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4年7月,赵一曼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出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她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成为日伪报纸上赫赫有名的“双枪白马”女政委。
抗日英雄赵一曼的孙女受邀观礼93阅兵:能够替奶奶看这盛世,我很荣幸。“我觉得奶奶应该安息了,他们当时的追求全部实现了”
今天,天安门广场上空战机呼啸而过,地面上铁流滚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正在举行。
全国人民都在欢呼雀跃,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多少抗日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身负重伤在赴刑场的列车上,用被敌人折磨得几乎难以握笔的手,给远方的儿子写下字字泣血的绝笔信。
赵一曼为了民族解放,为了祖国的今天虽然已经光荣牺牲,但是她在人民的心中从未真正离去。
1934年7月,赵一曼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出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她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成为日伪报纸上赫赫有名的“双枪白马”女政委。
1935年11月,为掩护部队突围,赵一曼在珠河县小西北沟与日伪军激战中身负重伤,不幸落入敌手。
从被捕到牺牲,赵一曼经历了人间地狱,日寇将她全裸高高吊起。皮鞭抽打,拔掉手指甲,凿光牙齿,粗钢针反复穿刺全身每个敏感部位,就算疼的昏死过去,她也拒绝说出任何情报。
面对非人的折磨,赵一曼的意志如钢铁般不屈:“你们可以让村庄变成瓦砾,把人剁成肉泥,但消灭不了我的信仰!”
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向押送人员要来纸笔,用被敌人折磨得几乎难以握笔的手,给远方的儿子写下字字泣血的绝笔。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封遗书,赵一曼的儿子“宁儿”(陈掖贤)直到1957年才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看到。那时他已28岁,得知抗日英雄赵一曼就是自己的母亲李坤泰。
陈掖贤在手臂上用钢笔深深刺下“赵一曼”三个字,并将母亲信中传达的爱国情怀与赤子之心作为家风,要求后代永远传承下去。
赵一曼是看不到了。但她用生命换来的祖国的盛世,她的孙女看到了。
看阅兵展示着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成就,听礼炮声里中国人民必胜的回音,据说礼炮达7斤重,日均训练千次,所有动作做到盲取盲送。每一声鸣放,都是对革命先烈的真挚缅怀。每一声鸣放,都是对耻辱历史的彻底洗刷。每一声鸣放,都是对富国强军的庄严宣誓。
全国人民观众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收看了阅兵盛况,看到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我的内心也是激动无比。
“我觉得奶奶应该安息了,他们当时的追求都全部实现了。”当听到赵一曼的孙女陈红泪流满面这样回道。一如我的心境。
“天安门广场上,和平鸽展翅高飞。曾经饱经战火摧残的民族,如今正以自信而坚定的步伐走向复兴。
致敬革命烈士先烈,你们的精神和信念从未在我们心中离去。愿我们这一代人都能够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唯愿祖国国泰民安,山河无恙。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