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都快睡着了,突然全身一抖,像踩空了一样,甚至直接把自己吓醒……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明明都快睡着了,突然全身一抖,像踩空了一样,甚至直接把自己吓醒……
别慌,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神秘体验”。
其实这种现象叫“睡眠惊跳”,也叫“入睡抽动”。说白了,就是肌肉在放松时突然无意识地抖一下,跟我们平时打嗝、眼皮跳差不多,属于身体的小调皮。
数据显示,大约7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还有10%的人几乎天天来一回。
它常常发生在快要睡着或者睡眠较浅的时候,偶尔还伴随着踩空、坠落的感觉或者一些片段的梦境。
为啥会这样?
其实是因为在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会暂时“断开”对肌肉的控制。这时候如果突然有一点声音、一点光,或者你翻个身,都可能让局部肌肉猛地一收缩——你就抖醒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纯粹是正常生理现象,不用太在意。
但,如果你经常被自己“抖醒”,甚至抖到睡不着,那可能真的是身体在发信号了!
01 经常抖,警惕这4种情况
偶尔抖一下没事,可频繁发生的话,咱们也得长个心眼:
焦虑和压力过大:
如果你最近特别紧张、焦虑,甚至已经在吃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那入睡抽动可能会更频繁。大脑中管“清醒”和“睡眠”的两套系统一旦失调,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缺钙:
别以为只有小孩和老人才需要补钙!年轻人也一样。钙质不足会让神经和肌肉变得“兴奋”,晚上更容易抽动或者抽筋。
大脑发出警报:
如果抖动特别频繁,还伴随头痛、头晕等不适,建议尽快去医院做个检查。可能是大脑皮层或下丘脑有些小问题,不能拖。
不宁腿综合征:
晚上一躺下就觉得腿无处安放,又酸又麻,非得动一下、走一走才舒服?那你可能要留意是不是这个问题了。
02 不想再被抖醒,你可以这样做
如果你受够了这种“突然惊醒”的体验,不妨试试这几个小方法:
放松一点,作息稳一点:
再忙也尽量别熬夜,准时上床比什么补觉都强。睡前放下手机,发会儿呆、听听轻音乐,让自己真正地放松下来。
多拉伸,少剧烈运动:
睡前做点温和的拉伸、瑜伽动作,能缓解肌肉紧张。但切记——睡前2小时别再做高强度运动,否则身体反而会更兴奋。
适当补钙:
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吃起来,年轻人也要注意钙的摄入。别等到抽筋了才后悔。
换个睡姿:
尽量不要趴着睡或蜷成一团,这些姿势会压迫胸腔,影响呼吸,反而更容易引发抽动。推荐右侧卧,身体舒展,呼吸也更顺畅。
总之,偶尔抖一下没事儿,别自己吓自己。
但要是频繁发生,还伴有其他不舒服——别犹豫,该检查检查。
祝你每晚都能睡个好觉,一觉到天亮!
来源:战略顾问陈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