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清听理享”之声青年宣讲团,在街道辖区三个社区分别举行了一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10名青年宣讲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结合方桥街道的实践探索,通过生动的案例,向社区干部、群众阐释了“两山”理
竺盛涌
近日,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清听理享”之声青年宣讲团,在街道辖区三个社区分别举行了一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10名青年宣讲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结合方桥街道的实践探索,通过生动的案例,向社区干部、群众阐释了“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与丰硕成果,展现了方桥街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美好图景。
千年诗韵映今朝,生态智慧薪火传。宣讲员李梦瑶以《山水诗里长出的绿色方桥:一场跨越千年的生态对话》为题,从古诗中的生态智慧切入,描绘了一幅古今交融的绿色画卷。从谢灵运、王维等古代诗人的山水诗意蕴中,将视角转向今天的方桥,一幅生动的绿色发展图景在蝶变中徐徐展开: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屋顶上万余块光伏板如蓝色波浪,每年节省的电费可让方桥所有路灯换一遍新灯泡,减排的碳量相当于种植半座山林;中通智慧物流园内电动货车穿梭如织,绿色运输效率媲美古诗中“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迅捷;乡村旧貌换新颜,新桥下村连片草莓大棚白浪滚滚,上三村荷花摇曳成诗,竺家村红色文旅蓄势待发;机场路高架贯通、轨道3号线穿梭,两边的中央公园、精灵鸟乐园碧水荡漾、绿意盎然;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桥院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宁波金茂广场等拔地而起,“15分钟优质生活圈”让居民幸福感倍增……
古桥新生,产城融合绘蓝图。宣讲员郭波儿的《桥见未来》则从方桥的地名起源讲起,揭示了方桥从传统水乡到现代化新城的蜕变密码。作为浙东古驿道的咽喉,方桥之名源于1906年建成的钢铁大桥,这座比宁波灵桥早30年的桥梁,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成为方桥发展的精神象征。从江口街道下属区域到独立设街道,方桥街道开启了跨越式发展征程,六年间破败村落蜕变为现代城区。面向未来,方桥正以“产城融合新窗口、生命健康新高地”为蓝图,布局三江生态廊道、TOD片区与金融城双核驱动,智慧制造、医疗健康等产业加速集聚。方桥的变迁,绝非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一条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绿色之路,更架起了通向美好未来的幸福之桥。
深耕沃土,共富路上新农人。宣讲员王钘莹的《耕·家》将镜头对准方桥的田野,讲述了新农人的动人故事。区人大代表、麦浪农场场长竺海龙,从租赁500亩农田起步,逐步将农场扩展至3700余亩,建立了农机服务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并创办田间学校,向广大农户传授种粮科技。作为人大代表,他聚焦耕地保护、农业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议,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坚定代言人。新农人的身影活跃在方桥生态田野上,潘富栋以科技赋能粮食生产,张海川创新草莓种植与产业链延伸,设计师出身的张孟挺以农文旅融合方案带动乡村经济。他们的耕耘,让方桥的乡村绽放异彩,环境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在实现。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理念的传播,更是一场行动的宣言。方桥街道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两山”理念为行动指南,深耕绿色发展、攻坚环境整治、优化产业结构,以生态优先推动城乡深度融合。未来,方桥街道将继续深化“两山”实践,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产业升级,完善生态基础设施,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坚守绿色底色,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共生之路越走越宽,为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方桥样本”。
来源:竺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