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电视节目说老外总拿发动机技术卡我们脖子,觉得自己就是学这个的,不服。”为了这份“不服”,王立峰在潍坊高新区创立博鼎集团,专门做柴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历经15年发展,企业打通了电控、机械、液压、软件各环节;掌握智能电控总成核心技术后,博鼎进入了整机产品市场,
“看电视节目说老外总拿发动机技术卡我们脖子,觉得自己就是学这个的,不服。”为了这份“不服”,王立峰在潍坊高新区创立博鼎集团,专门做柴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历经15年发展,企业打通了电控、机械、液压、软件各环节;掌握智能电控总成核心技术后,博鼎进入了整机产品市场,推出了系列智能农业机械产品。
如今的博鼎,旗下拥有一家科技部命名的瞪羚企业、两家山东省独角兽企业,还拿下了中国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博鼎的发展,可以说是潍坊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潍坊以国家科技创新标准化城市试点建设为机,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领域持续发力,打造了全省乃至全国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
8月28日,潍坊召开创新发展大会,全面动员各级各部门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一次为打造动能充沛、活力迸发、竞争力强的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注入无限动能。
01
创新,助工业提质增效。
全球动力装备的领军企业潍柴动力,已经4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国内唯一进入全球微机电领域十强的企业歌尔集团,连续6年夺得中国电子元件百强研发实力榜冠军,荣登中国VR50强榜首;冠军企业豪迈集团的轮胎模具、气门芯、风电变速箱零件和海底采油设备摘下四个“世界第一”……
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近年来,潍坊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深入实施“高企培强”和“科小育优”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3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788家。今年,5项成果获评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部由企业完成;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万件、居全省第3位。
“开春第一会”上,潍坊同样释放出了“创新”的信号,明确打好“六场革新硬仗”。其中之一便是:打好工业提质增效的革新硬仗,在链群发展上攻坚提能、在创新引领上攻坚提质、在数智赋能上攻坚提标、在转型增效上攻坚提速。
如何实现?市委书记刘运的一番话给出了方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潍坊当务之急,也是未来的出路所在。”
走进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建筑钢梁电磁自动上料、组立、焊接、翻转、矫正等多道工序在一条生产线上一次完成。这条装配式建筑全自动一次成型生产线,拥有33项专利,彻底解决了钢结构件加工自动化控制、智能焊接、反应力变形、工序集成等关键技术点位,填补了国内空白。
数字化转型是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在推进钢结构智能制造的同时,智迈德还创建了“智筑通”装配式建筑智慧物联平台,打造钢结构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控系统,实现了“一块屏幕就可以将整个工厂生产运营情况尽收眼底”。
对潍坊而言,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全市构建起“一二三四”数转智改模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3%。2025年,已有30家企业入选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41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数量均居山东省第一。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潍坊正以科技创新为笔,绘就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02
创新,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潍坊,这片诞生《齐民要术》的沃土,既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又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
2025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AI机器狗巡检大棚、垂直立体自动换位栽培、智能喷雾机器人等数字技术悉数亮相,惊艳全场。当下,寿光已
建成全国唯一的蔬菜品质感官评价实验室,推动12项潍坊标准上升为全国标准。寿光自主研发的蔬菜品种达277个,国产种子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不足50%提升至70%以上。
当然,在潍坊,不只有“寿光模式”。
走进高密的雷沃智慧农场,一幅未来农业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搭载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农机以“厘米级”精度自动耕播,田间传感器实时将土壤、作物、环境的数据源源不断传输至智慧管理平台,AI算法在后台精准运算,为每一寸土地量身定制生产方案……
而在潍城区的潍坊鲁中拖拉机有限公司大马力拖拉机产业园内,无人驾驶拖拉机“鲁中智牛”已经下线。“鲁中智牛搭载了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结合遍布机身的多组高分辨率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能够全自动避障、自动精准入库、一键泊车。”公司副总经理王亚飞介绍,这款同时融合“北斗+5G”,与作业空域内的无人机无缝联动,能够精准圈定作业范围、动态优化作业方案,真正实现“天—地—机”一体化智能协同作业。
在昌邑,5G基站如神经末梢般密布田间,无人机巡田形成“天眼”网络,物联网传感器实时传导土壤“脉动”,当传统农事被解构成可计算、可优化、可复制的数据模型,盐碱地上的丰收梦成为现实。
从寿光蔬菜的“数智”创新到雷沃农场的“无人耕作”,从鲁中拖拉机的“天地协同”到昌邑的数据赋能,潍坊正以科技重构农业的基因,用创新书写新时代“中国粮仓”的智慧答卷。
03
创新,催生万物峥嵘。
在潍坊,科技创新的触角正延伸至每一个产业缝隙,推动着整座城市的繁荣发展。
比如,在高新区,山东能通未来的量子熵减节能产品以天然矿石为原料,通过物理原理将工业用电节电率提升至15%,商业用电更达30%。山东三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自体脂肪泥微片段装置则让骨关节炎患者通过自体脂肪填充实现软骨再生。
在昌邑,森汇新材料将石墨玩出“新花样”,其研发的高性能石墨材料不仅突破新能源赛道的技术壁垒,更让国产电池负极材料成本下降40%;山东浩信的“黑灯工厂”里,一组8台套智能化单元平均一分半钟就可生产一件汽车零部件,年生产能力达50万件。”
毋庸置疑,当潍柴的柴油机轰鸣打破热效率极限,当寿光的蔬菜种子突破海外垄断,在潍坊这片创新的沃土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并持续催生更多可能,续写万物生长崭新篇章。(来源:中国网)
来源:科技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