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上市房企被清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08:41 1

摘要:8月11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下令对华南城(01668.HK)进行清盘,这家曾经的中国最大综合商贸物流开发商,就此走上与中国恒大相同的道路。

8月11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下令对华南城(01668.HK)进行清盘,这家曾经的中国最大综合商贸物流开发商,就此走上与中国恒大相同的道路。

冰冷的法律文书背后,是609亿港元的巨额债务和仅剩4114万港元的账面现金。巨大的反差勾勒出这家曾经市值300亿港元的巨头如何走向崩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崩塌竟然连深圳国资的近70亿输血都未能挽救。

NO.1|壹

清盘实锤,百亿巨头轰然倒塌

一纸公告,宣告了华南城的最终命运。8月11日晚间,华南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盘。

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的周伟成与潘路洋,被委任为共同及各别清盘人,正式接管公司一切资产。这意味着华南城的所有资产将被查封和拍卖,以偿还巨额债务。

清盘导火索源于今年1月27日,花旗国际向香港高院提出清盘呈请,追讨一笔3.06亿美元(约23.9亿港元)的欠款。这笔债务来自2024年4月到期、年息9%的美元优先票据。

尽管华南城曾表示“会极力反对呈请”,但在冰冷的债务数字面前,一切抵抗都是徒劳。

致命数据,触目惊心的财务黑洞

华南城的财务数据令人触目惊心。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录得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大额亏损,高达89.86亿港元。

更为致命的是现金流状况: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4114万港元,而违约借款高达157.42亿港元。这意味着即便把所有现金都掏出来,也只能偿还债务的零头。

债务结构同样惊人:总负债约609.44亿港元,有息债务为302.2亿港元,其中即期部分为182.41亿港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28.48亿港元,融资成本高达15.23亿港元。

安永审计师对这份财报“无法表示意见”,认为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问。

国资救援,70亿输血打水漂

华南城并非无人理会的孤岛。2021年底,深圳国资深圳特区建发集团以19.09亿港元认购其29.28%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这使华南城成为最早一批获得国资纾困的房企。在当时看来,花19.09亿港元就能成为中国最大综合商贸物流开发商的第一大股东,似乎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输血远未停止:2022年7月,特区建发以12.57亿港元收购其物业公司50%股权;2022年12月,又以50亿港元收购西安项目69.35%股权。

2023年3月,特区建发牵头11家银行提供约60亿港元银团贷款,利率4.7%,替换高息债务。还与花旗国际签署“维好协议”,承诺在债务到期前保证资金到位。

三年时间,近70亿真金白银的投入,最终却未能挽救华南城崩溃的命运。

模式之殇,重资产模式的末路

回看华南城的崩溃轨迹,远比债务违约更早的,是商业模式的瓦解。

作为中国最早开发“商贸物流城”的企业,其核心痛点在于:重资产模式遇上轻资产时代。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华南城在深圳、南宁等8城持有物业总面积达2620万平方米,其中87%为长期自持。当电商冲击实体商贸,这些曾被视作“黄金资产”的商铺仓库,反而成为拖累。

2024财年租金收入仅13.8亿港元,较2019年下滑11%,而同期物业维护成本却上升9%。在深圳平湖总部基地,部分空置率超50%的展厅已被改造为直播基地,但仍难掩颓势。

致命的现金流断裂早有征兆:2022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转负,缺口达17.6亿港元;2023年亏损扩大至58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入锐减80%。

NO.2|贰

多家企业暴雷

近日,路劲集团(01098.HK)公告坐实违约:一笔2029年7月到期、利率5.2%的美元债,本应在7月12日支付利息,却在30天宽限期后仍未能兑付。更决绝的是,公司宣称“为公平起见”,即日起暂停支付所有境外票据、永续债及银行贷款的本息!

资本市场的绞杀战早已埋下伏笔:

此前,路劲存续的5笔美元债集体投票失败,关键阻力来自持有25%否决权的债权人团体;

债权人强硬要求:同意费从1%提高到3.3% + 拒绝“以债抵息”+索要印尼高速项目优先处置权;

而路劲原计划暂停现金付息、提高资产回款至60%用于经营——双方彻底谈崩!

这已是路劲年内第二次实质违约。早在2月,其3亿美元永续债利息延期支付时,业内便预警“半只脚踩进雷区”。如今彻底躺平,引发连锁反应:债权人兑现无期,公司信用崩塌。更令人心悸的是,港资房企集体步入后尘——新世界发展展期债务、英皇国际质押总部大楼,危机正在蔓延。

几乎同一时间,恒大投下另一枚深水炸弹:将于8月25日正式退市,8月22日最后交易日,且不再申请复核!这家曾登顶“万亿房企”的巨头,就此终结16年资本征程。

受恒大影响,多家房企因此暴雷。其中合肥建工就在其列。

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资产127.3亿元,负债却高达162.29亿元,净负债缺口35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27%。这意味着即便变卖所有资产,仍无法覆盖巨额债务。

另外房地产相关企业,也破产了。

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宿州市四维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已宣告破产。

建筑类相关公司,安徽诚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也申请了破产清算。

NO.3|叁

结语

华南城的清盘撕开了房地产纾困的三大真相:

造血能力重于输血量级:三年70亿投入未能激活企业,核心在于传统“商贸城+住宅”模式已失效。

司法清盘成终极威慑:法院只接受两种方案——全额偿债计划或资产足额抵押,其他化债手段均被视为拖延战术。

纾困需设止损红线:国资接盘房企时应当设置股权收购不超30%以隔离风险、要求剥离非核心资产、建立偿债资金共管账户。

华南城清盘事件标志着房地产野蛮生长时代的彻底终结。即使是国资背景也不再是“免死金牌”,只有自身具备造血能力的企业才能活下去。

来源:合肥楼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