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立大功?研究发现:经常喝白酒的老年人或有6个健康益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17:26 2

摘要:听说了吗?白酒,那个在饭桌上常被医生“点名批评”的主角,最近竟被研究“翻了案”。有说法称:老年人经常喝白酒,可能带来6个健康益处。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人人喊打的“酒精”,怎么就成了健康的“功臣”?

听说了吗?白酒,那个在饭桌上常被医生“点名批评”的主角,最近竟被研究“翻了案”。有说法称:老年人经常喝白酒,可能带来6个健康益处。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人人喊打的“酒精”,怎么就成了健康的“功臣”?

这就像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突然考了第一名,老师都不敢相信。难道我们一直以来对白酒的偏见,真的错了?是否真有某些情况下,它能悄悄帮身体“打补丁”?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白酒,到底有没有可能“立大功”?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的“喝白酒”都能带来好处,关键在于“适量”。真正让人“掉坑”的,往往是喝多了。就像盐,放一点提味,放多了伤肾。酒精也是这个道理。

有个老大爷,60多岁,平时身体硬朗,走起路来一点不输年轻人。他每天晚饭后会小酌一杯白酒,大概半两左右,从不贪多。身边人笑他“装文艺”,但他坚持了二十多年。

去年体检,医生倒是觉得他的血脂、血管弹性都不错,连记忆力也比同龄人好一截。不是说白酒是仙丹,但这种稳定、长期、适量的饮用方式,确实比很多人“暴饮暴食”要理智许多

从科学角度看,白酒中除了酒精,还有一些微量的酯类、醛类、醇类物质,这些化合物在发酵过程中自然形成,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轻微的生理刺激

比如说,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这些反应,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运动后的身体反应?量大的话就不是“刺激”,而是“折腾”了。

白酒不像啤酒那样含水量高,也不像红酒那样带点糖分,它的纯度高、杂质少,有人甚至称它为“最干净的酒精饮品”。这种“干净”,也意味着只要不过量,对胃的刺激相对“可控”,不会像啤酒那样胀气、红酒那样齁甜。

有研究指出,适量饮用烈性酒的老年人,其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水平略高,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老年人动脉硬化的进展会稍微慢些。

高密度脂蛋白就像“清道夫”,帮你把血管里的油脂垃圾带走。前提还是“适量”两个字,重复一百遍都不嫌多。

再说个冷知识,很多人以为酒精全是坏东西,其实在某些剂量下,酒精还能抑制脑部神经的过度兴奋,间接减缓焦虑、改善睡眠

有些老年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一小杯白酒下肚,可能会让他们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当然这不建议人人效仿,因为每个人的代谢能力不同,用错了反而适得其反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点,就是白酒对寒性体质的调节作用。很多老年人手脚冰凉、阳气不足,尤其冬天更是怕冷。中医讲究“酒为百药之长”,说的就是它那点“温阳驱寒”的劲儿。

特别是一些加入了药材的白酒,比如枸杞酒、人参酒等,像是给身体点了一把小火炉。但这火不能烧过头,烧旺了,反而容易“上火”

再看一个对比,有研究对比了不喝酒、过量喝、适量喝三类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发现适量喝的人群在短期记忆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得分,略高于其他两类。

这或许和酒精对脑部血流的微调有关。就像电脑运行久了重启一下,有时也能更流畅一点。但这只是“轻微的可逆刺激”,一旦喝多,反而让脑神经“宕机”。

也不能忽视白酒的社交属性。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圈子变小,心情容易抑郁,一顿热闹的饭局、一杯酒下肚,情绪可能就舒畅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连在一起的。

有研究表明,常与人交流、有轻度饮酒习惯的老年人,抑郁风险更低。白酒在这里,像是个“气氛调节器”。

那是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喝白酒?当然不是。有肝病、胃溃疡、高血压失控、糖尿病控制不佳的人群,喝白酒等于给疾病“添柴”。还有些人代谢酒精的能力弱,一喝就脸红头晕,这种人就更不适合碰酒。说句实在话,喝白酒是门技术活儿,得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模仿

从营养角度讲,白酒虽然不是“营养品”,但它的确能短时间内提升人的代谢速率,对一些“动得少、吃得多”的老年人来说,是一种“轻微的代谢刺激”。

真正的代谢调节还是得靠合理饮食和运动,白酒只能当作“补充手段”,不能当主角。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白酒的挥发性强、杀菌能力强,在某些传统生活习俗中,它甚至被拿来擦拭伤口、消毒器具。虽然现代医学更推荐使用专业消毒液,但这也从侧面说明,白酒的“清洁属性”在老一辈心中确实根深蒂固。

说到底,白酒不是“毒药”,也不是“灵丹”,它更像一把双刃剑。适量饮用,有可能带来某些微妙的健康调节作用,但一旦过量,那点“益处”就会被“副作用”掩盖得一干二净。就像火,用好了能煮饭,用不好能烧房子

那些说“白酒立大功”的研究,不是让我们放开了喝,而是提醒我们换个角度看待它。或许,它并非全然有害,关键在于你怎么用、怎么喝、喝多少、喝什么人。

老年人喝白酒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门“生活的哲学”。既要享受那一口的畅快,又要守住健康的底线。一口酒,喝得对,是养;喝得错,是伤

参考文献:
[1]李宛蓉,杨柳,吴欣怡.适度饮酒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4):421-425.
[2]王建新,陈琪.酒精摄入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3,22(2):125-128.
[3]谭文杰,刘玉华.论白酒中微量成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益处[J].食品科学,2024,45(10):112-117.

来源:医声老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