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博主为流量冒险,专业防护失效致命,致命一蛰竟是谁的错?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7 11:58 1

摘要:“他最后一条视频停在‘今天挑战最大虎头蜂窝’,五天后,账号自动发了旧片,人没了。

“他最后一条视频停在‘今天挑战最大虎头蜂窝’,五天后,账号自动发了旧片,人没了。

一句话,热搜爆了。

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镜头里还笑着比“耶”,太阳穴被金环虎头蜂蛰了一下,过敏+蜂毒攻脑,五天没救回来。

粉丝从几百飙到几十万,只用了一个捅蜂窝系列,结果系列还没拍完,命先搭进去。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来防护服不是金钟罩。

建哥那天按惯例无人机找窝、穿厚衣服、戴面罩,拍完觉得闷,把头盔掀了透气,蜂群从背后扑上来,太阳穴正好露着。

医生后来跟家属说,蜂毒顺着颞浅静脉一路往脑子里冲,抗过敏药根本来不及。

换句话说,哪怕他再多戴十秒头盔,可能都能捡回一条命。

这事儿把“拍视频=玩命”的遮羞布彻底撕了。

评论区里有人骂“活该”,有人哭“他才二十多”,更多人开始扒同类博主:夜探坟地的小张,现在哮喘+神经衰弱,直播都不敢开声音;爬百米信号塔的阿远,摔下来腰椎打了六根钉,账号停更半年。

平台算法还在推,观众还在刷,但人一个个倒下。

有同行偷偷爆料:穿防护服其实只能扛第一波,虎头蜂记仇,追着你跑几百米,落单就是死局。

可为了“真实感”,九成博主不带助手,手机一架,自己当主角,出事了连打120的人都没有。

平台不是不知道,只是危险视频的完播率是日常vlog的三倍,广告金主最爱这种“肾上腺素贴片”。

风向终于变了。

网安部门已经在起草新规:拍高空、剧毒、密闭、爆破这类选题,必须持证,还得两人以上团队随行,违规直接下架封号。

几家大平台也悄悄改算法,把血腥画面权重往下调,但后台数据一掉,运营又偷偷把权重加回去。

说白了,流量池就那么大,谁都舍不得先松手。

建哥账号现在每天掉粉,可旧视频还在跑流量,收益自动打进他妈妈的银行卡。

阿姨不会提现,只会对着屏幕哭:“能不能把儿子还给我?

”屏幕那头的观众刷着“R.I.P”,三秒后滑到下一条更刺激的。

循环往复,像什么都没发生。

有老博主在群里发长文劝退:“拍山货、讲瑶寨故事,流量慢点但能活到老。

别学建哥,真没第二次机会。

”底下一片“收到”,可第二天照样有人发预告:“今晚徒手掏蜂窝,不见不散。

”人性就这样,总觉得倒霉的是别人。

能做的只剩自己给自己设红线:再猎奇,也留一个同伴在镜头外;再赶热点,也先查急救电话存快捷键;再缺钱,也买份高危意外险。

命是自己的,账号是平台的,流量是观众的,别搞反了顺序。

屏幕熄了,山里的蜂窝还在。

下一个建哥,也许正在架机位。

希望这次,他能听见劝。

来源:桑田舞炊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