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新泰市龙廷镇大河东村的果园中,套着保护袋的青苹果已然长到了拳头大小,正默默酝酿着清甜的滋味。“套袋能防止部分病虫害,还能减少果锈,果子着色好、颜值高。”果农崔庆边拆袋检查边说。
近日,在新泰市龙廷镇大河东村的果园中,套着保护袋的青苹果已然长到了拳头大小,正默默酝酿着清甜的滋味。“套袋能防止部分病虫害,还能减少果锈,果子着色好、颜值高。”果农崔庆边拆袋检查边说。
这片果园品种不少,国光、金帅、红富士一应俱全。“卖的最火的还是富士,脆甜可口,耐运输,行情一直不错。”大河东村党支部书记崔庆仁介绍,再有不到一个月,这些苹果就能陆续上市。
眼下正是膨果关键期,新泰市供销服务中心成了果农常去的地方,各类特色肥堆得满满当当,具有转色、膨果功效的高钾水溶肥成了“抢手货”。“供销肥一斤比市面上便宜快两毛钱,合算下来一包肥料要省下十几块钱。”掌平洼村村主任刘富强表示,“购买农资就怕遇到假货,供销社品质我们信得过。”针对龙廷镇蜜桃、苹果、樱桃等不同果树,新泰市供销社研发出5种特色套餐方案和10种专用肥,能“因树施肥、按需供肥”。
龙廷山苹果口感脆爽、汁多味甜,向来畅销,每年收获季,一筐筐、一车车苹果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等苹果下树,出镇路上车来车往,咱的苹果行情紧俏着呢。”为迎接接下来的交易热潮,大河东村新建了果品批发市场和客商交易中心,电商直播中心开设“网售直通车”,冷库也在加紧建设中,苹果销售期将大幅延长。
红火的市场背后,如何守住龙廷苹果“老牌子”,树老、人老、品种老、三产融合不高都是现实问题。
2024年以来,新泰市供销社推出果园托管服务,破解“谁来管、怎么管”问题。果农可以签订托管协议,由供销社专家根据地形、规模、树种条件“量身定制”方案,提供从测土配肥、用药指导到技术管理的全程服务,既可选择施肥、修剪、打药等“半托管”,也可采用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的全托管。
在各类服务中,技术托管尤其重要。新泰市供销社按每1000亩果园配备1名技术员,每年驻点100天以上,把技术课堂开到果园,在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开展实地培训技术。“落叶可能因为蚜虫、叶片褐斑病或者营养消耗过度,得提前防、及时治。”农化老师李光源常在地里转,他介绍,每个托管村都建成微信技术服务群,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技术老师在线“把脉问诊”,用药用肥节点还会组织农民会现场培训。
“苹果摘完,这些‘旺条子’都得剪,供销社技术专家参考果树结果能力、通风采光情况,指导我们科学修剪。”崔庆仁表示,以往老果农舍不得疏果,如今观念得变,种苹果要“以质取胜”,适时嫁接、更新好品种。
果园托管是优是劣?起初很多果农都持“观望状态”。为打消果农疑虑,新泰市供销社以“梯次推进、试点先行”方案推行服务。“龙廷镇作为果园托管试点,在黑沟村、大河东村、掌平洼村成立村级供销社,吸纳果农、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与村级供销社“双社融合”,服务体系专业可信。”龙廷供销合作社负责人李增展介绍,他们鼓励果农拿出1-2亩地做“试验田”,通过对比,让大伙儿亲眼看到托管的好处,慢慢转变观念、打消顾虑。
大河东村是第一批加入果园托管行列的村子,率先以200亩苹果园“试水”环节托管。托管后监测果园优果率提高20%,苹果糖度增加1到2度。“按照这个长势,这批苹果预计每斤多卖2毛钱,亩均能增收800元。”崔庆仁介绍,采用无人机打药,每亩还节省了一半人工成本,省时至少一天。
果农“兜里实实在在”干劲才足,新泰市供销社推出“保底+分红”或收取“服务费”两种模式;半托管则实行“先服务、后验收”,由镇村两级监督结算,让果农放心托管。服务费中的20%还会反哺村集体和村级供销社,按比例分成,真正实现“三方共赢”。
“这一季桃子买了四万多块,后续苹果也得卖这个数,折算下来,一年下来你老两口能落五万块收入。”走在又一片果园里,崔庆仁与60岁的果农巩言果聊着收成情况。他预计,今年全村能收十万斤桃子、十万斤苹果,农户年均纯收入五万多块。
“技术有人教、管理有人帮、销售有路子,咱们只管放心种好果。”巩言果笑着说。如今,新泰市果园托管服务面积已经超过3000多亩,新泰市供销社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把“为农、务农、姓农”的宗旨写在了田间地头,托起果农增收新希望。(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宋鑫)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