而,不管怎样,都无法改变普京未能赢得胜利这一事实。”

这一判断,揭示出特朗普在谈判中可能采取的策略:一方面迫使对手承认失败,另一方面又防止对方在国际社会面前陷入过度尴尬的境地。这种“留有余地”的谈判手段,既是外交技巧的彰显,也为未来双方在地缘政治层面的互动预留了缓冲空间。

03.乌克兰的“缺席”纷争

随着峰会召开日期日益临近,白宫内部正就是否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Zelensky)出席一事展开激烈研讨。在三方会晤这一议题上,特朗普一方并无异议。毕竟,美国向来积极推动俄乌双方能够共同坐于谈判桌前,探寻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

然而,普京对此却持坚决反对态度。他仅愿与特朗普进行单独对话,对于与泽连斯基会面则全然不予考虑。其中缘由并不复杂,普京并不认同泽连斯基的身份地位。普京是通过大选成功实现连任的,而泽连斯基在去年任期结束后,依照乌克兰战时规则延长了任期,自那以后,俄罗斯方面便拒绝承认泽连斯基政权的合法性。

对此,奥布莱恩的态度颇为冷淡,在他看来,泽连斯基并非一定要到场

奥布莱恩近期关于俄乌冲突的表述揭示了特朗普政府调解策略的双重性。他明确表示:"乌克兰的参与是解决冲突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同时透露特朗普已通过梵蒂冈会晤等多渠道与泽连斯基建立直接沟通。这种"双边接触+三方架空"的模式,实质是将美国塑造成冲突调停的核心仲裁者,既满足特朗普对"外交成就"的诉求,又规避了欧盟等第三方势力的介入风险。奥布莱恩的表述暴露了美俄博弈的残酷逻辑:特朗普的"和平缔造者"光环需要乌克兰支付领土代价,而泽连斯基面临的抉择已从"如何取胜"变为"如何体面退场"。正如俄乌战场与谈判桌的联动所示——当美国讨论"历史归属"时,俄军坦克正在改写现实版图。

然而泽连斯基先替美国给否了,特朗普刚说他会跟普京商议,让俄乌“交换一些领土”,泽连斯基紧接着就放话,表示自己不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同时泽连斯基在周六上午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因俄的所作所为而奖励它。乌克兰人民理应享有和平,但所有伙伴都必须理解何为有尊严的和平。

泽连斯基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出严正警告:“任何未经乌克兰参与便做出的决定,都将被视作对和平的公然反对,且注定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成效。乌克兰人民绝不会将自己的领土轻易让给侵略者。”

04.特朗普的谋略:时间线从50天紧缩至10天的倒计时冲刺

随着乌克兰战事拖延至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关键节点,白宫对冲突长期僵持不下的耐心正迅速见底。7月下旬,总统办公室突然向克里姆林宫下达“10至12天”内开启谈判的强硬最后通牒——这一期限相较于此前给出的50天宽限大幅缩短。这种快速施压的举措,既是谈判桌上惯用的心理博弈战术,也是特朗普为向国内选民塑造“强硬总统”形象而常用的手段。竞选阶段,特朗普多次信誓旦旦地承诺,若能成功当选,将在就职后的首个星期内终结乌克兰战争。如今,他显然欲借实际行动兑现这一承诺,以此证明自己并非空口许诺。

05.失败者还是赢家?

奥布莱恩所提及的“2014年困境”,堪称美俄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2014年,在普京的推动下,俄罗斯强行将克里米亚并入版图,同时掌控了乌克兰东部的大片土地。然而,奥巴马政府针对俄方的这些行为,反应力度不足,因而备受外界指责。

时至今日,普京不仅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反而在多个战场陷入胶着状态。基于这样的形势,奥布莱恩判定普京的战略已然受挫。他界定“失败者”的标准,并非单纯着眼于领土的得失,而是更侧重于战争引发的政治后果和战略影响。

即便普京能够勉强守住部分已占领的区域,也难以掩盖这场战争给俄罗斯带来的沉重代价。俄罗斯在军事力量上遭受损耗,人力资源损失巨大,经济遭受重创,国际声誉也大幅下滑。对于特朗普来说,相关峰会无疑是他展示个人领导风采的绝佳机会,而阿拉斯加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也必将成为人们回顾俄乌冲突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标志性时刻。

来源:科普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