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6亿票房”四个字,当年像鞭炮一样炸在耳边,现在听起来却像一记闷棍。
“56亿票房”四个字,当年像鞭炮一样炸在耳边,现在听起来却像一记闷棍。
吴京刚在《再见,坏蛋》里演了个“坏蛋”,片子还没捂热就被下架,500万投资直接蒸发。
朋友圈有人发截图:影院排片表上,这部片的名字被黑条糊住,像给棺材钉钉子。
这事儿不新鲜,新鲜的是“硬汉”本人也被糊住了。
先说片子。
剧情老得像九十年代的港片录像带,反派一出场就告诉你“我要干票大的”,正派一句“为了正义”直接开打。
宣传更离谱,预告片剪得像抖音合集,观众点进来发现货不对板,骂声一浪高过一浪。
偏偏同期撞上《封神第二部》和《流浪地球3》,排片经理连眼皮都不抬,直接把它扔进午夜场。
票房跌到单日不足百万那天,吴京在首映礼后台抽烟,烟灰缸里杵着七八根烟头,像一排小墓碑。
更扎心的是圈里人的反应。
杜江在采访里被问到“怎么看吴京这次翻车”,他笑着回了句:“人嘛,总有夹不住尾巴的时候。
”现场哄笑,镜头扫过去,吴京的脸色比片名还黑。
张译在群里发了个“狗头”表情,胡歌紧跟一句“硬汉也得补钙”,群里瞬间刷屏。
没人@吴京,但所有人都知道说给谁听。
往前翻,李连杰早提醒过他:“尾巴夹紧点,别翘太高。
”吴京当时回:“我天生尾巴硬,夹不住。
”现在看,这尾巴不是硬,是直愣愣戳自己心窝。
说到底,观众不是讨厌硬汉,是讨厌“硬装”。
吴京这些年上综艺、做访谈,三句话不离“中国男人就该这样”,听得人耳朵起茧。
一次直播里,主持人问他怕不怕被超越,他甩出一句“能超越我的只有我自己”。
弹幕飘过“油腻”两个字,点赞十万加。
可市场不吃这套了。
硬汉电影年年有,观众要的是新鲜劲,不是复读机。
吴京的拳头再硬,也打不破审美疲劳。
有人问他下一步怎么办,他闷头回了句:“先拍部文艺片,去去火。
”听起来像赌气,但未必不是条路。
毕竟李连杰当年也摔过跟头,后来一部《海洋天堂》把口碑捡回来。
娱乐圈这口锅,煮得了英雄,也炖得了狗熊。
吴京现在蹲在锅底,火候到了,是焦是香,得看他往里头添什么料。
要是你手里有500万,敢不敢押他翻身?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