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女士的母亲54岁,2025年4月底,在乳腺癌手术后复查CT,结果CT提示肺部结节1.4厘米,明显变大,考虑高危。白女士决定直接带母亲去全国胸外科最好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东肿)手术。
白女士的母亲54岁,2025年4月底,在乳腺癌手术后复查CT,结果CT提示肺部结节1.4厘米,明显变大,考虑高危。白女士决定直接带母亲去全国胸外科最好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东肿)手术。
当时,白女士听说肿瘤医院的某位医生比较厉害,于是5月上旬,白女士辗转挂上了那位医生的门诊。门诊之前,白女士的母亲已经有4月底在本地医院做的肺部CT,可按照陪诊转述的医生要求,必须要有东肿的CT,所以白女士特意带着母亲去东肿的廊坊院区做了加强肺 CT,还打印了胶片。
5 月上旬,白女士带母亲去看诊,当时患者超级多,场面特别乱,医生一口气叫了六七个患者,诊室门口熙熙攘攘全是人。叫到白女士母亲的名字进诊室后,里面人也不少。先是医生助手问询病情,看了白女士带来的检查结果,从带来的胶片里挑了一张,用记号笔在肺结节处做了标记,嘱咐一会儿让医生就看这张。
医生真的就只看了那一张胶片,看片子的过程也就 10 秒,还说电脑里没看到电子影像。白女士手里的平板里有本地医院的肺 CT,可医生根本没看。医生说 “早期肺癌,可观察,可手术”。白女士表达了想手术的意愿,医生没说话,只是开了很多术前检查单。
白女士问医生:“我母亲这些年每次肺 CT 都提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规范治疗后也这样,这个能治吗?” 医生回答 “术前检查做完再说”,然后就叫了下一位患者,整个过程不到 2 分钟。医生助手对白女士说,术前检查就像考试,及格了才能做手术,不及格就做不了。
就这样,白女士开始预约各项检查的时间,可东肿的患者确实多,白女士母亲的术前检查约到了 5 月下旬,还得特意再去一次北京做这些检查。陪诊说 大概6 月初能手术,车票、住宿以及术前用品都要准备好了。
白女士已经准备好让母亲在北京手术,可 5 月底的时候,白女士接到消息,说是医生又看了患者的 CT 影像,说支气管扩张严重,手术风险大,容易术后感染,东肿是专科医院,不能做这个手术。建议去协和那样的综合性医院,或者做消融。
这让白女士特别无语,两次北京之行,挂号、CT、术前检查花了五千多,加上食宿交通已经一万多了,时间也过了半个多月,现在又得重新开始。如果是因为术前检查结果有不合格的地方,那是她们自己的问题,可这是面诊那天就有的检查结果,白女士还提了支气管扩张的事,医生却没仔细看。
白女士觉得如果当时医生要是认真点,自己那次就可以带母亲去其他医院,不用等术前检查都做完才知道不给手术。无奈之下,白女士只好重新挑选医院,在北京协和、301 医院和北大人民医院中选择。经朋友推荐,挂到了 301 医院一位医生的号。
医生很随和,看诊那天患者也不多,白女士的所以问题,医生都耐心解答了。医生说:“你这个肺的情况,怕是手术会承受不住啊,还是做消融吧。” 于是,白女士就决定让母亲去做消融。
起初,白女士想让母亲在北京消融,后来综合考虑后,还是决定带母亲去上海仁济做消融手术。6月初,白女士通过好大夫在线问诊上海仁济的医生,医生说结节的位置结合患者自身身体条件,可以考虑消融。
问诊结束后白女士的母亲就开始排队等手术,大概 20 天收到了入院通知。白女士带母亲坐了 8 个多小时高铁到上海,周一早上7点半之前到达医院,医生给加了门诊号,开了术前检查,检查就抽血和心电图,在窗口缴费后就能去做了,而且消融术前检查不用空腹。
做完检查,当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到手术当天,早上7点半之前,白女士带母亲在住院预约机器上取号,办入院的窗口,交3万押金。然后上 2 楼日间病房,有护士组织患者填信息、签字、领病号服、安排床位。
8 点,白女士的母亲就到了病房,选的普通病房,性价比很高,分到了三人间,卫生很好。9 点,有工作人员来接白女士的母亲去手术室,手术室外不需要家属陪同,也没安排座椅,白女士在病房等就行。大概 1 个半小时后,白女士的母亲就被送了回来。
刚回病房时,白女士的母亲说疼,很快护士来输液,有止疼消炎的,之后就没再喊疼了。输完液就能下床如厕,和正常人一样。手术当天,医生来查房,叮嘱不能多走路和多说话,以免气胸。第二天中午,有工作人员来接,带前一天手术的患者统一去做肺 CT。
CT 没问题,第三天早上白女士的母亲就办出院手续了。出院后,白女士感觉这次就医体验特别好。最后,这次消融手术,医生没有给白女士的母亲做病理。手术费用方面,报销前费用是1.9万多,二次报销后,自费大概5000元左右。
来源:中医关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