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高龄文徵明《满江红·题宋高宗赐岳飞手勅词卷》欣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8:31 1

摘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中,一幅纵46.5厘米、横356.6厘米的纸本行书作品,静静诉说着一段跨越时空的历史感慨。这便是明代书法大家文徵明于1559年,离世前数日为张凤翼所书的《满江红·题宋高宗赐岳飞手勅词卷》,堪称其晚年书法与史学见解的巅峰之作。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中,一幅纵46.5厘米、横356.6厘米的纸本行书作品,静静诉说着一段跨越时空的历史感慨。这便是明代书法大家文徵明于1559年,离世前数日为张凤翼所书的《满江红·题宋高宗赐岳飞手勅词卷》,堪称其晚年书法与史学见解的巅峰之作。

这幅作品的诞生,源于一段偶然的发现。据卷后跋文记载,吴中沈氏掘地时意外获得宋高宗赐岳飞手勅的石刻,文徵明见此文物,内心感慨万千,遂自作咏史词并挥毫书写。不同于传统史观将岳飞之死归咎于秦桧,文徵明在词中直指要害,提出“薄罪秦桧而归本于高宗”的观点,认为宋高宗因“怕中原复”,担心收复失地后父兄归来威胁自身帝位,才借秦桧之手制造了“风波狱”冤案,这样的史识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尽显其独到的历史洞察力。

词的内容字字珠玑,情感沉郁而慷慨。上片由“拂拭残碑”起笔,仿佛在历史的尘埃中探寻真相,继而以“倚飞何重,后来何酷”的强烈对比,道出宋高宗对岳飞先重后弃的态度转变,满含对岳飞蒙冤的愤慨;下片则直接揭露宋高宗的私心,将这段千古冤案的本质剖析得淋漓尽致,道尽了忠良遭害的无尽悲凉,堪称以词论史的典范。

而在书法层面,这幅作品更是展现了文徵明深厚的艺术功底。通篇采用大字行书,笔力遒劲稳健,丝毫不见九十岁高龄的疲态,反而透着一股苍劲老辣的气韵。其结字纵逸洒脱,笔画间疏密有致,提按转折间尽显书法之美。每一个字仿佛都被注入了情感,时而沉缓凝重,似在哀叹岳飞的遭遇;时而刚劲有力,如在控诉历史的不公。即便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文徵明的笔法依旧精准娴熟,毫无涣散之状,将其毕生的书法造诣凝聚于此卷之中。

文徵明的这幅《满江红》词卷,既是一篇见解深刻的咏史佳作,也是一幅精湛绝伦的书法珍品。它将史学思考与书法艺术完美融合,让我们在欣赏其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感悟那段悲壮的历史,堪称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