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9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在建)、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地处中关村大街核心地带,交通便利,学术氛围浓厚。通州校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文化教育设施,正在加快建设,未来将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苏州校区和深圳研究院则承担着服务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截至2025年,学校有专任教师近2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超过70%,拥有众多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或客座教授。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设有33个学院,开设8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
科学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使命。学校拥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持续增长,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学校还建有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等高端智库,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精神,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中国人民大学,你不仅能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底蕴,还能体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仅能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培养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这里既是求知的殿堂,也是成长的沃土,更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无论你来自何方,中国人民大学都将为你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
来源:洪宪教育