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白内障手术后刚满三个月,视力恢复得不错,家人都替他高兴。可没过多久,他开始觉得眼睛干涩、头晕,甚至走路都容易磕碰,家人以为是老毛病又犯了。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白内障手术后刚满三个月,视力恢复得不错,家人都替他高兴。可没过多久,他开始觉得眼睛干涩、头晕,甚至走路都容易磕碰,家人以为是老毛病又犯了。
检查下来才发现,问题不在眼睛,而在他术后生活习惯的改变——他天天在阳台上晒太阳,早晚都在玩手机看视频,还坚持每天长时间打麻将,眼睛压根没休息好。
这听上去是不是有点违背常识?做了手术不是应该恢复视力、生活更方便了吗?为什么反而出问题了?这正是很多人忽略的盲区。
白内障手术只是把浑浊的晶状体换掉,并不代表眼睛就“重获新生”。术后眼睛的调节能力其实下降了,防御力也变弱了。这时候如果还不改点生活习惯,不仅白做了手术,甚至可能引起新的眼病。
很多人以为,只要手术成功,剩下的事就不用操心了。这个观念,要不得。
有研究显示,白内障术后人群中,有近三成在半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疲劳和眼干问题。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术后继续用眼过度或暴露在强光下。是不是一点都不冤?
现代医学当然讲究手术精准、术后恢复,但术后生活方式的配合,才是决定视力能否长期保持的关键因素。
很多老年人术后并没有人提醒他们这些“不能做的事”,于是照旧生活,结果把刚恢复的视力又折腾坏了。
眼睛毕竟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哪怕动过手术,仍然有脆弱的一面。中医讲“肝开窍于目”,意思是眼睛和身体整体状态息息相关。术后如果不注意调养,哪怕晶状体换了新的,也难以维持好视力。
晒太阳这事,不能再随便了。尤其是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这段时间,紫外线最强,术后眼睛本身对光线的调节能力下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很容易造成黄斑区损伤。
你以为是在补钙,实际上可能是在“烤伤”眼底。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术后爱看手机、电视、打麻将这些高强度用眼活动。
很多人觉得自己视力恢复了,终于可以“弥补”之前看不清的时光,于是猛补影视剧、连着几小时搓麻将。但眼睛是有“用眼额度”的,术后更要省着用。
不是说不能娱乐,而是要有节制。每看半小时,至少让眼睛闭目休息五分钟,最好抬头远眺,哪怕就是阳台外的一棵树。别小看这点小动作,它比什么眼药水都有效。
再说一个比较冷门但重要的事——别再频繁去人多的、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比如某些封闭的棋牌室、健身房。
术后眼睛抵抗力弱,容易感染,尤其是有些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一旦进入眼睛,反应会比术前更激烈。
很多老年人喜欢凑热闹,手术后刚恢复就参加各种聚会、活动,结果一感冒,连带着眼睛也出问题。西医讲免疫系统,中医讲“正气”,不管哪种说法,术后都要避风寒、避浊气、避疲劳。
还有个更隐蔽的事——很多人以为术后不用戴眼镜了,一摘到底。这是大错特错。白内障手术虽然能改善视力,但它并不解决老花、散光等问题。不戴合适的镜片,眼睛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一长,反而更容易疲劳。
中老年人的眼睛,本来就不如年轻人灵活,术后更是“老房子换了新窗”,但房子的结构还在老化。你不能指望换个新窗户,房子就能抗住风雨,关键是要整体维护。
饮食上也有门道。术后很多人胃口好起来了,开始大鱼大肉,其实这恰恰是对眼睛的一种“负担”。高脂、高糖的饮食容易诱发眼底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这些病,和吃得过油不无关系。
中医讲“目得血而能视”,眼睛的营养靠气血濡养。术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绿叶蔬菜、胡萝卜、玉米、枸杞等补肝明目的食物,少吃油炸甜腻的东西。尤其要控制血糖、血脂,这是维护术后视力的基本功。
还有个少有人注意到的,就是情绪。术后很多人因为视力恢复,变得躁动,活动量、社交圈都扩大,但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情绪波动。
眼睛其实对情绪非常敏感,焦虑、烦躁、易怒这些情绪会影响眼压和眼底循环,久而久之,反而可能诱发青光眼、视网膜问题。
中医认为“怒伤肝,肝开窍于目”,情绪不好,伤的就是眼睛这扇窗。术后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反而比吃什么保健品都管用。
还有些人术后喜欢晚上出门散步,甚至夜间骑电动车,觉得视力恢复了,想“重拾自由”。但术后眼睛在暗处的适应能力并不如从前,夜间视力差,判断距离能力下降,极易造成意外。晚上活动一定要有家人陪同,选择光线充足、地面平整的地方。
更别提那些术后不到两个月就去旅游、爬山、泡温泉的了。这些活动看似养生,实则对眼睛恢复没一点帮助,反而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温泉、泳池这些地方,水质复杂,容易引起术后眼部炎症。
眼睛不是换了个零件就能万事大吉,它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照顾。术后三个月内,尤其关键,是决定能否长期保持清晰视力的“黄金窗口期”。
有一项在某地基层医院做的随访研究显示,做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人,如果能在术后六个月内规律作息、合理用眼、饮食清淡、情绪平稳,五年内再出现视力下降的比例会下降近40%。这不是靠药物,而是靠“养”。
“养”这个字,在中医里分量极重。不是单靠补品补出来的,而是靠每一次节制,每一次自律,每一次舍弃那些本不该做的事。
术后不能做的事,其实不多,但关键的是知道“该不该”,不是“能不能”。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但真正该做的,却往往被忽略了。
别再以为做了手术就一劳永逸,眼睛这事儿,它记得你对它的每一次忽视,也会回报你对它的每一分细心。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杨晓东,高伟.白内障术后视觉康复与患者生活质量关系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23,59(10):721-726.
[2]李文丽,赵宏伟.中西医结合干预老年白内障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4,31(03):45-49.
[3]张晓蓉,李庆华.白内障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22,21(12):58-61.
来源:岐黄医道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