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晴朗的北京,肃穆的长安街万众瞩目。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钢铁长城”主题景观巍然矗立,14座烽燧托举起“1945”“2025”字样,14只“和平鸽”振翅飞翔。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晴朗的北京,肃穆的长安街万众瞩目。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钢铁长城”主题景观巍然矗立,14座烽燧托举起“1945”“2025”字样,14只“和平鸽”振翅飞翔。
9月3日,观礼嘉宾在观礼台上。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礼炮鸣响铭记胜利,随之而来的是钢铁般的队伍。年轻军人的面庞,被阳光勾勒出坚毅轮廓。向前进!向前进!他们呈现着军人的卓越风貌,彰显出伟大抗战精神代代相传的力量。
9月3日,联勤保障部队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信念如炬,九死未悔。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战14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唱团成员挥舞旗帜歌唱祖国。 健康报记者 潘松刚 摄
血火铸就不屈脊梁、激荡不息爱国情怀,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在九三阅兵仪式上,由我国自主研制设计生产的各类军事装备隆重出场,以惊艳之姿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9月3日,核导弹第二方队接受检阅。 健康报记者 潘松刚 摄
北京街头,一面面红旗迎风而展。阅兵式的解说,从不同的手机传出。这一隆重仪式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既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也是国家自信的体现。
9月3日,北京市东城区,市民在街头通过手机观看阅兵仪式直播。 健康报记者 张丹 摄
坐标——珠市口东大街。人头攒动、欢呼声不断,大家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珍贵历史时刻。他们有的提前多日抵达首都翘首以盼,有的从河北雄安新区专程骑行而来……人们希望通过更靠近阅兵现场的方式,身临其境地感受纪念日的庄严氛围。
9月3日,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桥附近,市民们等待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后从此经过的空中梯队。 健康报记者 张丹 摄
坐标——天坛公园。一位父亲将孩子扛在肩上,讲述这个日子的特殊意义,等待阅兵飞机从天空飞过。历史记忆以这种方式完成代际传递,转化成新一代的精神符号。
孩子们以祈年殿为背景,行少先队队礼。蓝天映衬下,红领巾鲜艳如火。
“为中国军人骄傲,向伟大胜利致敬!”“气势拉满,热血澎湃!”“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因此情此景震撼,热泪盈眶、热血沸腾!”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家直抒胸臆。
9月3日,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群众在接待大厅观看阅兵仪式。 健康报记者 黄镝 摄
动人瞬间刻印于心。7架教练机穿越云霄,划出14道华美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光明前景。
9月3日,接受检阅的7架歼-10表演机划出14道彩烟。这是在北京天坛公园拍摄的画面。健康报记者 孙韧 摄
8万只气球与8万羽和平鸽同时腾空,壮丽景象饱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9月3日,纪念大会现场放飞气球。 健康报记者 潘松刚 摄
精彩的阅兵式落下帷幕,但留下的是一个民族整装待发的精神状态。
这片土地上声音嘹亮:“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万众一心向前进!
文/图:健康报记者 张丹 孙韧 张可心 黄镝 潘松刚 通讯员 白瑞 马坤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