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若高血压患者每天平板支撑,或比吃药还要管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13:56 1

摘要:确实,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来得快、去得快,而是悄悄地拖着时间、悄悄地损伤血管、心脏、肾脏,很多人直到出现心梗、脑梗,才发现血压早就不对劲了。说它是“沉默的杀手”,一点都不过分。

高血压这三个字,很多中老年人一听就头皮发麻。

确实,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来得快、去得快,而是悄悄地拖着时间、悄悄地损伤血管、心脏、肾脏,很多人直到出现心梗、脑梗,才发现血压早就不对劲了。说它是“沉默的杀手”,一点都不过分。

但最近有一项研究让人眼前一亮。一项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论文发现:每天坚持做平板支撑,对稳定血压的效果,可能比传统的有氧运动还要更理想,甚至在某些人群中,效果堪比吃降压药

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仔细一看研究数据,确实有点意思。研究人员分析了十多项涉及运动干预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比较了不同锻炼方式对血压的影响。

结果发现:静力性练习(也就是像平板支撑这种“绷住不动”的动作)对收缩压的降低幅度,比慢跑、骑车、健步走还要明显,平均能降个8毫米汞柱左右。

虽然听起来只有8个单位,但别小看这点变化。有数据显示,哪怕只降低5毫米汞柱,心脑血管风险也能明显往下降。对高血压人群来说,这已经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了。

很多人对运动降压这事儿,理解得有点片面。大家总觉得跑步、爬山、跳舞才叫运动,越累越出汗就越好。

可从心血管科医生的角度看,运动不是比谁出汗多,而是看能不能让血管“放松下来”。就像绷紧的橡皮筋,得让它慢慢松点,才不会一拉就断。

平板支撑这类练习,看着简单,其实对核心肌群的要求很高。

人在撑着不动的时候,腹部、腰背、肩膀等多个部位要一起发力,整个过程肌肉紧张、呼吸节律慢慢变稳,交感神经系统也会随之“降档”,这时候血管就像从“战斗状态”变成了“休息状态”,血压自然往下降。

也不是说谁做平板支撑都能立刻降压,效果会因人而异。年轻人做一分钟轻轻松松,但对一些中老年人,哪怕坚持30秒都挺吃力。有的医生就建议,刚开始可以膝盖着地做,撑不住了就休息,慢慢来,不求一口气练成。

还有人担心,平板支撑会不会反而让血压升高?毕竟有时候一撑,感觉脸都憋红了。其实这正说明一个问题:动作要标准、呼吸要自然,不能憋气、不能硬撑

一旦憋气,血压可能短时间反而上升,反而弄巧成拙。所以做的时候,嘴巴轻轻吐气,像吹蜡烛那样,不要屏着。

除了动作本身的好处,平板支撑还有一点特别适合高血压人群:不受场地限制、不用器械、不怕下雨刮风。

哪怕在客厅、阳台、办公室,只要有一块垫子,就能练起来。这对“懒得动”的人来说,是非常友好的运动方式。也正因为这个特点,它在欧美一些心脏康复项目里越来越被推荐。

再讲讲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很多人说,我血压高,吃药就行了,干嘛要折腾锻炼?但光靠药物控制血压是远远不够的

2023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药物治疗只是基础,生活方式干预才是“压舱石”。不改掉久坐不动、多盐重口、情绪紧绷这些习惯,吃再好的药也难以稳住血压。

而平板支撑正好击中了这些问题。它能改善坐姿、增强核心力量,腰背不容易酸痛了,整个人精气神也跟着提起来。情绪上也能减压,因为人在专注用力的时候,大脑会暂时“关闭”那些杂七杂八的烦心事,就像给大脑按了个“暂停键”。

当然了,别指望平板支撑能“包治百病”。它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个“加分项”。特别是对轻度高血压或者“血压忽高忽低”的人群来说,配合饮食调整、规律作息,再加上合适的运动,效果会比单靠吃药更扎实

有意思的是,国外还有研究发现,做平板支撑的人,心率变异性也会改善。这是一个衡量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简单说,心跳节律越灵活,说明心脏调节能力越强,心血管系统就越有“弹性”。这对预防心脏病、中风等问题很有帮助。

那到底做多久合适?研究里发现,每次坚持1分钟左右,一天做2到3组,长期下来就能见效。对体力好的年轻人,可以延长时间或者增加组数,但千万别追求“撑得越久越好”,重点是动作标准、呼吸顺畅、长期坚持

再说点现实点的事。有不少人做了一阵子,发现腰酸背痛,反而血压没降。其实这时候要检查一下动作是不是对的。

腰塌了、屁股翘了、肩膀耸了,都会让身体受力不均,反而可能带来损伤。要是实在掌握不好,也可以请康复医生或专业健身教练帮忙指导,哪怕就练这一个动作,也值得学标准。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就是本身已经有严重心脑血管病的人,比如动脉硬化很明显、心绞痛反复发作、血压极不稳定,这类人就不建议盲目练平板支撑了。

可以先在医生指导下做一些更温和的运动,比如深呼吸、慢走、拉伸,等身体适应后再慢慢加量。

说到底,血压控制是个“系统工程”,吃药、运动、饮食、情绪管理,缺一不可。平板支撑不是万能钥匙,但它确实是一个简单、有效、成本低、门槛不高的选择,特别适合那些不爱出门、时间少、怕运动的人群。

很多中老年朋友平时不太爱动,一动就觉得累,其实不是身体不行,而是肌肉力量太弱了。平板支撑这种练核心的方式,就像给身体打地基,地基稳了,身体自然能扛事儿,血压也容易稳住。

有句话说得好,药是管一时的,生活方式才是管一世的。每天花三五分钟,用一个简单的动作给身体“充值”,这比一直靠吃药被动应付,要主动多了。

重要的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受益的可不仅仅是血压,还包括你的腰椎、你的情绪、你的整个人。

医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未来会不会有更高效的运动方式、更精准的生活干预手段?很可能。但在目前已知的方法里,像平板支撑这样性价比高、适用面广、风险低的方式,确实值得更多人尝试。

不过要任何锻炼都不是速成的事儿,它需要时间、耐心还有点小坚持。你不需要每天都做得完美,只要别轻易放弃。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1):5-45.
[2]郭荣,赵春林.静力性运动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39(4):412-417.

来源:医学科普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