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报、人民网、辽宁卫视、中国吉林网等20余家新闻媒体单位的50余名媒体记者进行集中体验采访,提前感受白山黑水间的“中国速度”。
9月4日
沈佳高速铁路沈阳至长白山段
(以下简称沈白高铁)
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报、人民网、辽宁卫视、中国吉林网等20余家新闻媒体单位的50余名媒体记者进行集中体验采访,提前感受白山黑水间的“中国速度”。
金秋时节,暑气渐退,天高云淡。上午7时许,一列带有金色腰带的动车组列车在晨光中静静停靠在沈阳北站1站台。记者们聚在动车组列车旁,纷纷拍照留念,随后他们激动地步入车厢,一场体验之旅即将开启。
8时许,在媒体记者的热切期盼中,准时发车,朝着长白山方向疾驰而去。车窗外,风景不断变换。列车如同一道银色闪电,驶过繁华的都市区,穿过连绵的丘陵地带,跨越蜿蜒的河流,在东北大地划出优美的弧线。媒体记者纷纷举起相机、手机,捕捉车窗外闪过的风景。
“这应该就是园池特大桥,是中华秋沙鸭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为保护生态环境,沈白高铁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以‘以桥代路’‘以隧代挖’的方式减少植被切割,设置隔声窗和全封闭声屏障,让它们安心栖息繁殖。”沈阳晚报记者高杉对沈白高铁生态环保设计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
“这条线路地质条件复杂,需穿越长白山支脉11条断裂带,跨越80余条河流,正线桥隧比77%。”在经过一处隧道时,京沈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部员李方舟向媒体记者介绍道:“参建单位采用多种新工艺、新技术克服复杂地质构造、恶劣天气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难题,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目前已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列车穿梭在长白山腹地,秋色初染的森林与蜿蜒的铁路交织成一幅美丽画卷。沈白高铁开通后,将结束抚顺、通化、白山地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辽宁省14个地级市市市通高铁目标,将“天辽地宁”和“白山松水”紧密连通,使哈长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有效衔接,构成了东北高铁城市群。白山黑水间,这条钢铁巨龙正为东北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为做好开通运营准备,沈阳客运段提前组织、精心准备,打造业务骨干组成的乘务班组,为旅客提供更有温度、更加专业的高品质服务。在车上还配备小玩具、发卡、女士用品、老花镜、手机充电线转换头等旅客出行常用物品,以及长白山景区导览图攻略,让旅客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沈阳客运段动车二队队长张旭介绍道。
阳光透过宽大的车窗轻柔地洒在媒体记者身上,他们手中的镜头始终未曾停歇,快门声与车厢内的轻声赞叹交织。
9时许,列车缓缓驶进长白山站,一座兼具自然灵韵和现代美感的车站呈现在记者面前,沈白高铁模拟载客试运行体验圆满结束。
来源:沈阳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