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烦繁教授解读团队最新成果:HER3与PIK3CA有望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反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00:01 1

摘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类侵袭性较强的亚型,临床诊疗仍存在挑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作为HER家族成员之一

导读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类侵袭性较强的亚型,临床诊疗仍存在挑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作为HER家族成员之一12。研究数据显示,在30%-75%的浸润性乳腺癌中观察到HER3表达,但HER3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和预测价值尚无定论1;同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探究多集中于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在HER2阳性患者中的相关研究有限。基于以上背景,医脉通特邀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李烦繁教授,围绕其近期发表于Cancer Res Treat杂志上的回顾性研究《HER3表达和PIK3CA突变状态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病理反应预测价值》进行深度分享1,并详细解读该研究的背景、结果及其临床意义,为HER2阳性乳腺癌精准诊疗提供新思路与科学依据,助力临床实践优化与突破。

专家简介

- 李烦繁 教授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肿瘤学教研室主任、肿瘤四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第一届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第一届乳腺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乳腺肿瘤学组常委

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新靶点药物学组组长

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安徽省第一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

安徽省日间医疗管理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肿瘤日间专家组副组长

安徽省医学会医学科技专家库肿瘤学专业中青年突出专家

医脉通:近期您在Cancer Res Treat杂志上发表了探究“HER3表达和PIK3CA突变状态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病理反应预测价值”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能否请您详细介绍该研究的设计初衷和思路?

李烦繁 教授

在研究对象选择方面,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近几年来接受新辅助治疗的51例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检测方法的选择上,HER3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抗体的选择参考了经典文献中抗体的克隆号。而针对PIK3CA的检测,虽然二代测序(NGS)是更全面的检测手段,但出于成本考虑,我们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了五个高频突变位点(exon 9上的E542K、E545K、E545D及exon 20上的H1047R、H1047L),这五个位点基本涵盖了70%-80%的PIK3CA突变3,能代表PIK3CA的突变情况。在疗效评估方面,研究仅评估新辅助治疗后的近期疗效,采用Miller-Payne(MP)分级系统,将新辅助治疗6-8个周期后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作为主要疗效评估标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51例资料完整且可追踪的初诊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通过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发现,核心指标中HER3阳性患者有29例,占56.86%;PIK3CA突变患者有15例,占29.41%,这一比例符合既往文献报道——HR阳性患者中PIK3CA突变比例更高,HER2阳性患者的PIK3CA 突变比例次之1。此外,达到pCR的有19例,占37.25%,这一数据主要由于本项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纳入的患者在几年前的治疗环境下,抗HER2治疗药物的选择受限,因此pCR率为37.25%本研究核心结果主要有两点:一是pCR与HER3表达密切相关,HER3表达水平越高,pCR率越低;二是单纯检测PIK3CA突变状态与pCR率无相关性,但联合HER3表达进行分析时发现,HER3高表达且PIK3CA突变的人群疗效最差、pCR率最低,而HER3不表达且PIK3CA无突变的人群pCR率最高。这种联合分析表明,这两个因素联合判断新辅助治疗疗效在未来临床中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医脉通:本研究结果提示HER3阳性可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pCR的独立预测因子,这一发现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有何重要意义?

李烦繁 教授

本研究对HER3表达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目前的结果显示,HER3表达以及HER3与PIK3CA的联合表达均能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pCR。这一预测的重要意义在于,在为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前,通过这些指标可预测患者预后,使治疗更具针对性。此外,药物研发领域中,HER3靶向治疗药物已陆续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而PIK3CA靶向药物则已获批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一进展有望为未来新辅助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向。针对HER3阳性表达且携带PIK3CA突变的患者群体,引入更多针对性强的新型药物,并通过基于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试验设计,有望进一步优化HER2靶向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分层与个体化治疗策略。当然,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未来还需前瞻性大样本分析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坚实的依据。

参考文献:

Xi Xia, et al. Cancer Res Treat. 2025 Jul 2

Xiaoqing Cheng. Genes (Basel). 2024 Jul 11;15(7):903.

Martínez-Sáez O,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2020;22(1):45.

编辑:Yann

审校:Ninian

排版:Sophia

执行:Faline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