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政治危机揭示了民众与政客之间的深刻裂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09:09 1

摘要:随着法国政府可能在周一的信任投票中面临垮台 ,使这个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外交力量陷入国内政治危机,42 岁的银行经理兼健康权益倡导者乔纳森·丹尼斯担忧这将对法国临终和绝症患者造成可怕影响。

随着法国政府可能在周一的信任投票中面临垮台 ,使这个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外交力量陷入国内政治危机,42 岁的银行经理兼健康权益倡导者乔纳森·丹尼斯担忧这将对法国临终和绝症患者造成可怕影响。

中间派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曾承诺辅助死亡和安宁疗护将成为其第二任期最重要的社会改革,但原定下月提交参议院审议的该法案,如今因三年内四度更换总理的政治动荡局面,恐将再度面临延期风险。

"那些饱受病痛折磨、因无法承受而寻求辅助死亡的病患将面临灾难性局面——若有经济能力者不得不前往瑞士,身体条件允许者会奔赴比利时,亦或有人将以激烈方式结束生命,这不幸地已成为法国的常态,"丹尼斯说道。

丹尼斯的父亲是法国东部乡村的一名实验室技术员,身患绝症,2008年选择通过非法秘密安乐死结束生命——“我沉浸在悲痛中,却不得不对他离世的方式守口如瓶,”丹尼斯说。如今,作为尊严死亡权利协会主席,他领导着争取辅助死亡和安宁疗护的运动。法国医疗服务体系问题重重且参差不齐,全国有20个省份甚至没有专门的安宁疗护单位,这已成为象征。尽管马克龙在国际舞台上展开外交努力,但国内政治僵局日益凸显。

周一,法国中间派总理弗朗索瓦·巴鲁——这位自称善于凝聚共识、74岁仍驾驶拖拉机的西南部政治家——预计将在信任投票中下台,导致其少数派政府执政仅九个月便垮台。前任总理、右翼前英国脱欧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去年12月同样遭议会推翻,任期仅维持了三个月。

表面上看,贝鲁下台的原因是预算问题。他那项不受欢迎的 440 亿欧元(合 380 亿英镑)减债计划——包括取消两个公共假日和冻结大部分福利支出——遭到了政界的普遍反对。他深知议会将在今年秋天因此对他实施制裁,于是选择了先发制人。

然而,法国的政治危机远不止于此。它关乎民众与政治家之间受损的关系,这种关系很可能会使国家的政治氛围持续恶化,直至2027年总统选举及以后,因为极右翼势力依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民众普遍对政治领导人感到愤怒,认为他们未能给人民带来任何益处……更多地被视为在为自己的政治前途而非国家利益博弈,”益普索民调机构的研究主管马蒂厄·加拉尔如是说。

根据各党派领导人的说法,议会多数成员将投票反对政府。

本周末《费加罗杂志》委托Verian机构开展的民调显示,仅 15%的法国人信任马克龙能化解这场政治危机。作为掌握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权限的国家元首,总统可直接任命总理处理国内事务。但目前并无明确且能获得共识的人选可替代贝鲁。无论马克龙从中右翼还是中左翼挑选新总理人选,都可能面临同样被罢免的命运。总统亦可选择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但这种可能性较低,且任何投票结果都可能无法形成决定性局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选举会自发产生能够解决问题的左翼或右翼多数派,"巴黎政治学院 CEVIPOF 政治研究中心专家吕克·鲁班表示。

与此同时,极右翼的国民联盟正利用这段时间在法国商界建立支持。由于对国家不稳定的担忧,商界对其态度日益开放。法国西部吉伦特省的国民联盟议员埃德维热·迪亚兹一直在波尔多会见商界领袖并争取选民。她表示:"我们的支持者将贝鲁的信任投票视为希望的源泉。"该党正在为可能的新选举做准备,她表示:"这一次,我们坚定地打算获胜,这意味着四周后我们有可能执政。"

在巴黎西部的伊夫林选区,隶属于绿党的小党“世代运动”左翼议员本杰明·卢卡斯正在集市上拉票,并准备选举传单以防突然举行选举。在去年的议会选举中,当左翼在全国范围内结成联盟阻击极右翼时,他在自己的选区击败了极右翼候选人,但这一左翼联盟如今正面临压力。

