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除掉张无忌,让赵敏沦为了玩物,他是倚天中最邪恶的反派角色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9 08:44 2

摘要:谁才算是《倚天屠龙记》里真正的恶人?你要是随便问几个人,十有八九都说成昆,毕竟这名字一出来,大家都能想到行走江湖的那些阴狠狠事——废人一对父子的幸福,挑起明教与六大派的火并。可是如果站在故事的终点再往回看,你会发现局里最狠的一步,可能压根不是那些刀枪剑戟的明面

谁才算是《倚天屠龙记》里真正的恶人?你要是随便问几个人,十有八九都说成昆,毕竟这名字一出来,大家都能想到行走江湖的那些阴狠狠事——废人一对父子的幸福,挑起明教与六大派的火并。可是如果站在故事的终点再往回看,你会发现局里最狠的一步,可能压根不是那些刀枪剑戟的明面争斗。

咱们平时看戏,总喜欢把人分成黑白。英雄叱咤,奸人作恶。但是金庸的笔底,哪有那么容易分得清?成昆这人确实坏,可也没把天给掀了,无非害了谢逊一家,搅得明教不够太平。本质上,他就像个在爱情里栽了跟头的失意者,活到最后沦为被自己旧仇折磨的苦命人。说穿了,倒像你我身边那些钻进牛角尖、心眼小到能装下宇宙的人一样——悲剧归悲剧,可世界的命运他真搅不动。

但扯回明教的大局,你会发现另一个人的影子——朱元璋。这名字放在历史上,是开国皇帝;放到武侠故事里,顶多是个曾经剃度当过和尚、又皈依了明教的小人物。可正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在故事的收尾处逐渐显出冷薄与狠辣——他到底是不是最“恶”的那一个?我们不敢妄言,只是细一琢磨,心里总有点说不出的别扭。

朱元璋出场的时候,谁会理他呢?一个默默无闻的五行旗弟子,手里没权,后头没人。书页一翻,事情却渐渐有了不同。张无忌挥不去情感的迷雾,教务一摊手不理,杨逍也有自己的心事,明教像个大染缸里漂着的布,被窝里的人一批一批走,剩下的都被朱元璋揽在了怀里。他能说会道,会拉拢,会分化,暗里使绊子,明里扯大旗,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手伸得越来越远。不是靠剑,不是靠掌,是靠一颗把人心琢磨到极致的脑袋。

你要说江湖太大,聚一群英雄容易,管一群英雄难。朱元璋本就不是热衷打架的主,斩草要除根,是他的家法。江湖里的“仁义道德”在他眼里那就一张纸,谁挡路就拔掉谁——掀起谣言挑拨张无忌和常遇春、徐达的关系,让无忌觉得身边人都变了味,心里凉透了。又煽风点火,把赵敏的蒙古身份散播出去,一群教众跟着起了哄,把赵敏架在火堆上烤。等到无忌心灰意冷,牵着赵敏走出明教的门的时候,这招“打出核心人物”的棋已经走得干净利落。

再后来,学着历史上那套套路,朱元璋安排了人马,埋伏在路上等着这一对有情人。张无忌的武功再高,也挡不住群狼围猎——而且还拖着个武功半吊子的赵敏。那场面,要是你我做局,也就朱元璋能琢磨得出:“双拳敌不过四手,人多就是道理。”

后来明朝起来了,朱元璋成了龙椅上的人。他心里其实最怕的,就是那个叫张无忌的小子——不只是盖世武功,更多是人望和人心。明教曾经的教主,谁都不能随便处置,可朱元璋偏就能下狠手。人前一句兄弟,人后一刀催命。俘获无忌后,大概率是秘密下手,咱们可以不敢说“杀无赦”,但以朱元璋性子,绝不会留半点后患。拿人头稳江山,这话听起来冷,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你不是他,他不是你,谁又能不狠?

赵敏呢?真要论原型是元朝王保保的亲妹妹,历史上是被朱元璋许配给了他的亲儿子做正室。金庸先生给她加了许多灵动,说是容貌倾城,性格灵巧。可掉进这乱世洪流里,她不就是一只小船?张无忌人都不在了,朱元璋一手遮天,她还能靠谁?那时候,女人的价值有时候就是血缘和皮囊。朱元璋冠冕堂皇地“占有”了她,或许等他不想要了,就拨给谁家公子做夫人。赵敏的命运,像极了江湖里那些漂泊到没了底的少年,只不过她美得太过,于是被命运折磨得太久。

这些故事里,有些人死得戏剧化,有些人活得憋屈。张无忌生前或许也想过:“我何苦要管江湖的事?”可人一旦进了局,有时候根本由不得自己。无忌死讯落到武当山,张三丰老道听了,眼里那泪止不住哒哒往下落。想想吧,一个老人,年纪大了,最疼的徒孙冒出来,没了。他要是年轻几岁,江湖还乱着,说不定会上山下海报仇去。可朱元璋已是皇帝,武当一派还要撑着呢,这口气只能吞回肚里。

造化弄人,谁要问这一局到底输家是谁?张无忌也好,赵敏也好,张三丰也好,连那神机妙算的朱元璋,到底信不信得过自己的枕边人都未必说得清。故事里的善恶,到底有没有分得那么明?很多人看《倚天》读到最后,总觉得心头发闷。也许,这江湖里最深的恶,并不在某个人身上,而是那些。你、我、他们,都躲不过命运的一记手——

说到底,这江湖,真能有什么公道吗?故事翻页尚未官宣结局,风声已经飘走了。你说,是不是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着,谁来谁走,总得有人承担余下的暗影?等我们下次摸出书来看,朱元璋还在那儿静静看着,看完了人间喜乐,那一页到底翻不翻,其实也无所谓了。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