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一女子获刑,竟是因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09:41 1

摘要:2023年种植大户王先生在老乡介绍下,从宝应县居民徐某某处购买5万元稻种。徐某某现场承诺种子的出芽率能达到70%-80%。可等到播种后进入水稻出芽的关键期,王先生满心期待的嫩芽却迟迟不见踪影。

水稻生长黄金季,本该破土而出的嫩芽迟迟不见踪影。

绿意盎然的田野,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

事情经过丨

2023年种植大户王先生在老乡介绍下,从宝应县居民徐某某处购买5万元稻种。徐某某现场承诺种子的出芽率能达到70%-80%。可等到播种后进入水稻出芽的关键期,王先生满心期待的嫩芽却迟迟不见踪影。

案发后经宝应县农业农村局认定,徐某某售卖的种子为假种子。因农作物生长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受害者王先生的农业生产受到无法补救的巨大影响。

法院开庭审理丨

庭审过程中,检察官向被告人徐某某核实售卖过程中是否曾承诺种子出芽率,徐某某坦言,农户当时主动询问出芽率情况,自己曾告知对方“自家种植的出芽率在 70% 到 80% 之间”;面对检察官对该表述的再次确认,徐某某明确回应“对”,进一步印证了其曾作出出芽率承诺的事实。经过法庭调查,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徐某某多次将自种商品粮以种子的名义出售给农户,销售金额合计人民币24万多元。

敲黑板!法律知识点丨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本案受害者王先生,因贪图小便宜,通过非正规农资渠道购买了假种子,耽误了一年的收成。被告人徐某某因利益熏心,将商品粮当作种子卖给了种植户,受到了法律的重罚。一粒种子虽小,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温饱。购买正规农资,不仅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更是在守护农业的根本。

来源:柠柠讲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