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糖尿病足高发季节 控好指标+注意足部护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2:12 1

摘要: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为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为民服务八件实事要求,9月8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聚焦秋季疾病发生特点,在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健康生活方式与秋季养生”新闻发布会。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记者 王禹哲 制作 王禹哲

责编 李靖 审核 白昕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为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为民服务八件实事要求,9月8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聚焦秋季疾病发生特点,在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健康生活方式与秋季养生”新闻发布会。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公卫)机构专家,围绕季节性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足防护、骨科疾病养护及学生心理健康五大热点,带来专业解读与实用指南,助力市民科学应对秋季健康挑战。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甘宇: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增高,2018至2019年,国家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9%,按 ADA 2010年标准患病率为12.4%。但是目前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不足40%,控制率不足50%。长期慢性的高血糖会造成糖尿病病人全身血管的损伤,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增加社会和国家的负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也是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截肢和(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1年内新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为8.1%,治愈后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年内新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为31.6% 。最新数据显示糖尿病足总截肢率为19.03%,年死亡率为14.4%,截肢后的5年死亡率高达40%。

秋冬季节由于天气转凉,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血管收缩、微循环障碍加重,是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不好控制的季节。这里,为大家介绍进入秋季后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血糖的管控以及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一、把血糖、血压、血脂、体重这些代谢指标管控好

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1.0mmol/L、女性>1.3mmol/L,甘油三酯

1.饮食:定时定量,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的50%-55%时全因死亡风险最低。建议我国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45%-60%。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0%-30%,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不超过总能量的12%,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不超过2%。胆固醇的摄入不宜超过300mg/d。蛋白质的供能比为15%-20%,有显性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应控制在每日0.8g/ kg,并推荐摄入优质蛋白。食盐摄入量限制在5g/ d 以内。

2.运动: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质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及2次抗阻练习。减少静坐时间,每30分钟可以进行不同强度1-5分钟的运动。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饮酒后减少运动,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

3.情绪:秋天肝火旺,易上火,要注意稳定情绪。不稳定的情绪会引起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多,容易引起血糖和血压升高。

4.药物: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减药或者停药。

二、注意足部的护理和保护

加强高危患者的日常自我足保护,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不要赤脚走路、不穿袜子、不穿鞋子和穿薄底拖鞋;每天洗脚,洗脚时的水温要合适,低于37℃(仔细擦干,特别是趾间);不宜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物品直接保暖足部;避免赤足行走;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胼胝或趾甲;涂抹润肤剂;每天换袜子;不穿高过膝盖的袜子;平剪趾甲,两侧不要有过深弧度。

三、有以下情况及时就医

足部有麻木,对热觉痛觉不敏感;

有间歇性跛行症状,走一段路就腿没劲儿腿疼;

足部怕冷,皮肤温度低;

足部疼痛;

足部有红、肿、热表现;

足部皮肤有破口;

脚气感染;

甲沟炎;

胼胝和鸡眼等等高危足的表现。

糖尿病足治疗困难,但是预防非常有效。强调“预防重于治疗”。希望在秋冬糖尿病足高发的季节,通过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危足的早期识别,采取正确的保护措施和糖尿病代谢指标的综合管控,真正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往期

阅读

来源:辽宁掌上健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