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里十二点半,刚闭上眼就听见隔壁房“啪嗒”一声——娃又把被子踹到地上了。
夜里十二点半,刚闭上眼就听见隔壁房“啪嗒”一声——娃又把被子踹到地上了。
这剧情每晚重播三遍,空调二十度,我却被折腾出一身汗。
到底怎么盖?
盖厚娃变蒸笼,盖薄又怕打喷嚏,一伸手摸娃脖子,湿得能养鱼。
谁发明养娃这么刺激。
我试过奶奶牌军大衣被,五斤重压得娃像煎饼,结果半夜惊坐起,衣服后背湿透,喷嚏三连环。
后来学乖,换薄款棉被,面积缩小一半,脚裸着散散热,领口刚好卡肩膀,不再闷脸。
被子往里卷边塞进床垫,像给娃贴隐形围兜,翻滚也不会糊脸。
睡袋真是救命。
别买大一码,孩子原地打转。
合身款,拉链带护头布,穿完像包寿司。
脚再套一双松口袜,空调调到22℃,旁边备两条纱布巾备用,汗流了就扔洗衣机,五分钟搞定。
被子材料直接关联过敏。
有机棉贵一点,但不起静电,没怪味。
竹纤维摸着凉滑,广东夏天专用。
我家敏感肌娃之前一夜抓红疹,换被子后立马熄火。
科技小物也别嫌智商税。
床头放个体温贴,手机狂叫提示“32℃偏高”,我冲进去把被子掀半个角,十分钟后数值掉到29℃,心里才不慌。
冬天和夏天分两套操作法。
冬天:室温20℃左右,睡袋再加一层抓绒背心;夏天:室温26℃,空调房直接用双层纱盖肚子,露腿也行。
娃要是早产小样,再额外加件薄长袖,别照搬隔壁小胖墩套餐。
最后摸娃后背,干爽微暖=刚刚好。
发潮?
掀开十分钟再盖。
发凉?
塞片毯子应急。
就这么简单。
给娃盖好被不是大学问,是细节堆成的安全感。
一夜安眠,不靠神仙土招,就一句:透气、可拆、随时摸脖。
娃睡香了,爸妈也不用半夜玩蹦床。
来源:知情达理海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