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上海贝岭,正同时在功率器件和信号链芯片两大赛道发力,但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其盈利能力却未能同步提升。
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上海贝岭,正同时在功率器件和信号链芯片两大赛道发力,但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其盈利能力却未能同步提升。
作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近年来形成了以功率链(电源管理、功率器件业务)和信号链(数据转换器、电力专用芯片等)为核心的业务布局。其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CEC)及第一大股东华大半导体(国内前十IC设计企业)为公司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持。
1 业务前景:工控与汽车电子转型带来增长潜力
上海贝岭正积极推动产品结构向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领域转型,这为其长期发展提供了增长空间。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7%,达到13.47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功率器件及驱动业务的提升以及ADC业务在客户拓展方面的进展。
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01亿元,同比增长13.10%。报告期内,公司新推出539款新产品,累计拥有4559款可供销售产品,研发投入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2 财务表现:营收增长但盈利质量有待提升
尽管上海贝岭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但盈利能力却未能同步跟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4亿元,仅同比增长2.25%。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下滑,毛利率为27.81%,同比减少4.5%;净利率为9.96%,同比下降15.69%。
从净资产收益率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4%,较上年同期减少0.16个百分点,表明资产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略有下降。
3 财务健康度: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改善
上海贝岭的财务结构较为稳健。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13.2%,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流动比率为5.74,短期偿债能力出色。
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81.76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971.29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主要因收回货款增加。应收账款管理也有所改善,期末余额为5.68亿元,较期初的7.36亿元下降22.83%。
4 风险因素:多项运营指标需警惕
尽管上海贝岭有诸多亮点,但也存在一些风险点需要投资者关注:
应收账款持续增长:近三期半年报,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比值分别为34.59%、36.39%、42.19%,持续增长。
存货增加:存货期末余额为9.51亿元,较期初增长16.37%,可能带来库存积压风险。
费用管控压力:销售费用为3939.41万元,同比增长32.54%,主要因租赁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
上海贝岭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高附加值领域的转型值得期待,其强大的股东背景和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也为长期发展提供了支撑。
然而,投资者需关注其盈利能力下滑和应收账款持续增长等风险。当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上海贝岭可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但短期投资者需谨慎对待其盈利质量问题。
来源:时代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