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以改革之效促文明新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09:57 1

摘要:宣传+文艺”,让文明理念“看得见”。在开展常规主题宣传的同时,组织民政、妇联、民协等单位策划举办婚俗改革文艺演出活动,以文艺形式传播婚改新风,引导市民群众在沉浸式观影中树立文明理念。

近年来,汉中市汉台区紧抓婚俗改革实验区创建和殡葬改革契机,乘势而上广宣传、优服务、建机制,推动婚俗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

新宣传:让婚俗殡葬改革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把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摆在婚俗殡葬改革首位,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婚葬新理念家喻户晓。

宣传+文艺”,让文明理念“看得见”。在开展常规主题宣传的同时,组织民政、妇联、民协等单位策划举办婚俗改革文艺演出活动,以文艺形式传播婚改新风,引导市民群众在沉浸式观影中树立文明理念。

“宣传+文明实践”,让文明理念“传得开”。创新开展“回首芳华岁月 弘扬新婚风俗”纪念照补拍活动与“金婚家庭话幸福”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辖区老年夫妇补拍结婚纪念照,邀请金婚夫妇畅叙婚姻经营之道,引导新人摒弃旧风俗、拥抱新风尚。

“宣传+互联网”,让文明理念“传得广”。在民政局微信公众号、《汉台发布》等媒体平台,刊发、转发《天价彩礼怎么破?国家最新部署》、木偶短剧《喜事新办》、《殡葬改革政策进社区(村)宣传月|每日问答》等宣传信息,通过图文、视频等多样化形式,让婚俗殡葬风尚走进更多人心中。

新服务:让婚俗殡葬改革实践走深走实

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推进婚俗殡葬改革的重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推动婚俗殡葬改革走深走实、移风易俗出新出彩。

优化硬件建设。婚俗改革方面,对标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建设要求,新设置结婚登记大厅、离婚登记大厅、颁证室、档案室、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前医学检查室、婚俗文化馆等功能区域,构建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殡葬改革方面,投入专项资金改扩建殡仪馆,新增火化炉、接运车等设备,推进殡仪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提升服务效能。婚俗改革方面,依托婚姻家庭辅导室,开展线上线下婚前辅导,引导适婚对象树立正确婚姻家庭观;协调将妇幼保健院“婚检站”搬迁至婚姻登记处,为1500余对新人提供“一站式”免费婚检服务;邀请陕西拓真律师事务所入驻婚姻登记处,成功调解婚姻纠纷115件;落实“一网通办”政策,累计办结跨省登记45条、跨地市登记91条、市内登记2179条。殡葬改革方面,多次协调下辖殡葬服务机构殡葬用品价格,为79户困难群众减免殡葬费用8.6万元。

开展整治治理。殡葬改革方面,针对农村散埋乱葬、制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遗体接运处理短板问题,集中时间开展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报、限时整改,以整改促规范、以规范促文明。

新机制:让婚俗殡葬改革工作常态长效

坚持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推进婚俗殡葬改革的关键,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固化形成工作机制,推动婚俗文明、殡葬文明常态长效。

实行婚俗文明入约。印发村(社区)红白理事会章程参照标准,推动全区227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将婚事新办、抵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婚俗改革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倡导性约束措施,引导 群众践行婚俗文明新理念。

创新颁证仪式流程。建立推行“新人宣读誓词、领取结婚证、发放《婚事新办告知书》、填写《婚事简办承诺书》”颁证“四步流程”,开展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示范活动,引导新人婚事新办、喜事简办。

构建殡葬管理多元化机制。先后出台《关于建立汉中市汉台区死亡人口信息数据比对工作制度的通知》《关于医疗机构规范遗体接运管理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汉台区殡葬行业价格服务监管制度》《关于建立农村墓地(公益性公墓)全域检查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豪华墓”“活人墓”“超大墓”整治长效监管机制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构建形成多元化殡葬管理机制,让殡葬文明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来源:汉台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