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喊话AI临界点,百度已重构65%,真要爆发还是又一轮画饼?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7:37 2

摘要:这不是第一次他喊出“临界点”。过去几年,不管是无人车还是智能音箱,百度在AI赛道上一直是最早高调冲锋的玩家之一。但这一次,他把重心完全押在了“生成式AI+搜索”上,并且用上了一个很激进的说法:百度搜索65%的结果已经由AI生成,而且还被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

“AI大模型的应用爆发临界点到了!” 李彦宏在公司内部的一次活动上,放出了这样一番话。

这不是第一次他喊出“临界点”。过去几年,不管是无人车还是智能音箱,百度在AI赛道上一直是最早高调冲锋的玩家之一。但这一次,他把重心完全押在了“生成式AI+搜索”上,并且用上了一个很激进的说法:百度搜索65%的结果已经由AI生成,而且还被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

这句话一出来,行业里立刻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这就是AI要进入普通人生活的前夜;但也有人冷笑一声:“百度这不是革自己的命吗?用户要的真相,你给我‘编’出来?”

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原一下。

百度其实在两年前就启动了一个内部战略:所有产品AI重构。简单来说,就是不管是搜索、地图,还是文库、贴吧,统统都要接入大模型,把传统的“人找信息”变成“AI主动生成答案”。

听上去很美妙,比如你搜“北京周末亲子游推荐”,以前百度给你的是一堆链接,你自己点进去找;现在可能直接蹦出来一段 AI 整合的答案,带行程、带餐厅,还能顺带帮你预定。效率高不高?当然高。

问题是,这玩意儿靠谱吗?

我们都知道,大模型有个硬伤——幻觉问题。也就是它一本正经地瞎编。假如你搜“某地高铁票退改签政策”,结果 AI 给你生成一段自信满满的内容,但里头有一条细节不对,最后误了行程,责任谁来背?用户会骂百度,百度能推给“AI自己瞎说”?

这就是最大的冲突点。

李彦宏显然很清楚这一点,但他依然选择了激进。为什么?

因为百度的处境已经不容他再保守。大家都知道,百度的核心现金流是广告,特别是搜索广告。但随着抖音、小红书的崛起,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早就被瓜分了。现在你想买个洗发水,去百度搜索的有多少?更多人直接刷抖音直播或者翻小红书笔记。

所以,百度必须找一个能重建壁垒的入口,而大模型搜索,就是它压上的最后一张底牌。不转型,就等死;转型,至少还有搏一搏的机会。

这时候李彦宏喊“临界点”,其实更像是喊给市场和员工听的:要信心、要故事、要未来。

但问题在于,故事归故事,现实归现实。AI的应用临界点,真到了吗?

咱们看看几个对比。OpenAI 的 ChatGPT,去年到今年确实掀起了风潮,可你现在再看,很多普通用户的使用频率在下降。不是不用,而是没有刚开始那股“哇塞新鲜”的劲了。谷歌的 Gemini,微软的 Copilot,看似都铺天盖地,但真正能沉淀下来、每天必用的场景,依然有限。

所以,当李彦宏说“AI应用爆发临近”,你可以解读为“我们百度快要跑出来了”;也可以解读为“我们急需一个新故事来稳住军心”。

换句话说,这个所谓“临界点”,可能更多是资本语境

你看美股,AI概念股哪怕营收没变,只要蹭上大模型,股价就能大涨。英伟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AI需求把它推成了万亿美元巨头。那百度呢?在港股、美股都低迷的情况下,如果不持续给投资人画未来,那市值还得被踩在地板上摩擦。

所以,李彦宏的这番表态,既是技术判断,也是资本动作。既要对外喊“我们行”,也要对内喊“跟我上”。

不过换个角度讲,百度这次确实是玩真的。65% 的搜索结果由AI生成,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彻底改造。要知道,谷歌到现在都还没敢把AI答案完全顶在最前,而是把 AI 结果和传统链接并排放,给用户“兜底”。

百度敢第一个吃螃蟹,这就是激进。激进意味着可能会踩坑,但也意味着可能会领先。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 80% 的搜索都能被大模型处理掉,传统的 SEO、竞价广告都会被颠覆。百度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广告收入,但如果它能在新模式下,掌握“答案分发权”,那就能创造新的收费方式。比如,AI帮你推荐旅游路线,顺便插个携程的预订链接;帮你解答医疗问题,顺带推你去百度健康挂号。那时候,钱照样赚,而且赚得更直接。

问题是,用户买不买账?

我敢打赌,未来一段时间内,百度一定会被骂得更惨。为啥?因为一旦AI答案出错,舆论一定放大。以前你点错了网页,责任在你;现在AI直接给你答案,结果错了,你只会骂百度。

而这种“口碑暴雷”,会不会拖垮李彦宏的这次豪赌?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说句大实话,李彦宏这几年挺难。曾经的BAT,阿里有电商,腾讯有社交,百度靠搜索。结果电商变天,社交依然铁板一块,搜索却被边缘化。无人车搞了十几年,Apollo到现在还没跑出商业闭环;小度音箱一度风光,但最后也难敌华为、小米的生态。

所以,当他再次站出来说“AI应用爆发”,其实是他最后的底气。因为如果这波百度还跑不出来,那可能就真的没下一个机会了。

我倒觉得,这件事有两个层面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AI应用到底什么时候能爆发?
说白了,就是看什么时候能诞生“刚需+高频”的场景。就像微信之于移动互联网,淘宝之于电商浪潮。到现在为止,大模型能做到的,还主要停留在“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谁能先找到那个雪中送炭的应用,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第二,百度这波豪赌能不能成功?
这不仅是百度的问题,也关系到整个中国科技圈。你想啊,如果连百度这样的巨头都跑不出来,那国内AI创业公司就更难有出头天了。反过来,如果百度真的靠大模型重构了搜索,那它就是行业新秩序的制定者,所有人都得跟着它玩。


你觉得李彦宏这次说的“临界点”,是真看见未来了,还是又在给市场画饼?
如果百度搜索未来真的全被AI重构,你会信任这种答案吗?还是宁愿自己去翻链接?

来源:斌说B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