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每下降 1°C,死亡率增加 1.6%!折磨 3.3 亿中国人,这种病一到冬天就来索命

摘要:冬天,是一年中死亡率最高的危险季节;气温每下降 1°C,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就会增加 1.6%。

家人们,新一轮降温又来啦!很多地区都降温 10°C 以上,真的好冷啊……

除了提醒大家天冷加衣之外,有个“很要命”的事情,也得念叨念叨——

冬天,是一年中死亡率最高的危险季节;气温每下降 1°C,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就会增加 1.6%。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小概率事件,对 49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来说,它简直“杀人”不眨眼……

心血管病,一到冬天就来“索命”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经达到 3.3 亿。

无论男女,过了 49 岁之后,心血管疾病带来的死亡率就会开始攀升。

恐怖到什么程度?全国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

图源自文献拼图

作为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首,说它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一点也不为过。

心血管疾病远不止字面的心脏那么简单。从心脏,到大脑、手脚,乃至爸妈全身上下的主动脉疾病,都和它息息相关。我们常说的脑梗中风(脑卒中)、心梗猝死(急性心肌梗死)等都是冬天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轻则致残、重则致死。

心血管疾病,最喜欢的就是冬天。不仅秋冬季节的发病率占全年的80%,冬季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更是比夏天足足高出了 41%。

甚至可以说:冬天的死亡率,一大半都是被心血管疾病拉高的。

比如在广州,学者调查了 21 万死亡病例后发现,冬季的死亡率比其他季节的平均死亡率高出 26%,其中约 52% 都死于心血管疾病。

9 年间的数据共同表明:冬季死亡率急剧上升。图源自文献

我们常说的老人难过冬,一大重要原因就来自心血管疾病。

一方面,中老年人随着年龄身体机能退化,是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主要人群,心脑血管原本就更脆弱。

另一方面,饮酒、过量吃肉进补等错误的保暖习惯,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他们就是冬天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虽然寒冷诱导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的机制,仍然不是十分明确,但是目前的研究发现:

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是身体为了对抗低温,带来的副作用。

寒冷来袭时,身体担心体温下降太快,就会命令血管迅速收缩、减少散热(寒冷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这个过程,一边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另一边,收缩变窄的血管,又阻碍着血液的流通。

与此同时,身体的免疫反应亢进、呼吸道疾病也会受寒冷的刺激而出现。这些因素可能都是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对于健康的年轻人,也许还能承受,但对于本就血液循环变慢、血管收缩功能退化的中老年人,真不一定扛得住。

心血管病人冬季要警惕3个报警信号

1.呼吸困难

冬季,心脏病、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急促、气喘、憋气等。尤其是出现憋醒,只有坐起来才能呼吸的现象,可能是心衰,需要及早就医,检查心肺功能。

2.心悸

感觉心跳不规律,如心悸、心跳过快、心跳漏了一拍等,可能出现了心律失常等情况,如发作频繁,需要马上就医。

3.忽然疼痛

如出现胸痛、肩痛、胃痛等,可能被忽视或被混淆认为是肩周炎、胃病,其实这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如果心血管病人发生下巴以下、肚脐以上的突发疼痛要警惕心脏问题。

如出现以上症状,要引起注意,及时就诊,不要等到问题严重时才开始重视!

秋冬季如何远离心血管疾病?

1.注意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这里的“秋冻”是相对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特别注意颈部、腹部、肘膝关节、足部的保暖,以免造成血压的波动。

2.注意饮食

我们都有冬天进补的习惯,特别是炖汤、炖肉等食补更是大受欢迎。然而这种盲目进补很容易加重病情,因为在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再补进大量的滋补品,非常容易造成血脂或尿酸增高,成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往往使人胃口大开,高血压患者稍不注意就会进食过量,造成血压波动,所以,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3.适度运动

运动不要过量、过度。因为,太过激烈的运动也会导致血压突然增高,从而加大心脏猝死的风险。秋冬季节要等太阳升起之后再进行锻炼,运动项目以八段锦、太极拳、慢走为宜。

4.注意睡眠

有研究表明,短睡眠时间和低睡眠效率是发生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在秋冬季节,高血压人群更应注意睡眠,睡觉早起时间应顺应自然规律。

5.情绪平稳

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本身就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减少发怒。因为发怒的时候,会导致体内血液流通的速率加快,同时人体内的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对心脏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经常发怒,心脏以及血管势必会受到一定的损伤,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

6.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沐浴时间

大便排不出来不要勉强。在上厕所之前,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应该带上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上厕所时不要插门,一旦出现问题家属可及时发现。清早起床后,一杯温热的开水,都可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秋冬季都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而且洗澡时间也比较长。然而,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洗热水澡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扩张,血液滞留于皮下血管会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致心脑脏器供血不足,导致心脏和脑血管疾病。建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超过20分钟家人要及时关注。

资料来源:丁香医生、综合陕西新闻联播、陕西日报、陕西头条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