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不是药店关门,我才不会大半夜来急诊,我明天还得上班呢。”于先生在哥哥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向急诊室,口中似乎还嘟囔着什么。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昼辞
世间万物,无奇不有。面对未知,人们常心生畏惧,进而可能做出一些不合常理、急病乱投医的举动。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这段于先生的经历,便充满了离奇色彩与幸运成分。
01
深夜,万籁俱寂,远处走廊却传来细微的说话声,逐渐清晰。
“要不是药店关门,我才不会大半夜来急诊,我明天还得上班呢。”于先生在哥哥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向急诊室,口中似乎还嘟囔着什么。
这位中年男子被搀扶入院,初看之下,医护人员还以为是“深夜醉汉”前来醒酒,但急诊医生并未闻到酒味,究竟发生了何事?
“看到已故的父亲?是幻觉吗?”问诊的医生小刘满心疑惑,病史询问越深入,越觉得事情蹊跷。
“确实如此,医生,我没骗您。我弟弟七八天前着凉后,便开始发烧、咳嗽,因嫌去医院麻烦要排队,就在诊所输了几天液,但效果不佳。”家属顿了顿,继续说道,“前几天他就开始说胡话,说看到已故多年的父亲和他讲话,这怎么可能呢?!”
原来,今年52岁的于先生平时烟酒不离,生活放荡不羁,不顾家庭,最终导致妻离子散,仅剩兄长偶尔照顾,但也力不从心。
就在八天前,于先生自认为只是普通感冒,便在诊所就医,但用药后未见好转,反而出现头晕脑胀、幻觉幻听,间断“看到”已故的亲友,甚至无法驾驶车辆维持生计。
患者及家属似乎并未将此视为严重问题,未予以足够重视。“他平时就爱喝得醉醺醺地说胡话,我们也没当回事。”家属如是说。
鉴于诊所药物无效,且患者高热不退,家属决定带于先生去药店购买退烧药。然而,因时间较晚,药店已关门,只好改道前往医院急诊。
从结果来看,或许于先生及其家人还应“感谢”这家提前关门的药店。因为经过检查,于先生被诊断为重症肺炎!
02
于先生的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散在斑片影、磨玻璃样病灶,如云雾般弥漫。炎性渗出液充斥肺泡间,继而导致严重的呼吸窘迫症状。其血气分析也提示严重的I型呼吸衰竭,病情十分危重。
图源:作者提供
重症肺炎的诊断需满足一个主要标准和(或)三个以上次要标准,其病死率高达30%~50%,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若有条件应尽量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实际上,于先生的病情本应进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但家属因高昂的医药费用而犹豫不决。尽管多位医生阐明利害关系,家属仍坚持住在普通病房。
住院后,医生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双联抗感染治疗,因正值“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期,故加用“奥司他韦”经验性抗病毒治疗,并辅以抗炎平喘、止咳化痰等处理。
折腾至半夜三点,于先生的家属自以为住进医院便“安全无虞”,于是悄悄返回家中休息。
巡夜护士发现于先生出现类似“点头样”呼吸,指脉氧也低至50%~60%,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准备转入重症监护室,并联系家属返回医院,家属却表示疑惑并拒绝转入ICU。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于先生有二十多年的夜间打鼾史,家属以为只是熟睡中的打鼾,仍不以为意。
其实,点头样呼吸多见于危重患者,是生命垂危的表现。顾名思义,就是在呼吸的时候,患者胸廓起伏不明显,仅头部随呼吸上下浮动,好像不停点头。同时,此类患者鼻孔张开,鼻翼煽动,呼吸费力,口唇一般呈青紫色,此时患者需进行气管插管,外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在医生说明病情严重性后,家属才同意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救治。
03
转入重症监护室后,医生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继续沿用上述抗感染方案。
同时,完善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吸取的气道分泌物呈白色黏液,符合肺泡渗出液表现。气管镜检查既可清理气道分泌物,改善氧合,又可获取更精准的病原学标本,明确患者肺炎病因。
患者各器官系统情况均不容乐观,首先是凝血系统异常,纤维蛋白原与血浆D-二聚体显著升高,预示血液高凝状态,需警惕DIC发生。
其次是呼吸系统,尽管予以有创呼吸机通气,但肺通换气功能仍迅速恶化,经复查血气分析,氧合指数一度低至62mmHg(正常值≥300mmHg)。心脏循环方面也需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稳定。
再次仔细阅片后发现,患者肺部感染性病灶更偏向于间质性炎症渗出,可能除细菌感染外,还需考虑病毒性肺炎。而后肺泡灌洗液、呼吸道核酸检验结果也证实可这一点:甲型流感病毒阳性。
然而,平时患者除“鼾症”外无其他基础病,尤其是免疫抑制类疾病的中年男性,怎会突然发展成如此严重的肺炎?
04
首先,医生考虑“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的可能性,但家属对病人有无“冶游史”语焉不详。不过在完善相关血液检查后,医生暂时排除了这一可能性。
随后,家属补充了其他情况,原来患者常年酗酒,此次生病前也是不分昼夜地饮酒。“他喝醉了就随地一趟,说不定着凉了、感染了病毒。”目前看来,这或许是唯一的解释。
于先生在生死之际走了一遭,幸运的是开始逐渐好转。从低迷的氧合到逐步脱机拔管,病情稳定后,他回到了普通病房继续巩固治疗。
这时,家中母亲看到饱受病魔缠身的于先生,不禁抹泪哭泣。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她的一个举动惊呆了所有医护。
某日,病房内逐渐弥漫起一阵烟熏味,烟雾报警器响个不停。
医护人员循着声音和味道,找到于先生的病房,只见其母亲正往水杯里撒下少许灰烬,准备喂给患者。众人一惊,连忙制止。
“这是神符,吃了它我儿子才能快点好起来。”老太太一脸“认真”地说。
原来,焦急的老太太得知儿子病情后,寄希望于“玄学”,希望患者能尽快康复出院,于是出此下策。医护人员强调了医院内禁止用火等事项,让其他家属把老人先带回家去。
幸好救治及时,且于先生年纪尚不算大,后续恢复较老年人快。
转入普通病房一周后,他达到了出院指征。临走前,他送来锦旗表示对医院的感谢,甚至半开玩笑地说:“我看也得给那家药店送个锦旗,要不是它关门早,我那天再多耽误一晚可能就没了。”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2016,39(4):253-279.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6.04.005.
责编|Zelda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院搞错CT片致患者被误诊“绝症”!所有医护需警醒:严重者或将构成“医疗事故罪”丨医眼看法
12名医生被点名通报!多地卫健委发文,医生执业行为迎来更严监管,重则解聘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