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和时间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又是一年七夕至
这日不只是仪式
更提醒我们
珍惜身边温暖
让爱在朝朝暮暮里生长
七夕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和时间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爱情忠贞、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
民间习俗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每到七月初七夜,女儿家们会围坐在一起,在月光下用五色线穿七孔针,因月光朦胧,针孔极细,又受风的影响,不易穿过,最后看谁先穿过,谁就“得巧”了。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拜织女,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拜魁星,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晒书晒衣,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汉后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普及全国。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七夕诗词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宋)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罗隐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唯恐曙光催。
时人休用金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景区活动
五女山景区
活动时间: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七)
活动内容:情侣在景区线下售票处同时到场,可购买一张 “七夕同心特价票”,一个人的票价两个人游玩。 (注:日出云海票不参加活动)
枫林·谷里房车露营小镇
望天洞景区
活动内容:情侣在景区线下售票处同时到场,可购买一张 “七夕同心特价票”,一个人的票价两个人游玩。
青云山景区
活动时间: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七)
活动内容:情侣二人同行,一人购票两人享用(即景点、观光车、缆车买一送一);浪漫摩天轮情侣二人可享买一送一活动。
辽宁益仁堂本草文化产业园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