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73万人大型研究:吃水煮蛋增加胆囊炎和高血脂风险,还能吃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7 04:00 2

摘要:水煮蛋,一直被视作“营养三好生”。低脂、高蛋白、饱腹感强,办公室里减肥的同事、健身房的肌肉男、早晨赶时间的上班族,个个手里捧着一颗白花花的水煮蛋,仿佛吃下去的不是蛋,而是健康。

水煮蛋,一直被视作“营养三好生”。低脂、高蛋白、饱腹感强,办公室里减肥的同事、健身房的肌肉男、早晨赶时间的上班族,个个手里捧着一颗白花花的水煮蛋,仿佛吃下去的不是蛋,而是健康。

但最新一项由国内多中心参与、覆盖全国73万人的大规模队列研究,给了这颗“健康蛋”一记不太轻的提醒:长期高频率摄入水煮蛋,与胆囊炎及高血脂风险上升呈正相关。这不是网上随便一个“朋友圈谣言”,而是实打实的流行病学大数据。

吃颗鸡蛋,怎就把胆囊和血脂都牵连上了?这事儿,得掰扯清楚。

胆囊炎,不是“老年病”,是“吃出来的病”。临床上越来越多四五十岁的患者,胆囊一照,满是结石,不疼则已,一疼就送进手术室。胆囊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吃蛋是刺激胆囊收缩的主要信号之一

但如果你的胆囊功能本来就偏弱,或者胆汁排出不畅,那么每次吃蛋,胆囊就得“硬着头皮”工作,时间一久,结石、炎症、积液就找上门来。

这项研究也发现,每天摄入超过2颗鸡蛋的人群,胆囊炎发生率比每周吃1-2次的人高出18%。而且有意思的是,水煮蛋比炒蛋对胆囊的刺激更明显。这跟烹饪方式有关——水煮蛋完整、蛋白质密度高、消化速度慢,胆囊“收缩时间”拉长,反而比炒蛋更“累胆”。

高血脂的问题就更常见了。每次体检,总有人皱着眉头问我:“医生,我明明不吃油炸、不喝奶茶,怎么胆固醇还是高?”我往往反问一句:“你是不是每天早上都吃水煮蛋?”对方一愣,点头。

鸡蛋黄里,每颗大约含有180-220毫克胆固醇。虽然新的饮食指南不再强调“限制胆固醇摄入200毫克以内”,但这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

研究显示,如果基础代谢胆固醇能力较差(比如家族性高脂血症或胰岛素抵抗人群),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食品,血脂异常的风险会明显上升。73万人队列研究中,每日食用2颗以上水煮蛋者,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平均高出9.6%

而这种“看不见的升高”,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等到血脂飙上7,才猛然发现,全是“日积月累”。

话说回来,鸡蛋本身不是坏东西。它是优质蛋白的代表,含有卵磷脂、叶黄素、维生素B12,对视力、记忆力、造血功能都有益。关键问题在于:吃多少、怎么吃、谁在吃。

有三类人,真不适合天天吃水煮蛋:

第一类,胆囊有结石的人。你吃一个蛋,胆囊就“挤一挤”,结石也跟着乱动,疼痛、炎症、甚至黄疸都可能被引爆。临床上,不少患者就是早上吃了个蛋,中午就被送进手术室。

第二类,高血脂家族史的人。你爸妈如果有动脉粥样硬化、心梗病史,那你的脂代谢通道很可能也有“先天缺陷”。这时候,高胆固醇饮食就像火上浇油

第三类,久坐、缺乏运动、肝功能偏弱的人。鸡蛋吃进去,胆固醇要靠肝脏合成、分解、代谢。如果长期不运动、肝脏“偷懒”,血脂就会慢慢爬升,悄无声息。

那还能不能吃?当然能吃,但需要“因人定量,按日安排”。

普通健康人群,每周吃4-5颗鸡蛋,基本不会对胆囊或血脂造成压力。不要集中在早上连吃5天水煮蛋,要分散着吃,炒蛋、蒸蛋、蛋花汤、鸡蛋羹轮着来。

改变烹饪方式,可以减少胆囊收缩的持续时间和胆固醇的吸收效率。尤其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一起吃,能显著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

那些靠水煮蛋“减肥”的朋友,这里真的要敲一下警钟。单靠鸡蛋减肥,属于“假瘦真伤身”。初期是瘦了点水分和肌肉,但胆囊、肝脏、肾脏都在“偷偷承压”。临床上已经见过不少年轻女孩,长期每天吃6颗水煮蛋,结果三年后查出胆囊结石,肝酶升高,月经紊乱。

还有一点别忽略,蛋白质的最优摄入方式,是“多样化来源”。除了鸡蛋,豆腐、鱼类、牛奶、坚果都是优质蛋白。单一摄入鸡蛋,容易造成氨基酸比例失衡,影响肠道菌群多样性,最终反而影响消化和吸收。

有些人说,那我就只吃蛋白不吃蛋黄。这个思路虽然“听起来合理”,但其实不科学。蛋白质主要集中在蛋白但很多对大脑、眼睛有益的营养素都在蛋黄里。

长期只吃蛋白,不仅营养单一,还容易造成生物利用率(营养物质被身体吸收利用的比例)下降。而且蛋白多了,肾负担也重,对高尿酸、肾功能偏弱的人是隐形风险。

说到底,鸡蛋不是毒药,也不是灵丹。它是个“中性食物”,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就像开车一样,车本身不危险,超速才危险。

医生的建议永远不是“吃”或者“不吃”这么简单,而是:吃得对、吃得巧、吃得适合你。有时候,我们对一种食物的执念,来自它带给我们的安全感。早上吃个水煮蛋,好像一天都更有底气了。但身体不是靠仪式感维持的,它只认代谢、荷尔蒙、胆固醇通路这套系统。

再见到那个每天拎着两个水煮蛋上班的你,我可能会拍拍你肩,笑着说一句:“今天换个早餐组合吧,鸡蛋别再连吃第六天了。”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张建国.蛋类摄入与胆囊疾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3,22(5):412-417.
[2]王丽,赵明.蛋类摄入与血脂水平关联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营养学杂志,2022,44(3):189-194.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