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解读:优讯股份披露首轮问询函 产品结构单一且实控人持股比例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2 14:38 1

摘要:优讯股份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光模组(包括光收发组件、光模块和光终端)中,应用场景涵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近日,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讯股份)科创板IPO对外披露了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优讯股份作为芯片设计企业,生产活动均通过委外方式进行,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实控人持股比例低。

业绩波动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优讯股份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光模组(包括光收发组件、光模块和光终端)中,应用场景涵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2022年-2025年上半年,优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3.13亿元、4.11亿元和2.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39.84万元、7208.35万元、7786.64万元和4695.88万元。其中,2023年公司业绩有所下滑,营收同比下降19.1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44%。

与此同时,优讯股份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5.26%、49.14%、46.75%和43.48%,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优讯股份将这一业绩波动归因于客户采购需求波动。据了解,2022年前三季度,延续2021年以来贸易摩擦导致的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主要客户备货增加。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部分客户处于库存高位,同时随着全球芯片短缺态势的缓解,行业转向收缩状态,相关客户需求缩减。2023年第三季度末以来,主要客户去库存化接近尾声,需求进一步回升。

问询函中,监管层要求优讯股份,量化分析报告期各期实现净利润与收入变动趋势相反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及盈利能力是否面临不利变化。

优讯股份认为,2024年相较2022年虽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净利润略有回落,主要受研发投入变动以及行业波动、客户成本管控背景下毛利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收入与利润变动趋势相反具备合理性。

截至目前,优讯股份经营规模与国际厂商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Macom、Semtech等境外龙头企业产品线覆盖光通信电芯片、射频芯片、模组及多个领域,业务结构多元,有助于抵御行业波动风险。

与国际厂商相比,优讯股份业务聚焦于光通信电芯片领域,虽然公司产品应用涵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多领域,但是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2022年-2025年上半年,优讯股份主要收入来自于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实现销售收入2.93亿元、2.73亿元、3.40亿元和2.0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72%、87.15%、82.92%和86.74%。

图片来源:招股书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和2024年,优讯股份跨阻放大器芯片收入分别为3036.82万元和6293.73万元,2024年该收入较2023年增加3256.91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品工艺及设计,客户范围和应用领域均实现拓展,同时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平均单价由0.68元/颗降至0.61元/颗,相关产品出货量呈上升趋势。

“低价促销“策略并不是长久之计,优讯股份想要改变自身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还要从研发着手,加强自身产品实力。然而,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也不够让人满意。

报告期内,优讯股份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14%、21.09%、19.10%和15.81%,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分别为21.74%、31.65%、31.45%和24.54%。可以看出,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差异不大,2023年以来,公司研发费用率大幅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

优讯股份称,裕太微自2023年以来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支出等大幅增加,剔除裕太微的影响,同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剔除股份支付)与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2025年上半年,盛科通信研发费用率增长较快,从而拉高了同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

前五大供应商占比高 或存控制权旁落风险

招股书显示,优讯股份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供应商主要为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在Fabless模式下,公司仅从事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自身不从事生产活动。公司完成芯片设计版图后,先向晶圆代工厂采购晶圆,然后将晶圆发送至封测厂,向封测厂采购封装、测试服务。

由于集成电路行业的特殊性,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属于重资产企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2025年上半年,优讯股份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同期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6.36%、83.68%、89.47%和84.48%,稳定的供应链对公司至关重要。

为保障晶圆采购稳定,优讯股份积极推动晶圆制造的境内布局。2025年上半年,供应商C和供应商B2两大境内晶圆厂合计贡献了近半数的采购量。此外,报告期内供应商A超过90%的晶圆由位于境内的工厂生产。公司在境内的晶圆来源已占据主导地位。公司预计,晶圆供给能够保持稳定。

报告期各期末,优讯股份应付账款分别为1567.85万元、1614.06万元、2492.51万元和2901.27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20.72%、23.87%、28.90%和49.33%,主要为应付货款,即应付上游供应商的账款。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优讯股份预付款项分别为462.51万元、886.37万元、1225.53万元和2108.02万元,主要为向晶圆代工厂预付的货款及向外部机构预付的合作研发款项等。

2022年-2025年上半年,优讯股份对前五大客户实现销售收入2.21亿元、1.73亿元、2.19亿元和1.5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22%、55.24%、53.30%和65.53%。

根据公开资料,前十大光模块厂商、通信设备厂商已占据下游市场的主要份额,部分模块厂商、通信设备厂商存在布局自研光通讯电芯片的情形。优讯股份与前十大光模块厂商、通信设备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相关收入占比分别为66.80%、64.21%、61.38%和68.43%,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

优讯股份表示,未来随着运营商对“千兆+FTTR”的推广、AI、云计算等兴起,伴随公司产品矩阵的丰富,预计相关交易持续且稳定增长。

此外,报告期内,优讯股份向前十大光模块厂商、通信设备厂商以外的前十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30%、21.43%、27.21%和22.81%,整体收入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本次发行前,优讯股份实际控制人柯炳粦与柯腾隆合计控制公司27.13%表决权,其中柯炳粦直接持有公司10.92%股份,同时通过担任科迅发展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公司4.59%表决权;柯腾隆担任员工持股平台芯优迅、芯聚才、优迅管理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并通过前述三个员工持股平台控制公司11.63%表决权。

需要注意的是,优讯股份实控人曾经历两次变更。2003年2月-2013年1月期间实控人为PingXu,2013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为无实控人;柯炳粦、柯腾隆自2022年11月至今为实控人。

本次发行后(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表决权比例稀释至20.35%,可能出现公司控制权被第三方收购或其他影响其履行公司决策权和控制权的不利情形,存在一定的控制权变更风险。

来源:天天在线新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