“这场危机以及法国人民所感受到的愤怒,正在助长极右翼势力,”卢卡斯说。“因此我们正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要么左翼团结一致,能够阻止极右翼的推进并赢得选举,要么我们分裂……人们担心法国有一天会出现极右翼政府,这将震动整个欧洲。”他认为认为极右翼在法国的胜利会是短暂的想法是错误的。“看看(意大利的)乔治娅·梅洛尼,她牢牢掌握着权力,还有(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他成功连任,”他说。

法国政治危机的根源可追溯至马克龙去年六月做出的一项备受误解的决定——突然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2017年当选总统时,他凭借亲商亲欧立场获得议会多数席位,但在2022年连任时未能取得绝对多数,这限制了他的立法推进能力。为此他决定孤注一掷,试图通过去年突然举行的立法选举重夺国民议会控制权。但选择了一个极其危险的时机:其最大对手玛丽娜·勒庞领导的极右翼"国民联盟"——被他称为种族主义、排外且危害法国的势力——刚刚在欧洲选举中获胜,支持率升至历史最高点。

这场竞选活动充满分裂,最终结果亦无定论:议会陷入三足鼎立的悬浮状态。左翼联盟赢得最多席位,却远未达到多数优势。极右翼的国民联盟获得最高票数,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同样未能取得多数。马克龙的中间派阵营虽失去部分席位,仍保有一定影响力。

由此产生的所谓“失败者联盟”严重损害了法国政治的公信力。马克龙既未从拥有最多席位的左翼、也未从获得最高票数的极右翼中遴选总理,反而选择了来自传统右翼政党共和党的米歇尔·巴尼耶——该党在此次选举中表现惨淡。新政府由马克龙势力削弱、声望低迷的中间派与势单力薄的传统右翼联合组成,由贝鲁继续执掌。这俨然成为将权力赋予垫底者的象征。去年投票率创下数十年新高,民众却感到选举结果遭到漠视。

为此付出的代价仍在持续,不仅体现在贝鲁预见的政治失势,更在于下周名为“封锁一切”的抗议活动——道路与企业可能在街头示威中被设置路障,随后数周还将迎来工会组织的医院和铁路罢工。政府担忧 2018 年黄马甲 (yellow vest) 反政府抗议运动及 2023 年反对马克龙提高退休年龄的示威活动会再度被点燃。

17岁的美国高中学生会主席索菲亚·蒂扎维表示,高中生也将参与封锁学校的行动。她指出,年轻人不仅担忧教育和生计问题,更对民主制度感到忧虑:"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去年未尊重议会投票结果,因此早在预算问题爆发前,民众的不满情绪就已持续发酵。"

许多在线组织抗议活动的人士谈到了经济不公。尽管法国强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传统上抵消了其部分欧洲邻国间巨大的不平等,但研究显示法国的贫困问题正在加剧,而继承财富日益集中的现象引发了与19世纪法国的比较。

里尔大学社会学教授玛丽昂·卡雷尔表示,法国弥漫着“小人物对抗大人物”的情绪,这种情绪给抗议活动的筹备蒙上了“前革命”氛围,尽管她认为并非所有艰难度日的人都会走上街头。“民众因不被倾听而强烈愤怒,感觉政治陷入僵局,”她说道。

马克龙已排除辞职可能——在国际舞台上,乌克兰和中东问题牵涉重大利益。然而,不仅左翼的让-吕克·梅朗雄呼吁他下台,一些较为传统的右翼人士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各方政客都认为,他们唯一的希望在于驾驭这股愤怒。马提尼克岛的社会党议员贝亚特丽斯·贝莱表示:“整体氛围中存在某种东西,不仅是法国的,几乎是全球性的:一种冰冷的愤怒,因为人们看到一个极端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体系正在压垮民众,使他们的生活只剩下生存。人们感到不公,觉得这个体系出了问题。”该岛因生活成本过高而爆发抗议活动,物价远高于法国本土。

来源:沙治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