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冠心病患者无论是否放支架,运动核心原则均为循序渐进、个体化,但放支架后(尤其术后早期)需更注重“过渡适应”,未放支架者需严格控制运动强度以规避风险,具体分类如下:
冠心病患者无论是否放支架,运动核心原则均为循序渐进、个体化,但放支架后(尤其术后早期)需更注重“过渡适应”,未放支架者需严格控制运动强度以规避风险,具体分类如下:
1. 术后恢复期(通常为支架植入后1-3个月,需严格遵医嘱)
- 核心目标:适应身体变化,评估心功能,避免血管刺激。
- 推荐项目:
- 低强度有氧运动:术后1-2周从床上肢体活动(如踝泵运动、缓慢翻身) 开始,逐渐过渡到室内慢走(50-60步/分钟) 、原地踏步,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紧,每次5分钟),帮助改善心肺协调性。
- 禁忌项目:任何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负重运动(如提重物)、屏气动作(如俯卧撑、深蹲)。
2. 稳定期(术后3个月后,经医生评估心功能正常)
- 核心目标:维持心肺功能,控制体重,避免斑块进展。
- 推荐项目:
- 中低强度有氧运动(首选):快走(80-100步/分钟)、慢跑(心率不超100次/分钟)、骑自行车(匀速)、游泳(蛙泳,避免憋气) ,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
- 轻度力量训练:术后6个月后可尝试弹力带训练(如手臂拉伸)、轻重量哑铃(1-2kg) ,避免大负重,每次10-15分钟,每周2次。
- 注意事项:运动前需热身5分钟(如慢走、关节活动),运动后冷身5分钟,避免突然停止。
1.核心目标:在不增加心脏负荷的前提下,维持基础活动能力,避免心绞痛发作。
2.推荐项目:
- 低强度有氧运动:慢走(60-80步/分钟)、太极拳(简化版)、轻柔的体操(如广播体操第一节) ,每次15-20分钟,每周3-4次,以运动中无胸闷、胸痛为前提。
- 日常活动替代:做家务(如扫地、擦桌子,避免弯腰用力)、散步购物(缓慢 pace) ,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
3.禁忌项目:所有中高强度运动(如跑步、登山、球类运动)、负重运动、长时间运动(超30分钟),避免情绪激动时运动。
1. 无论是否放支架,运动前必须经医生评估(如心电图、心功能检查),明确运动安全范围。
2. 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气短,需立即停止并休息,必要时就医。
3. 避免在极端天气(高温>35℃、低温<5℃、雾霾)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
来源:跑山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