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 “创新酒”,风口何时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21:43 2

摘要:文 | 曾琼仪在中国白酒的黄金时代,茅台、五粮液、汾酒、洋河、古井、泸州老窖等行业巨头纷纷瞄准“创新酒”蓝海——从养生酒、茶酒、果酒、低度酒,意图以年轻化和健康化重塑消费格局。先有汾酒独立竹叶青公司,主打露酒养生;后有茅台成立茅台保健酒公司,主打养生概念;再有

创新酒,在探索中寻找机会。

文 | 曾琼仪在中国白酒的黄金时代,茅台、五粮液、汾酒、洋河、古井、泸州老窖等行业巨头纷纷瞄准“创新酒”蓝海——从养生酒、茶酒、果酒、低度酒,意图以年轻化和健康化重塑消费格局。先有汾酒独立竹叶青公司,主打露酒养生;后有茅台成立茅台保健酒公司,主打养生概念;再有五粮液成立仙林生态酒业有限公司、泸州老窖成立养生酒公司、古井成立大健康公司,名酒龙头们纷纷布局“创新酒”赛道。过去10年,从标准、工艺、产品到市场、渠道、商业模式,“创新酒”一直在培育、摸索、创新中前进。“创新酒”走过弯路,走过坎坷,但依旧没有停止前进。那么,“创新酒”这条赛道到底对不对?“创新酒”需要迈过哪些坎?何时才会有量的爆发?01名酒创新的“无声战场”

在行业观察中,名酒企业对“创新酒”的布局,可视为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拓展。

茅台、五粮液等行业龙头,依托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传统白酒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着眼长远,尝试在传统白酒之外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其中茅台保健酒结合了茅台酱香工艺与中草药成分,定位于中老年健康消费群体;五粮液仙林生态公司则,主打果酒与露酒,旨在迎合90后消费者。

当然,这些创新也并非孤例——泸州老窖的“茗酿”茶酒、洋河的微分子系列等也纷纷入局。

不过,从市场反馈来看,这些“创新酒”的销售规模表现尚显平淡。

从消费者反馈来看,各大电商平台上,部分评论提到“口感有待适应”“价格与预期有差距”等,反映出产品仍有提升空间。

今年,五粮液对全国1000名20岁至35岁年轻人群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白酒在年轻人喜爱的酒饮品类中仅占19%,低于啤酒(52%)及洋酒、果酒类(29%)。此外,年轻人普遍排斥高度白酒的辛辣刺激感,低度酒偏好占比超过60%。

这种“强品牌、弱产品”的反差,折射出“创新酒”的“边缘地位”——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未准确触及消费痛点,风口尚未成型。

微酒观察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产品定位尚需明确;二是渠道布局存在惯性,酒企在依赖传统经销商网络的同时,对新零售场景的开拓仍需加强。

可见,“创新酒”的“涟漪”缺失,并非资源匮乏,其当前的市场表现,更多是在方向与市场需求的匹配上仍需优化,其发展仍处于探索期。

在微酒看来,“创新酒”的“无声”非偶然现象,而是行业生态、消费结构和企业策略的多重瓶颈所致。

从行业层面来看,中国白酒市场集中度较高且传统消费导向明显:头部品牌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创新酒”在企业战略中更多被视为补充业务而非核心板块。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群体结构的差异。

数据显示,白酒主力消费群体仍以45岁以上男性为主,他们偏好高度烈酒,对创新产品的接受度低。而年轻群体(18-35岁)却是“创新酒”的目标受众,但据益普索报告,2023年Z世代白酒渗透率仅12%,远低于洋酒和啤酒。

年轻一代追求低糖、低度、社交化的饮品,因此适口性与颜值都需要更加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更关键的是,健康消费风口也长期被大众“误读”,导致“保健酒”赛道消费者信任力缺失。

此外,市场环境的竞争加剧也放大了“创新酒”的弱势。

一方面,新锐品牌如江小白、RIO锐澳以轻资产模式抢滩,依靠社交媒体和便利店渠道快速渗透;另一方面,洋酒和精酿啤酒的冲击加剧,进一步侵蚀白酒市场。

在此背景下,名酒的“创新酒”陷入“战略盲区”:渠道依赖大商超和餐饮,线上渗透率不足,营销则偏向“高大上”的广告片,而非年轻人热衷的UGC内容。

最终的结果就是,“创新酒”成为“夹心层”——高端市场由传统白酒把控,大众市场被新锐品牌瓜分,风口在内外夹击中停滞。

尽管“创新酒”现状低迷,但风口并非遥不可及。

行业趋势显示,未来3-5年将是突破窗口,关键驱动在于政策导向、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共振。

政策层面,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加码健康产业。同时,“双碳”政策推动低度化。目前头部企业已经在集体“降度”,可见趋势已来。

从消费数据看,90后健康意识觉醒:功能性饮品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名酒“创新酒”若瞄准此端,潜力巨大。

在此背景下,微酒梳理发现名酒企业若想要抢占“创新酒”这一风口,需从三个方面出发:

一是产品精准化。

产品精准切割细分人群——保健酒可聚焦“银发经济”(65岁以上人口2023年占14%,国家统计局),强化功能认证;果露酒赛道可对标RIO的成功模式。同时技术投入需加码,避免产品同质化。

二是渠道年轻化。

结合“汾酒调酒”“牛碧桶”等破圈案例,充分发挥社交平台的流量,企业们需要主动求变,积极拥抱新零售——线上直播、社交电商占比应加速提升。

三是营销科学化。

当前酒企的营销活动也愈发内卷,同质化问题严重。“创新酒”营销更应该突破传统白酒营销的刻板模式,以破圈为目标,进行更多元的形式创新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分析道:若名酒固守传统,新锐品牌可能抢先收割。

来自CBNData《2024年轻人群酒水消费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90后、00后(18-35岁)消费者中,63%更倾向于选择低度微醺酒,天然酿造的酒饮,而高度白酒的消费占比同比下降12%。这一倾向从消费数据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天猫数据显示,2023-2024年“微醺酒”“天然酒”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145%。

这警示名酒“创新酒”突围,需“快而准”。

诚然,风口不是一个必然的明天,而是主动作为的选择:“创新酒”的风口其实一直都在,只待名酒“破茧”。

来源:微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