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羽珍禽兴百业,千年古种焕新姿。枣庄市中区立足本土珍禽资源禀赋,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孙枝鸡”产业生态,构建起“种业保护+智慧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链条,趟出了一条特色农业支撑乡村振兴的“市中路径”。
一羽珍禽兴百业,千年古种焕新姿。枣庄市中区立足本土珍禽资源禀赋,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孙枝鸡”产业生态,构建起“种业保护+智慧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链条,趟出了一条特色农业支撑乡村振兴的“市中路径”。
筑牢根基:构建产业体系新格局
资源保护是产业命脉。市中区统筹推进“辣子鸡、休闲食品饮品、种业种苗、社会化服务、农文旅产业”五链共建,制定《孙枝鸡保种选育技术规范》《孙枝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系统提升保种养殖水平。科学规划形成“种业研发为核心、智慧养殖为支撑、精深加工为延伸”的梯次发展格局。2024年3月,孙枝鸡成功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实现枣庄市禽类遗传资源“零的突破”。
协同联动打通产业堵点。大力实施“百村千棚万户”示范工程,推行“六统一”标准化运营(统一供苗、饲料、防疫、服务、回收、销售),贯通饲料生产、生态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门店直营等环节,构建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体系。目前全区已有畜禽规模养殖场68家,省级智慧畜牧基地2家,形成特色产业联农带农新格局。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深化与鲁担公司合作,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强力支撑孙枝鸡企业及全产业链主体。由区属国企中汇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孙枝鸡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订单、合同、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构建企业与村集体、养殖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实现专业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元。
科技赋能: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
种业创新守护核心优势。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建立孙枝鸡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核心种群8000羽,选育出抗病性强、饲料转化率高的新品系2个。本土鸡品种繁育规模全省最大,年供应优质雏鸡1440万羽、功能性鸡蛋200万枚、60日龄脱温鸡100万只。枣庄孙枝鸡保种场成功申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
智慧养殖引领绿色转型。建成全省首家全自动化福利养殖舍,创新“生态散养+福利笼养”模式,应用物联网环境调控、精准饲喂系统,显著提升家禽的健康和福利水平,实现养殖效率提升30%,药残量下降40%。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推动种养循环,年生产有机肥4000吨。
精深加工延伸价值链。支持龙头企业研发辣子鸡预制菜、功能性蛋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攻克风味保持、保质期延长等技术难题。目前已开发冰鲜鸡、熟食制品、休闲食品等40余个品种,拓展多元化市场,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区域外中高端市场,年加工产值突破17亿元。
品牌驱动:开拓市场增长新蓝海
擦亮区域公用品牌金名片。依托孙枝鸡“国家遗传资源”身份,成功打造“枣庄孙枝鸡”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设计“孚凤记”专属标志,突出种质独特性。切实擦亮“中国辣子鸡之乡”招牌,结合省级非遗“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推广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枣庄皱皮辣椒”,形成“孙枝鸡+皱皮辣椒”特色产品组合。
创新营销激活流量密码。大力发展线上营销,与粉丝量9300万的老葛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孙枝鸡、辣子鸡预制菜等产品网络直播销售。成功创建枣庄辣子鸡省级直播电商产业带。线下连续举办七届“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节”,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推进“鲁商舌尖+枣庄辣子鸡”双品牌建设,线上线下累计销量近20万单。
文旅融合释放叠加效应。规划建设孙枝鸡生态养殖场,结合北辛文化开发养殖研学、生态观光。深化产学研融合,联合高校院所建设科研基地,促进成果转化。盘活闲置资源,利用老旧厂房改建辣子鸡博物馆、云厨可视工厂、非遗研学体验馆等,打造集工业遗产、美食文化于一体的3A级文旅目的地。
从保种场到百姓餐桌,从实验室到直播间,从养殖棚到文旅地标,一只孙枝鸡在市中区全产业链的精心锻造下振翅高飞,不仅成为富民强区的特色产业,更书写了传统农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生动答卷。未来,这羽承载千年基因的珍禽,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澎湃的动能。(张玮玮 刘猛 褚楚)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